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科普,如何選擇女裝尺碼

女裝尺碼體系每個國家都不太一樣,常見的如意大利碼,法國碼,美國碼,日碼,中國碼(俗稱國標)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先聊中國的國標是哪裡來的?或者說,是依據哪個地域的情況為基礎,制定的。

就好比我們現在說的普通話,是以北京音為基礎,兼顧北方方言,由國家統一制定的,這個過程中,南方方言被冷落了,所以才會有外婆試圖改成姥姥的事情(幸好沒改,不然以後會有《姥姥的澎湖灣》)

那麼,服裝是以哪裡為基礎的呢?我們先問一下,中國的時尚之都在哪?

上海?嗯,上海,不是北京,不是深圳

理由很簡單,上海有一百多年引領時尚圈的歷史了

上海人是哪裡來的?(此處沒有地理炮,沒有地域歧視,純實事求是的描述,呵呵)

上海人不等於上海本地人(松江人是地道的本地人,其他地方原來要麼是海,要麼荒涼,要麼是江蘇人)

狹義上海人特指來自蘇南(比如蘇州、無錫)、浙東浙北(比如寧波、嘉興),經過幾十年融合後形成的,住在上海市區(老市區)的那波人

講這個,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些人的身高、體重,包括三圍。因為歷史上的上海人主體來自江南水鄉,所以他們註定是先天婉約+後天洋氣的一群人,而不是人高馬大(比如像北京人、山東人、東北人),或者嬌小(比如廣東人、湖南人、四川人)。為上海人服務的裁縫,主要來自寧波、嘉興、蘇州、無錫一帶,也有來自南通、泰興的,這些地方至今都是紡織、服裝業發達的地區。這些裁縫們有各個流派,比較有名的比如紅邦裁縫。

這些老師傅們一代傳一代,在他們眼裡,中碼(基準碼)是160-164cm身高,胸圍84cm左右,肩寬38cm左右,臀圍91cm左右的女性,豐乳肥臀是不符合當時審美標準的。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變化最大的,一個是身高,一個是三圍,實際上江浙滬的中碼已經變成了162.5-167.5cm左右,胸圍變成了84-88cm為主。

國標是在這個基礎上,兼顧南北方差異,制定的。比如165/84A或者165/88A,165代表身高範圍,84,88代表胸圍,A代表體型,A是正常體型(指胸圍和腰圍差正常,不是豐乳蜂腰,也不是指水桶身材)

在以前,女裝品牌有很強的地域性,比如南方品牌以160cm(身高)/84cm(胸圍)為中碼,北方品牌以165cm/88cm為中碼。在以前,女裝品牌的消費人群年齡段比較窄,比如分少女(未婚未育),少淑(已婚未育),中淑(已婚已育,孩子剛會打醬油),大淑(已婚已育,孩子已經上小學、中學),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重疊度不高,但是現在,20+,30+40+甚至50+的人,很可能在買同一個品牌。這就給品牌制定尺碼標準,帶來很大挑戰(特定人群,是符合正態分佈的,而廣譜人群,是若干個正態分佈的疊加)。

大數據時代,服裝品牌對數據的應用,不會高於小學奧數的水平,達到小學五年級奧數水平的,基本就可以橫著走。

新零售、敲級供應鏈、柔性供應鏈時代,幾乎沒有品牌會真的自建供應鏈(為了圈錢說說的除外)、幾乎沒有品牌會自己把控尺碼體系,哪怕標榜原創設計、高端自制的品牌,幾乎都是清一色成衣採購的(設計部的職能一是參與選款,二是為了修改而修改;商品部的職能,主要是成衣採購、跟進度,而不是把控包含尺寸在內的品質)。

成衣採購優點多多,就不列舉了,致命缺點在於,當品牌和成衣供應商之間已經敲定了成本之後,成衣供應商有一萬個理由去削減成本,包括但不限於更換材料,找更便宜的加工工廠,外發外發再外發;在公差範圍內,把衣服儘可能做小(走負公差)...

成衣採購另外一個致命缺點,是各個ODM供應商的尺碼體系是不統一的,比如有的公司提案的衣服,中碼臀圍可能是91cm,有的可能是93cm。這個問題在實際中,會被營業員掩蓋為“款式不一樣”“版型不一樣”....

