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紅孩兒最後被觀音收了?其中大有深意,不愧是名著

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中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就是孫悟空和紅孩兒這個情節,結果孫悟空被這個小孩打的落花流水,讓孫悟空這個大人沒一點面子,於是,孫悟空只好去找觀音菩薩,結果觀音菩薩覺得這個小孩可塑造性還不錯,就把他收了,可是觀眾都只知道菩薩收了紅孩兒,可是卻不知其實裡面蘊含著許多含義。

為何紅孩兒最後被觀音收了?其中大有深意,不愧是名著

首先我想說,吳承恩這麼寫的用意,大家可以想一下,紅孩兒此時還是還是一個頑劣的孩子,但是算是一個壞少年,自己領著一幫小弟佔了一個山頭,雖說大壞事沒做過,但是也沒做過好事,所以對於這樣一個小妖怪,當然如果是一般妖怪,直接就把他打死免除後患。

為何紅孩兒最後被觀音收了?其中大有深意,不愧是名著

但是吳承恩不這麼安排,因為打死一個兒童是不符合我們傳統價值觀的,我們常常是視兒童為未來的希望。所以吳承恩只能讓孫悟空打不過他,可是孫悟空打的過他爹,打不過他這個小毛孩又不合理,於是吳承恩就給紅孩兒加了三味真火這麼一道籌碼,於是就順理成章找菩薩,這樣菩薩就能收了他,如果不收了他,這樣的頑劣兒童長大後的後果只能使越來越橫行霸道,所以收了他,是對不良少年的管教。給社會形成正影響。

為何紅孩兒最後被觀音收了?其中大有深意,不愧是名著

所以這就是名著的魅力,給社會樹立了觀念,一個頑劣的孩子需要正統價值觀的教育而不暴力征服。這樣的安排處處可見,所以吳承恩在安排所有情節中都讓人無可挑剔。

為何紅孩兒最後被觀音收了?其中大有深意,不愧是名著

其次,這麼安排又給下文做了鋪墊,等到師徒四人過火焰山的時候,鐵扇公主堅決不借給他,就是因為這幾個人使自己的兒子被收走了,她能不生氣嗎?所以這就這個環節聯繫起來了。

為何紅孩兒最後被觀音收了?其中大有深意,不愧是名著

所以這就是名著的魅力,你看到的只是情節,但是作者看到的是社會影響,只有社會影響是正統的,那就很快被世人傳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