太極先賢:牌位大王陳長興

太極先賢:牌位大王陳長興

陳長興(1771-1853),字雲亭,陳氏十四世,太極拳第六代傳人,自幼受業於其父秉旺,太極拳、械出神入化。成年後以保鏢為業,在武術界享有盛名,被稱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練拳姿勢端正,久而久之,不管走路還是站立,都立身中正)。無論看戲、趕會,站立千萬人中,任憑眾人如何擁擠,他腳步絲毫不動。凡近其身者,如水觸石,不抗自頹,他對太極拳的發展,貢獻頗豐,可謂繼陳王廷創拳後,在漫長的太極拳發展道路上,又樹起了一座豐碑。

他不但將陳王廷所創之五路太極拳由博歸約,精煉歸納,不足者補之,重複者裁之,創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即現在老架(也稱大架)太極拳一、二路,並且據己所得,發展了太極拳理論。其著述流傳下來的主要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陳長興太極拳總歌》等。

這些理論著作,極大地豐富了太極拳的理論寶庫,將太極拳術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對後人啟發很大,是中華武術的寶貴財富。特別是他敢於打破門規侷限,將陳家的獨得之秘太極拳傳於河北永年縣(舊稱廣平府)的楊福魁(露禪),在太極拳歷史上開始了第一次大發展,大普及的時期。由於他和同輩份的太極拳宗師陳有本及其徒陳清萍的共同努力,才為今天太極拳百花爭妍、欣欣向榮的局面奠定了基礎。為太極拳老架之代表。傳授門徒眾多,有名弟子有,其子陳耕耘,宗侄陳花悔,陳懷遠,楊露禪(福魁)等。

太極先賢:牌位大王陳長興

楊露禪三下陳家溝,陳長興破門規傳藝

楊露禪,河北永年廣府人,從小痴迷武術,自己也曾經練過一些拳腳功夫,因家貧,年輕時以推車賣煤土為生。

當時,他聽說在永年縣上有一家藥店,名叫“太和堂”,裡面的掌櫃陳德瑚老先生會一中很奇怪的拳術,楊露禪一直想見識一下這種拳術是怎麼個奇妙。有一次,楊露禪在給太和堂送煤土的時候,在藥店的後院看到藥店掌櫃和夥計在練拳,他們的動作姿勢非常奇怪,慢悠悠地像在捉魚。

楊露禪定神看了兩眼,心想:“這哪叫練拳呢?這拳也能打人?”當下便對這種傳言很神奇的拳術不以為然。

又過了些日子,楊露禪推車路過太和堂,見藥店門前圍著很多人。原來,廣府的惡霸王氏兄弟糾集了一幫“小混混”正在太和堂和藥店的夥計吵架,吵到後來,王氏兄弟仗著人多就要動手。沒想到藥店的小夥計身手不凡,幾個回合,王氏兄弟和那群“小混混”就被摔得鼻青臉腫,狼狽不堪。

太極先賢:牌位大王陳長興

楊露禪見此情景,才知道這種拳術的厲害,立刻萌生了學習太極拳的想法,經過多方打聽後,楊露禪便去了太和堂做夥計。楊露禪比較聰明,而且人又勤快、忠厚老實,深受掌櫃陳德瑚的喜愛,於是將他送到老家陳家溝做長工。

當時,陳氏十四世陳長興恰好在陳德瑚老家的後花園設場教徒。楊露禪每天幫助他們打掃場地、搬運器械、沏茶倒水,之後就站在不遠處高坡上的陳家果園裡,一邊觀看,一邊自己對照著比劃、揣摩。

這樣學了幾年,有一天晚上,楊露禪自己偷偷練習的時候被陳長興發現了。在當時,偷師學藝可是武林的一大禁忌,輕則要廢去所學武功,重則性命難保。

陳長興問清楚原委後,回想這幾年楊露禪的表現,覺得楊露禪為人忠厚,並且好學上進,於是就破例收他為徒。楊露禪學拳七年,離開陳家溝後,又兩次回來深造,歷時18年,終於成為一代宗師。

楊露禪第一次去陳家溝習武,碰了很多次壁,最後只好去陳長興家當傭工,經過持之以恆的決心,感動了陳長興,最後收為徒弟。

太極先賢:牌位大王陳長興

楊露禪第二次去陳家溝,楊露禪自河南溫縣陳家溝返回永年之後,一下子把整個廣府城給轟動了。不光是愛好武術的人,就連那些不常出門的老年人和剛剛懂話的兒童,也都紛紛傳言,說是賣煤土的楊老露從河南學來了“太極拳”,技藝高超,人莫能及,任你有千斤之力,只要他輕輕一撥,便可拋出十幾丈遠,真是仙人趕驢,越傳越奇。

楊露禪三下陳家溝學藝,是在道光末年。到了陳家溝,剛進陳長興門首,楊露禪不覺一怔,只見師傅門前景象大變:枯枝殘葉鋪滿青石臺階,雞狗糞便堆積門前。楊露禪素知師傅陳長興極愛潔淨,每天早晨必親持掃帚,從院裡掃到門口,從門口掃到街心,連一片落葉、紙屑也不肯漏下。

如今,陳家溝還留有“楊露禪學拳處”的遺址,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觀瞻。

在我國古時冷兵器時代,武術的格鬥技術一直作為機密被各家各派嚴密保護著,絕不輕易外傳、外露。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也不例外,一直被作為獨家之秘珍藏不彰,僅在一村一姓內部流傳,傳子不傳女。所謂不破不立,正是陳長興具有這樣大氣的胸懷,才使得太極拳能走出陳家溝,傳揚四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