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被小公司毀掉的年輕人……

01

大多數人畢業後的就業選擇,其實都是小公司。

但是小公司裡面有的各類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我並不是一味的想要鼓吹大公司有多好,而是希望你能夠在考慮在加入一家小公司之前,認真的瞭解一下這家公司和老闆,讓自己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少走點彎路,不要成為“被小公司毀掉的年輕人”。

小公司的所謂的小,一方面是體現在公司的總營收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公司的員工人數。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定義,互聯網軟件行業人員數量100人以下,或者營收1000萬元以下的都屬於小型公司。

之前有珠海政府的朋友給過我一個大概的數據,80%的人就業在中小型企業,但是這些中小企業的收入只佔整個城市的GDP20%左右。

小公司的小,另一方面體現在商業模式還沒有得到驗證,公司的現金流有限。

我之前在大公司的時候招過一個妹子,她畢業4年在4家創業公司待過,基本上每年換一家公司。

我瞭解了一下,她待過的4家創業公司,前3家都是老闆的思路有一定問題,沒有建立公司的核心業務,最後融的錢燒完,公司只好關門了事,連累她們這些員工只好換一份公司。

HR和我們這些面試官說過,她的經歷有點問題。

如果你加入的1-2家創業公司倒閉了,可能是你的運氣問題,但是你去的4家企業連著都倒閉了,是不是你的選擇能力有一定的問題。

最後,我沒有聽HR的。通過和老闆溝通還是給了這個姑娘發了Offer。

因為,我不忍心她成為一個“被小公司毀掉的年輕人”...

02

怎麼樣的小公司不能進?

我自己畢業近10年,接觸過的中小企業主近1000人,發現這群人裡面臥虎藏龍,一些人眼光極其長遠,創業10多年就可以把一家小公司做到上市。

當然,也有一些不靠譜的老闆,在讀了所謂的MBA之後,學人家玩資本遊戲,從核心業務裡抽調資金,最後資金鍊斷裂。被一群人追債,親手敗壞掉一家年入千萬的公司。

這些有問題,不適合進入的小公司大致有以下幾類問題:

--缺少能夠持續增長的核心業務,或者是業務停止增長。

現在不少數萬人的大公司也是從10幾個人的小公司發展起來的,比如阿里巴巴和騰訊。

對於一家小公司而言,最可怕的問題就是停止增長,因為這會意味著各種問題的暴露。

一家公司的營收和人員數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個人的成長。

比如說微信的很多總監,最早不過就是普通的一線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微信這個業務發展的很快從一個部門變成了一個事業群,那麼很多一線員工才有機會晉升成為帶團隊的總監。

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否持續增長,你看公司的用戶數是不是在持續增長你就知道了。

只有了更多的用戶,才會有更多的收入。

流入公司賬戶的錢,不會撒謊...

--股東想法不一致,可能導致組織結構動盪

我之前曾見過一家創業公司,週六週日從來不加班。

大股東和二股東對於公司的發展方向想法不一致,大股東想要做 to VC的生意,賺不賺錢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在資本市場上套現。二股東更關心收入,想著公司能不能在最近一年裡面儘快通過電商產生穩定的現金流。

雙方僵持不下,半年之後CEO只好妥協,出面把產品團隊全部砍掉,留下面向VC做融資的市場團隊,甚至於說裡面有一些研發是老闆剛剛花5萬塊錢1個月挖來的技術大牛。

--老闆只願意畫餅,而不願意給錢

我接觸過一些老闆,挖人的時候開空頭支票,什麼二十萬一個月都敢說。

但是你要是真辭職了,他可能給你兩萬一個月還覺得有點虧。

我自己做事情的風格是,先談錢再幹活。員工不和你談錢是他的誠意,老闆不和員工談錢,只是一味的讓別人做貢獻,看長遠,和耍流氓也沒有太大區別了。

--老闆心胸狹隘,不願意培養人

還有一種創業公司的老闆,希望手下的人一直做好執行性的工作。對於核心的業務環節從來不放手,一方面是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是減少對於手下的依賴性。

對於老闆而言,核心機密在我手上,換了你公司照樣轉。

對於員工而言,自己一直幹執行類的活,在市場上也缺少議價能力,也不敢和老闆談升職加薪。

但是在我看來,如果一家小公司有以上四種症狀之一,至少說明他不值得你長期追隨。

這個時候,你未必需要馬上辭職,而是要為未來做些提前謀劃...

03

小公司並不是一無是處,而是對你的要求更高。

前面講過對於小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用戶和收入增長。

小公司的常見問題包括資源有限,流程不規範等等。

在我看來,沒有哪家公司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只有已經掛掉的公司。

關鍵在於問題是否影響到了公司生死存亡,只要不是核心問題,很多問題可以通過增長來解決。

舉個例子,對於一家收入快速增長的互聯網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並不是如何去優化服務器,降低3%-5%點的成本。

而是如何實現用戶的規模化擴張,比如說每年用戶實現100%的增長。如果一家互聯網公司開始關心3-5%點的成本,往往意味著這家公司開始進入成熟期,停止了高速增長。

對於一些性格溫和的小白兔,真的更適合在大公司裡做執行型的工作。

BAT裡都有有一些前臺妹子,家裡幾千萬,來做前臺就是找份工作打發一些無聊的時光。

如果你能力強,吃的苦,霸得蠻。依舊有可能在創業公司實現個人的快速成長...

只是,你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培養以下方面的技能。

1)把自己變成資源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和外部的資源進行交換。

2)整合資源的能力,在沒有資源、沒有錢,只有人拖你後腿的情況下,把事情做成的能力。

3)搞定用戶的能力,找到那些客戶不願意做,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讓你的團隊在這些方面提供對方無法忘記的一流服務。

我希望你成為這樣的年輕人:不論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你能夠關心自己給客戶提供了什麼價值,始終不斷精進自己的核心技能。

而你的眼光放的長遠再長遠一點,哪怕這會受了暫時的委屈,你要知道一家公司給你的報酬如果暫時低於你現在的價值,市場最終會糾正這一點。

會有大把的公司願意出高價,來挖每個行業裡Top10%的人才。

我自己一直很相信一句話“我們往往高估了短期的改變,而低估了長期的改變”。

小公司毀不掉你,真正能毀掉你的只有那個“不思進取”的自己

原文鏈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842406

別做被小公司毀掉的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