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說的話再怎么正確,就是沒人聽

生活中,我們遇到一些事或討論一些事,發表一些獨到見解時,有時明明是正確的,卻就是沒人聽,而且動不動別人就和你不耐煩地爭論,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你說的話再怎麼正確,就是沒人聽

一。你不是成功者。人們往往對成功者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甚至是崇拜,所以對於他們說的話,有一種高度的認同,而你和他最多就是半斤配八兩,甚至認為你說的話是無稽之談。

二。你更不是名人。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自然受人敬重,那麼他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的重視,容易使他們相信其正確性。

三。人有安全心理。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聽取他們的意見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

四。你不是什麼專家。就像人們看醫藥廣告時,一般看到的是穿白大褂的老醫生,廣告利用的就是人們對醫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的認同來影響受眾,而廣告裡穿白大褂的就一定是醫生嗎?

五。沒有人捧你。人是需要他人來捧的,有人捧,自然身價會抬高,在別人心裡才會有地位,這樣才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就像很多娛樂圈的名人,如果沒有人捧和‘’包裝‘’,那他們照樣是默默無聞。

為什麼你說的話再怎麼正確,就是沒人聽

我們每個人對身邊的人或對社會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影響力的大小各有不同。一般來說,那些所謂的權威人物更容易對他人產生更大的影響,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引入‘’權威效應‘’,來引導對方的態度和行為。如果有人跟你的看法有衝突時,你可以找到一個權威人物曾經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作為論據,來使他人認同你的觀點和說服對方,這遠比你自己的見解更有用更有效。

為什麼你說的話再怎麼正確,就是沒人聽

‘’人微言輕,人貴言重‘’,人有時的好言相勸和好心,有時就是得不到好報,就是得不到信賴,甚至反而遭到誤解,遭到他人的憤怒,還被認為是瞎操心、多管閒事,所以,當你有好的建議以及想點撥他人時,他人如果和你爭辯,你最好是沉默。因為,你不是成功人士,更不是權威人物,你在他人心裡沒有地位,自然你的話再怎麼有道理,他人就是不聽你的!反而自討沒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