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7歲孩子腦袋長「黑痣」,居然還會動!

近日,家住大汶口的馬麗(化名)在幫 7 歲的兒子小剛(化名)洗頭髮的時候,發現兒子後腦勺位置長了一顆 " 黑痣 "。可是,兒子這裡原本沒有黑痣呀?一開始馬麗以為是黏上了髒東西。但讓馬麗納悶的是,這顆 " 黑痣 " 居然長著腳,一碰還會動,湊近仔細一看,嚇得馬麗腿都軟了,竟然是一隻蜱蟲。

7 歲孩童頭部取出黑豆大小 " 蜱蟲 "

泰安7歲孩子腦袋長“黑痣”,居然還會動!

隨後,馬麗及家人帶著孩子趕往了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 當時孩子到達醫院的時候,被蜱蟲咬傷已經超過 24 小時,情況是比較危險的,蜱蟲腳還露在外面,身子已嵌入肉內,腹部由於吸血已經變得很大很圓。" 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會亮邊檢查,邊表揚馬麗及家人行動果斷," 很多人發現被蜱蟲及叮咬後,第一反應是立即摘除。殊不知,蜱蟲吸血的口器很複雜,上面長有倒刺,摘除不當,很可能使它的口器折斷並留在皮膚裡,從而引發感染。所以被蜱蟲咬傷後,不能生拉硬拽,如果不會取蟲及時送醫是最保險的做法。"

王會亮先用酒精將小剛頭部的蜱蟲 " 悶倒 ",在等待蜱蟲鬆口後,使用鑷子將其取出。" 當時取下的蜱蟲有黑豆那麼大,是近來見過最大的。" 王會亮說,蜱蟲沒有吸血前大約有黑芝麻這麼大,吸血後,身體可以比原來大兩倍之多。

在取出蜱蟲,進行相關消毒、觀察後,馬麗將小剛帶回了家。對於孩子是在哪裡被蜱蟲 " 盯 " 上的問題,馬麗也不太確定,她說小剛生性活潑,又是男孩子所以整天哪裡都去,在農村樹多、野草地也多,自己懷疑孩子應該是在樹林裡或草地裡玩耍時被咬的。

泰城被蜱蟲咬已不是第一例

泰安7歲孩子腦袋長“黑痣”,居然還會動!

今年 63 歲,家住泰城的張明(化名)就沒有小剛這麼幸運,因被蜱蟲叮咬他至今還躺在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內,雖然身體狀況已經平穩,但是由於年齡較大,且合併多種慢性疾病、自身抵抗力低等原因,引發了白細胞、血小板嚴重降低和身體多臟器功能性損害以及肺部嚴重感染,身體還在恢復中。

據瞭解,張明因不明原因的發燒、頭疼、乏力、暈厥前往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因檢查發現其血小板和白細胞都低於正常值很多,所以張明被轉送至血液科," 由於病人中樞神經受損出現抽風、昏迷等現象又被轉送至了 ICU 進一步治療。" 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嶽茂奎說," 因為該病人不知道自己被蜱蟲咬過,身上也沒有蜱蟲,但其症狀很像,所以為患者進一步做了病毒檢查,結果顯示為布尼亞病毒抗體陽性。至此才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這正是病人為何血小板及白細胞極低的原因。"

蜱蟲危害巨大

泰安7歲孩子腦袋長“黑痣”,居然還會動!

如何怎樣日常防護蜱蟲

對於日常中該怎樣防護,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王會亮主任醫師介紹,市民應當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此類地區,應當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1、穿長袖衣服;

2、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

3、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附著;

4、針織衣物表面應當儘量光滑,這樣蜱不易粘附;

5、不要穿涼鞋。

6、裸露的皮膚塗抹驅避劑,如避蚊胺(DEET,只推薦 2 歲以上年齡的人員使用),可維持數小時有效。

7、衣服和帳篷等露營裝備用殺蟲劑浸泡或噴灑,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驅避劑等。

泰安停電停水、天氣變化、堵車情況,安裝泰安圈 APP 更及時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