所以,當你去實體店,經常會聽到營業員說“這個款是寬鬆的,所以您可以選小一碼”“這個款是修身的,您可以選大一碼”“這個款偏小,您可以選大一碼”“這個款偏大,您可以選小一碼”。當適合你的某個尺碼已經斷了,比如你穿M碼,但M碼斷了,只有S了,你覺得小,而營業員工作的重點是說服你衣服不小,你穿S碼正合適,以便她把衣服賣掉,拿到提成,而不是幫你去調一件合適你的尺碼。這導致消費者長期被誤導,因為真的存在不同款式需要選大或者選小一碼的必要。

有朋友說了,大牌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情況,嗯,是的,大牌的很多衣服,也是在中國或者類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製造的,尺寸把控沒那麼嚴格,這是可能的理由之一;大牌設計師在造型方面會更誇張,可能不符合中國人的穿衣習慣,比如廓形版會做到超級廓形,修身版會比讓中世紀女人無法呼吸的衣服還修身,確實需要根據國情選小一碼(或者選大一碼);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牌一個款,分到某個店裡的通常沒幾件(比如有且僅有三四件,每個尺碼一件),營業員得想方設法把沒賣掉的尺寸賣掉,而不是給消費者更多的更合適的選擇,所以她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忽悠你你穿的任何一件衣服,都非常適合你,當你質疑的時候,她會說這是設計。

不多說,再多說就變成看不起同行了,哈哈哈,本文的目的還是科普,同行業也可以看了學習鑑戒的。

=======分割線========

戎美源自日系,日系體型和江浙滬是非常接近的。日系也分人群,比如girl是指5-18歲,miss是指16-35歲(未婚,通常未育),Mrs(已婚,通常已育)是指30-60歲,60以上是銀髮人群(silver)。成年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三圍會增加,比如臀圍會從91cm(miss)逐步增加到93cm(Mrs),然後是95cm(比如silver)。

戎美對年齡段的切割,全國來說是27歲,一線城市是30歲(一線城市婚育的年齡,是接近日本的),然後我們再考慮地域,人群,季節的疊加(我敢保證,應該沒有女裝品牌在設定尺寸、尺碼時,會考慮季節因素,倘若有,那麼恭喜他,他們品牌已經達到了小學奧數六年級的水平)

戎美所有產品都是自主企劃,自主修改(在別的品牌會厚著臉皮說,是自主設計的),自主把控的,即便有成衣供應商,也是納入我們體系,由我們對樣板進行修改、核實,制定尺寸表,核定尺碼。我們走的是一條苦路,別人打死他都不會去走的苦路。

所以,我們所有的尺碼,都是源自一個體系,不會出現某個款式某個尺碼某人可以穿,另外一個款式某個尺碼同一個人不能穿的情況。

大概只有1%的概率,會出現尺碼偏碼的情況,這種情況頁面會特別說明。

在尺碼體系穩定的情況下,選尺碼就非常簡單,無論任何款式,買且僅買一個碼

對於老客戶來說,應該會知道自己買什麼碼合適(哪怕一直買錯尺碼,只要您適應了這種穿衣習慣,也沒毛病)

對於新客戶來說,建議優先看體重,其次看身高(所有先看身高選尺碼的,都是錯誤的,因為認識三圍的,不是一維的)。

只看體重可以選對90%的尺碼,加一個身高參數,可以選對99%的尺碼

如果你非要看第三個指標,所有上裝看且僅看肩寬,所有下裝看且僅看臀圍,其他部分尺寸請不要看,請千萬不要看,請千千萬萬不要看,你看不懂,也永遠不會懂。只要你看第四個參數,你選對尺碼的概率,不會高於60%。肩寬本身已經足夠誤導人了,雖然標準38碼的淨肩寬是38碼正負1公分,跳檔一般也是1cm,而肩正常肩、窄肩、落肩、加肩墊等等。

反覆科普,如何選擇女裝尺碼

注意表裡的數據都是範圍,而不是某個唯一的數字,比如165,是指162.5cm-167.5cm。人的身高一天中的偏差大概有1-2cm之多,體重也是,飯前飯後,有沒有喝水喝奶茶擼串喝啤酒,有沒有上廁所,都會影響1-2kg的體重。

