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布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這幾年

農民朋友們都能明顯感覺到

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扶持

每年的投入都不少於3萬億呢

未來,還會有10項戰略,

會關乎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

“錢袋子”與“生存法則”

今天,咱們就一起

來看看都有哪些戰略吧

戰略佈局一:三權分置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提出完善“三權分置”辦法,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2017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明確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2018年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表示:要完善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

土地改革一直是“三農”改革重點!尤其是土地的承包權、經營權的改革。現階段實行“三權分置”並行,有利於明晰土地產權關係,更好地維護農民集體、承包農戶、經營主體的權益;有利於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戰略佈局二:鄉村振興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2017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習近平同志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戰略佈局三:糧改飼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糧改飼,是農業村業部開展的農業改革,主要引導種植全株青貯玉米,同時也因地制宜,在適合種優質牧草的地區推廣牧草,將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奶罐+肉庫”,將糧食、經濟作物的二元結構調整為糧食、經濟、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

《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提出,2016年到2020年,以養定種,根據養殖生產佈局和規模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等優質飼料,逐步建立合理的糧經飼三元結構,到2020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5000萬畝,青貯玉米麵積達到2500萬畝,飼草面積達到9500萬畝。糧改飼是推動草食畜牧業“降成本、補短板”的現實選擇,是玉米去產能、去庫存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

戰略佈局四:化肥農藥零增長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2018年3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表示,2016年全國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2017年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提前三年實現了“十三五”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

為了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的目標,下一步農業農村部會繼續推進化肥農藥的減量提效。一是抓重點品種,特別是在果菜茶、園藝產品的重點生產線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的行動,推廣綠色防控和生物防治。二是抓新興主體,指導家庭農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帶頭減化肥和農藥。三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高化肥農藥使用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金融創新對有機肥進行補助等措施來促進化肥農藥的減量實施和綠色發展。

戰略佈局五:互聯網+農業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2018年1月韓長賦在農產品電商大數據座談會上強調:要重視農業信息化工作,支持和關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大力開展電商試點,推動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可見,未來幾年“互聯網+農業”仍舊是三農重大戰略佈局之一。

互聯網+農業於電商而言,拓展了發展空間。各大電商看重“農產品網上賣”的巨大市場空間,積極發揮各自優勢,在農業領域大展拳腳。於農戶、消費者而言,增進了互聯互動。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與農戶溝通,高質量農產品得到更快、更廣的傳播,用戶安心又放心,農戶省時又省力。於農企而言,是重大發展機遇。互聯網的開放、快速、傳播特性,將倒逼著農企更注重質量、品牌、特色。當然,互聯網+農業改變的,遠不止這幾方。

戰略佈局六:農業領域PPP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利用資本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這就是一次戰略行動。

自2014年始,國家財政部發布了《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 》,正式將推廣PPP模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關於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下簡稱PPP),這是農業領域首個PPP指導文件。2017年5月,財政部、農業村業部聯合發佈《關於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我國將重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業綠色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農產品物流與交易平臺、“互聯網+”現代農業等六個領域的農業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

戰略佈局七:農村三產融合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2016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依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並就發展產業融合方式、培養產業融合主體、完善產業融合服務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農業

“三產融合”正式進入快車道。

一個小小的番茄,在田間地頭不過值幾分錢,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後價格就能倍增;而如果是週末假期到田間旅遊採摘,甚至將番茄作為盆景觀賞,那它的價格就是幾十倍上百倍了;如果再進一步,把這小小的番茄、番茄醬注入綠色、有機、品牌農業等優質、特色的“基因”,那一個小小的番茄將成為人們健康生活和生命體驗中的“黃金一號”,其價格將難以估量……這就是農業“三產融合”為農業增值、增效的真實寫照,它昭示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正確方向和前途。

戰略佈局八:返鄉創業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截至2017年9月,全國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已有700萬人,其中農民工480萬人,佔比達68.5%。農村“雙創”人員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產業融合類項目,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特色工藝產業等農村一二三產業,並呈現交叉融合、競相迸發的態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他們相對有經驗、有見識、有技術、有門路,也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是非常適合創業的主體。農民工返鄉創業正釋放出巨大的潛力和活力,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新動力。

戰略佈局九:循環農業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戰略佈局十:土壤汙染防治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重磅!我國農業十大戰略佈局,事關9億農民、千萬農人的錢袋子

戰略就是格局!

以上十大農業戰略

在農業競爭力、農村經濟、

農業現代化、資源保護、

農民增收上的佈局

都體現出國家的高瞻遠矚。

當然,前途美好,但道路曲折

需要我們用時間來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