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也-貓書

一樂也-貓書

外國貓書,數之不清;油畫、版畫、雕塑、藏書票、郵票、明信片、日曆、攝影集等等,蔚為奇觀,還有電影電視劇舞臺劇呢。

中國的國畫,貓出現的也不少,各位文豪對貓的文字從長篇到短篇很多,至於散文集,收集得齊全的有最近「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貓啊,貓》,由陳子善編輯。

編者在近代文壇中作過很多貢獻,尤愛周作人的文章,出版過多種文獻,他自稱沒有想到編這麼一本貓書,有點「不務正業」的味道,但編後沾沾自喜,格外看重這本書。

無意中,貓走入了陳子善的生涯,鄰居的一隻貓剛來時才幾個月,怯生生躲在家裡,過沒多久闖出主人門,「登堂入室」地跑來陳子善家來玩,開始了他對貓感興趣的歷程。

這隻母貓愈長愈漂亮,追求者不少,也真會生,她的主人都拿去送人。陳子善最後搬到寬大一點的住所,也討了一隻叫瑪麗的回家養,和貓建立一段不可磨滅的感情。

瑪麗和陳子善相處了四年,帶給他無限的歡樂,在一次寒冷的春天從感冒轉成肺炎,又遇到一個醫術蹩腳的庸醫,結果在手術檯上斷了氣,令陳子善悲傷不已。

一般人會因此而不再養貓,但陳子善將它化成力量,努力收集中國的貓散文,從夏丏尊到豐子愷、周瘦鵑到鄭逸梅、梁實秋到季羨林等等,連西西和我的幾篇貓散文都收集在這本《貓呀,貓》裡面。

海峽兩岸三地不同歷史不同思想不同作風的寫作人,竟然不約而同地寫愛貓文章,超越了政治體系。如果人與人的關係,能像貓與人一樣和睦,那麼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回事兒。

陳子善在序中說得好:如果你能與貓親密共處,也許你就懂得了愛,懂得了理解,懂得了尊重,懂得了同情,懂得了寬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