先在表中找到自己最接近的體重,比如體重60kg的人,可以是40碼(BMI=21,標準身高170cm),可以是42碼(BMI=20,標準身高175cm),也可以是44碼(BMI=19,標準身高180cm)。再找身高最接近的尺碼,比如某人身高165cm,那麼,離她最接近的標準身高是170cm(在體重接近的那三個尺碼所對應的標準身高裡選),也就是說,身高165cm,體重60kg的人,她最適合的尺碼,是40碼,上身效果和BMI=21的人是類似的,會顯得略修身。

有朋友說了,身高165,體重60kg,可以選42碼麼?可以,這樣的好處,是部分地方,穿出的效果和BMI20的人是一樣的,不好的地方是有些地方會嫌長,比如袖長,褲長。

也就是說,對於體重偏重的人來說,尺碼可以在標準身高的基礎上選大一碼,或者兩碼,看每個人的穿衣習慣,但我們不建議你買大3個碼。

當然世事無絕對,也有70kg的朋友,買戎美42碼穿了挺好的。

對於體重偏輕的人來說,尺碼可以在標準身高的基礎上,選小一碼或者兩碼。瘦的人穿什麼都好看,所以上裝對瘦的人來說,只要肩寬hold住(比如淨肩寬是38cm的,穿38碼沒毛病,體重偏輕也沒事,注意是淨肩寬,不是指衣服的肩寬)。下裝會難選一點,最常見的是腰圍大,只要穿下一點,或者改小一兩公分即可。對瘦的人來說,不存在臀圍偏大,大腿圍偏大的問題,只存在腰是否掛的住胯的問題。

大家一定要理解,衣服是立體的,對人體來說,最能提現立體情況的是體重,而不是某個線條尺寸(比如腰圍,比如胸圍)。

FAQ

1. 選尺碼是否需要考慮版型,比如修身、寬鬆

答:之前已經答疑了,不需要。穿且僅穿一個碼。

2. 選尺碼是否需要考慮縮率?

正常情況下不需要。所有面料都是有縮率的,只有聚酯、尼龍等化纖面料是幾乎沒有縮率的,當然還有鐵皮,縮率也可以忽略。

正常高端天然材質的面料,比如真絲,縮率在1-3%左右,成衣製作的時候,縮率會放在樣版裡,做衣服的過程中,會有小燙、中燙和大燙,縮率會被消除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會殘留在嶄新的成衣裡。當洗滌後(乾洗或者水洗),再次整燙的時候,還會再縮掉一點點。所以,天然材質的衣服,第一次上身,一定是略寬鬆的,洗過兩三次再穿,尺寸就會穩定下來,變成合適。這些事情我們都考慮到了,並不需要你覺得會“縮水”,再去“選大一碼”。

面料縮率大於3%的,會進行預縮,把面料燙縮控制在3%以內才會開始縫製,不然成衣尺寸很難把握。

有朋友會問,就不能把面料縮率都消除,變成0麼?不能,就好比您不能要求您的孩子,考試的時候多檢查幾遍,不要錯,門門一百分。孩子會說:老媽,您當初為毛不門門一百分呢?

成衣和所有產品一樣,都是有公差的,比如胸圍90,是90公分,正負一公分,這個公差很多時候就比殘餘縮率大。

出現成衣縮水不能穿,十有八九是洗壞的,不是因為“面料有縮率或者面料縮率大”,再強調一遍,所有面料都是有縮率的,並且都已經預先放在樣版裡,或者面料做過預縮。最常見的洗壞的是含羊毛的產品水洗,尤其是溫度高於30度時,一定會縮水。這個你買大十碼都沒用。

冬天常見的錯誤是把含羊毛的產品水洗,或者用溫水洗衣服(包括手洗),或者有溫控功能的洗衣機洗衣服(大部分洗衣機默認的洗滌溫度是40度,已經超出了很多天然材質允許的溫度)。

夏天常見的錯誤是把衣服在室外晾曬(包括在陽臺、陽光房裡),這些地方夏天溫度在50度左右是正常的(哪怕沒有陽光),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局部能煎雞蛋也正常,衣服是溼的,局部溫度是高的,很多消費者會很無辜的說自己是冷水手洗的為毛還縮水,嗯,這就是原因-----你相當於把衣服浸在了幾十度的熱水裡幾個小時,不縮才怪。

