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11名大学生纯手工打造智能电梯征服行业国际大展

常熟理工11名大学生纯手工打造智能电梯征服行业国际大展

在2018年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上,一款由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打造的四层四站电梯模型受到了部分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这款电梯模型出自11名学生之手,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和课余时间,参照电梯国家标准GB7588-2003的规范进行设计,手工打造完成。

电梯怎么造?纯手工打造1300个零部件

记者在机械工程学院的江苏省电梯智能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里看到了这台由学生们自己打造的电梯,高2.5米,宽0.7米,铝合金框架,朴素大方,结构齐全,拥有实际电梯的基本功能。电梯模型,由机械和电气两块部分组成,细分为曳引、导向门、轿厢、重量平衡、电力拖动、电气控制、安全保护八大系统,为完成制作,要对真实电梯进行观察分析,绘制电梯模型三维图,采购各项原材料,制作各个部分零部件,每一条线路铺设、每个系统的制作都需要自己设计,然后把八大系统合为一体,并用电脑仿真电梯运行,调试、分析、拆解、再设计……

“电梯设计与制造最难的环节是我们的电气部分,因为整体结构比较小,而我们的电梯模型又想接近真实电梯,我们安排电气设备的位置就要很精确,才能达到要求。而且电气部分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电气原件的尺寸是否符合模型的要求。同时,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模型,在安装的时候需要不断调整电梯内部结构的安装位置,有一点安装误差,就可能会造成电梯运行不流畅,最终我们经过不断摸索、反复实践,完成了这项任务”,实践小队队长王永说。

“学校资助我们2.8万元,学生利用3个多月将它打造出来,与常规电梯相比,我们这台电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触摸屏的人机交互功能,后期我们这个团队将利用暑期的时间继续进行电气故障设置及‘互联网’远程控制的研发”,机械工程学院老师窦岩说,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准备再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

梦想如何成?实验室是最长情的陪伴

2018年中国国际电梯展开幕的前2天深夜,电梯模型终于成功调试完成,整装待发,团队成员们彼此击掌拥抱,他们不仅让亲手打造的电梯即将驶向梦想的舞台,也完成了上届学长们的心愿。

上完课、吃完饭、考完试马上奔赴实验室,这是他们的常态。假期里更几乎是白天晚上连轴转,休息也都在实验室内,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我们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见到大家付出全部心血独立设计、制造的电梯一步步成型,我感觉我们所受的辛苦是非常值得的”,大二学生张凤草高兴的告诉记者。

这个暑假,即将是大四学生的王永,仍然放不下他心爱的电梯,亲自担任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基于PLC触摸屏控制电梯智能模型设计实践团的团长,带领学弟们继续改良这款电梯模型。当老师担心这项工作会影响他考研究生复习的时候,他毅然说梦想会让我更努力的拼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相信我能用汗水来兼顾二者。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严妍说:“虽然这台模型电梯是按照真实电梯的一定比例设计制作的,但与实际产品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不过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学生们的钻研精神、创新意识、不怕困难以及团队协作等,值得赞扬和大力提倡。”

常熟理工11名大学生纯手工打造智能电梯征服行业国际大展

常熟理工11名大学生纯手工打造智能电梯征服行业国际大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