高速脫水,烘乾,通常也是造成衣服縮小的重要原因。

所以,冷水手洗,自然陰乾;或者用delicate 檔,裝洗衣袋,都是好辦法。

天然材質裡,羊絨的尺寸穩定性是最好的,買羊絨產品不需要買大一碼。天然材質裡,棉的尺寸穩定性也很好。

除了洗滌,還有一個是整燙,建議家裡配備掛燙機,大部分女式衣服都能靠掛燙機解決(掛燙機出口溫度都是100度,不信的可以複習一下初中物理);棉質、麻質職業裝需要壓板燙,比如棉襯衫的門襟處,壓板燙的熨斗必須開相應材質的檔位,不然會燙壞衣服。

小結一下,洗護正確的情況下,不需要買大一碼。當然,你非要買大一碼,我們也沒意見。衣服買大了,至少是可以穿的,買小了,肯定不能穿。從減少風險的角度,買大不買小。

3. 下裝可以比上裝大麼?

可以。大部分已婚已育的女性,梨型身材居多,比如下裝40,上裝38,也常見。戎美的尺碼體系脫胎於日系,但我們做了改進,我們已經考慮了梨型身材,所以大部分人上下裝是可以買同一個尺碼的,如果試過之後,還是覺得下裝需要買大一碼,也可以。

4. 上裝可以比下裝大麼?

這個。。。也可以吧。不排除有些人的胸圍,比FBI warning裡的還大....

5. 買了戎美幾年,為毛還是會發現有的衣服需要買大一碼,有的衣服還需要買小一碼?

可能答案:你在系統性的買小了尺碼,比如本來你應該穿40碼,你非要硬生生的假裝自己是38碼,所以大部分38碼可以穿,遇到某些修身的款式,或者面料縮率偏大,我們又考慮不周的款,你實在塞不下。

也有可能是洗護不當;或者買到了尺碼有問題,但是我們沒發現或者您沒看仔細頁面的。。。。

6. 如果介於兩個尺碼之間呢?

比如,某人身高167.5cm,體重56kg,剛好在38碼和40碼之間

假如您已婚已育,或者年齡在30歲以上,我們建議您買40碼

假如您未婚未育,年齡在27歲以下,正青春年少,我們建議您買38碼

體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身高不會.....珍惜當下

中間碼的人,也可以上裝就小,下裝就大,比如上衣選38,褲子選40碼。

7. 為啥有人會覺得衣長長或者短,褲長長或者短

首先款式是不同的,比如箱式上衣,長款襯衫,比如七分褲,八分褲,九分褲,十分褲。一定要把九分褲當十分褲穿,真沒辦法。

拋開沒理解衣服本身的款式、版型,造成局部尺寸不合適,主要是因為BMI不對(超出了19-21的範圍)

如果您覺得衣長短,通常是因為你尺碼沒選對,比如胖,本來應該穿40的,你穿了38,衣長被你吃掉了(衣服是立體的,橫向撐開了,衣服就顯得短了)

同樣,有人覺得褲子短,通常也是因為BMI不對,比如偏瘦,為了湊腰圍、臀圍,選小了一碼,比如本來應該穿42碼,穿了40碼,造成褲長短。

嗯,沒錯,胖的人通常會嫌上裝短(強行擠進衣服,衣長被撐短了),下裝長(為了湊腰圍臀圍,買大兩碼三碼,褲長遠超她實際身高);瘦的人通常上裝問題不大(買小一碼,身體瘦,抵消衣長的不足),褲子嫌短(為了湊腰圍臀圍買小一碼兩碼,導致實際身高比褲長對應的標準身高高)。

==========分割線============

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看尺碼不要看尺寸數據。比如以胸圍為例,請看實例

反覆科普,如何選擇女裝尺碼

反覆科普,如何選擇女裝尺碼

兩款連衣裙,一款38碼胸圍76cm,一款胸圍99cm,請問,如果某人淨胸圍是86cm,看了胸圍數據,她應該選什麼?她會不會覺得,一個是修身款,應該買大一碼兩碼三碼,一個是寬鬆款,應該買小一碼兩碼?

有人說了,一款彈力,一款無彈力,是啊,問題是看了76cm的胸圍,你如何看出來這款衣服到底彈力是多少呢?

同樣是連衣裙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產品了,比如

反覆科普,如何選擇女裝尺碼

比如這款襯衫的胸圍是111.6cm,應該買小几碼?

所以我們已經強調了一千遍,還會強調一萬遍,忘記所有尺寸,只選尺碼。

我們以胸圍為例,是因為胸圍是大尺寸,很容易看出區別,另外一個原因,是胸圍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尺寸(無論男女,哈哈哈),每個人都能熟練掌握。然後我們告訴你,即便是你熟悉的數據,是很重要的數據,對於你選尺碼,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只會起負作用。

胸圍尚且如此,有幾個人知道你大腿圍是應該從大腿根部量?還是腹股溝以下多少公分量?

有不同意見的,請擱置爭議,你不可能說服我,我也不指望說服你。

心大的才適合繼續往下看

心大的才適合繼續往下看

心大的才適合繼續往下看

///////////////////////前方高能,不喜勿入/////////////////////////

退

///////////////////////前方高能,不喜勿入/////////////////////////

【澄清一下】我們並不歧視體重偏重的人,尤其是因為生育導致身材走樣的人,你們是偉大的母親。我們歧視的是體重偏重又自以為是,不聽勸的人;我們並不歧視身高不高的人,我們痛恨的是身高不高,還滿滿負能量的人。

......................

網上時不時有人會呼籲添加前檔後檔,大腿圍尺寸。放心,在大家養成良好條件反射之前,我們堅決不會加的。

有朋友會說,自己是大粗腿,大腿圍小於多少多少,就不能穿。不怕打擊你,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原因,其一,你尺碼選小了,本來應該穿大一碼兩碼的,你非要塞進不是你的尺碼裡。其二,你的BMI已經超出了戎美所能容納的極限,你應該要麼減肥,要麼立即取關,去選大碼裝。

至於前檔後檔長度,如果你覺得檔不夠,唯一的原因是因為你太胖,你的肚子吃掉了檔的餘量,硬生生把褲子撐大了,褲檔被你撐短了。你要麼選更大的一碼,要麼去買大碼女裝。

說句直白但心裡話,你不僅僅是腿粗,你是所有地方都粗,只是你的大腿實在粗的觸目驚心,才讓你忽略了你的粗腰,大肚子,粗胳膊,粗小腿,大腳丫,讓你誤以為是戎美沒有提供大腿圍,導致讓你買不到合適的褲子,而真相是你的BMI嚴重超標,這裡壓根沒有合適你的褲子。假裝看大腿圍,只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戎美無論leggings,窄腿褲,西褲,休閒褲,牛仔褲,闊腿褲,短褲,七分褲,九分褲,十分褲,還是加長褲,你能穿其中一個尺碼,一定可以穿所有褲子的那個尺碼,除非頁面特殊提示。

如果你的BMI已經嚴重超標,只有闊腿褲才能藏的下你滿身的肉,那其實你得認識到,你壓根不需要看大腿圍,就能分辨出那條褲子是不是闊腿褲,不是麼?你差的不是一公分兩公分的精確數據,你差的是十公分以上的活路!是肉眼就能看出來的闊腿褲!

覺得檔短的更慘,小肚子和屁股上的肥肉已經不是戎美褲子能容納的了,唯一能救你的,要麼是大碼女裝,要麼是垮襠闊腿褲!可憐我們一年也出不了一條垮襠闊腿褲!

告訴大家一個真相,服裝行業依賴的人臺,允許的誤差是正負2公分,允許的測量誤差,通常也是2公分;更不幸的人,不同的人,測量同一個衣服,會得出天差地別的差異(比如相差3公分以上)。比不幸更不幸的是,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工作臺測量同一件衣服,也會出現不止一公分的偏差。基於錯誤數據的嚴謹判斷,能得出正確結論麼?

................

抨擊一下“顯胖”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顯胖的衣服的,如果有,那也只是你真胖。一個胖子讓人覺得沒那麼胖的唯一辦法,是穿寬鬆的衣服,這樣的衣服通常藏肉。在一件寬鬆款42碼下面,可以藏的下一個120斤,130斤,140斤,甚至150斤的人。在一個修身版38碼下面,你會被勒得像米其林輪胎卡通圖像一樣,原形畢露

反覆科普,如何選擇女裝尺碼

胖子只能穿大衣服,如同胖子應該開路虎,買不起路虎也得買陸風,而不是裝酷裝環保去買mini cooper或者奇瑞QQ或者smart!

..............

相比於不聽勸的胖子,做服裝最痛恨的是滿滿負能量的矮子,如果不是不能爆粗口,我不憚用最惡毒的言語去攻擊這些自己不幸福,非要拉著別人一起不幸福的矮子

舉個例子,34碼的退貨率,是所有尺碼中最高的,是所有尺碼平均值的2-3倍(源自於不自信,不聽勸,還喜歡到處散佈負面言論,誤導其他34碼的退貨,因為基於所謂的“xxx款對小個子不友好”)。

說過幾百遍,服裝款式都是推檔的,每個尺碼上身效果幾乎都是一樣的,一個34碼,身高155左右(指152.5-157.5cm)的人,和一個44碼,身高180cm(指177.5-182.5cm),效果幾乎是一樣的,如果拍成照片,去掉可以參考身高的參照物,一般人是無法去判斷哪個人是155cm,哪個人是180cm的。

這也是很多明星喜歡報高身高,大部分網紅身高都是150-155cm,還能混得風生水起的原因。

如果你的身高低於150cm,套用80年代惡毒的言語,屬於二等殘廢,就別出來顯眼說,“xxx款對小個子不友好了”, 據我所知,整個中國女裝品牌是沒有人做32碼 的 (150cm及以下),所以,那些喜歡到處發表這個款不友好,那個款不能穿的矮子們,大概一直是多東西藏的裸在地球上的。地球上都是滿滿的惡意,回火霍比特星去吧。

反覆說,服裝每個款都是推檔的,155cm和180cm,上身效果幾乎是一樣的,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和胖子應該穿寬鬆一點的衣服一個道理,矮子就應該穿稍長一點的衣服。所以服裝行業推檔的時候,並不是嚴格等比例的,而是小碼會比大碼從比例上來說,略長一點點。

衣服的作用,除了遮羞,就是遮缺陷,一個胖子,就應該橫向多遮一點,讓大家更多的注意衣服本身,而忽略她肉體的胖;一個矮子,就應該縱向多遮一點,讓大家注意衣服本身,而忽略她的矮。可惜很多胖子非喜歡把肉箍出橫道來才覺得顯瘦;很多矮子非要讓大家看清她短胳膊短腿小頭矮身子,才不會覺得是對“小個子不友好”。當然最悲催的莫過於矮且胖,還喜歡穿小衣服,短衣服的,讓人看起來像箍了一道的紅燒獅子頭

幸福除了自信,還需要聽人勸。胖也許是某個人的錯(比如吃得多,不運動,沒節制,拋開因為生病或者生育的原因),矮真的不是某個人的錯。先天不足,後天就要不斷學習,學搭配,學知識,學文化,做一個靈魂和思想上的巨人,積極主動的去爭取幸福,到處去發現美,讚美美,傳播美,漫漫的正能量。

150-155cm的時尚達人、網絡紅人,比比皆是,她們自信,不斷學習,且正能量,工作、生活、家庭都很幸福。

=======即使有人玻璃心,我也得說========

其實我很想說,我之所以能考完北大考清華,本科畢業三四年就年薪百萬,年紀輕輕就身價過億,真的是因為我比很多人聰明,比絕大部分人聰明,你能想到的問題,我會想不到?

我也很想說,在服裝行業,沒有人會比我老婆知識更全面,考慮更周到,更親力親為的在把控每件事,你能想到的問題,她會想不到?

強強聯合,你能想到的問題,我們會想不到?

如果我堅持說,我們倆比你聰明,你應該聽我們的,你可以有不同意見

如果我堅持說,我們倆比你成功, 你應該聽我們的, 你 可以 有不同意見

如果我堅持說,我們倆比你專業, 你應該聽我們的, 你 可以 有不同意見

但是,我們做服裝,你不做服裝,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既然買戎美,為毛不在服裝領域,聽聽我們倆的專業意見呢?

我們倆要求不高,只要求你在選碼的時候,聽聽我們的專業意見,不要瞎捉摸。僅此而已

===============================

比城牆厚的分割線,劃開話糙理不糙

===============================

大家買衣服、穿衣服的經驗,少說有二十年,多的有五六十年

請大家靜下心來想一下,在你接觸的實體品牌、街邊小店、網店裡

有幾家,是堅持每個款都6個尺碼的?

戎美是女裝界的清流,我們不光是價格殺手,堅持做產品、做品質,堅持自己的信念

而且,我們對高矮胖瘦,天南地北,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一樣友好,一視同仁

相逢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