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大足鼠耳蝠,是在中國發現的一種稀有物種,已經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體型跟其他的蝙蝠沒有多大的差別,主要就是兩支後足異常發達,而且十分地尖銳就像魚鉤一樣,科學家們一開始也不明白這對利爪有什麼用途,後來經過研究後才發現大有所用,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大足鼠耳蝠,原來在中國各地都有分佈,現在東南部地區發現較多。大足鼠耳蝠進入科學家的視野最早始於20世紀初,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人員在北京房山區的一個洞穴內發現了這種中國特有的蝙蝠,並經過一系列研究首次證實了該種蝙蝠的食魚特性。已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近危NT。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大足鼠耳蝠,體型中等,身體肥壯,吻部不很突出,口鬚髮達,耳大適中,基部較寬,端部較鈍。耳屏短而窄,其長不及耳長之半。拇指具爪。後足大,與脛幾等長,爪強而彎,足背生有硬毛。翼膜著於脛基部。距長超過股間膜後緣之2/3尾較長,末端突出於膜外。體被絨狀短毛,背毛呈沙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體長約69mm,前臂長約57mm,體重約21g。最典型的形態特徵是後足異常發達,長約20mm,相當於其它以昆蟲為食的鼠耳蝠後足長度的兩倍,且後足十分尖利,如同魚鉤。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長期以來,包括我們研究組在研究這一物種的時候,使用的學名都是Myotis ricketti,此名稱系英國哺乳動物分類學的大師奧爾菲爾德·托馬斯於1894年命名的。世界上已知的近6000種獸類,有2000多個種和亞種是由托馬斯命名的——儘管有很多是同物異名,比如M. ricketti。直到2005年,《世界哺乳動物物種》第三版出版以後,大家才知道,早在1869年,德國柏林動物博物館館長威爾海姆·彼得斯就已經命名過這種鼠耳蝠,即M. pilosus,但他當時錯誤地將標本的模式產地寫為烏拉圭,因此被誤以為是其他物種。按照動物命名的優先權原則,大足鼠耳蝠的學名應為Myotis pilosus。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被發現之後,大足鼠耳蝠幾乎沒有什麼人去關注或研究,因為它長久以來被認為是中國特有蝙蝠,僅僅由一些傳教士或博物學家採集後送往歐洲的博物館去命名,他們沒有時間和機會深入進行生態學、行為學研究。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另一位著名哺乳動物學家帶領著一支考察隊前往中國和蒙古,專門從事中亞、東亞獸類研究,改變了歷史。他就是哈佛大學教授、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哺乳動物部主任,美國哺乳動物學會理事長格勞威爾·艾倫。1938年,艾倫撰寫的《美國博物館中亞調查記——中國和蒙古的獸類》出版,書中對大足鼠耳蝠有了比較詳盡的記述,還特別提到,它的大足可能和捕魚有關。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1936年哈佛大學博物館館長艾倫,收到了一隻十分特別的蝙蝠標本:這隻小小的野獸,居然長著一雙巨大的爪子,比其它蝙蝠足足大出了一倍,彎曲如鉤、鋒利無比。艾倫給這種蝙蝠取名“大足鼠耳蝠”,他大膽推測:這是一種罕見的會用雙爪捕魚的奇特蝙蝠。按照動物的進化原則:它們身上的每一個特殊器官,都必然會有獨特的功能與之對應。就像寬大有力的翅膀,對應著強大的飛行能力一樣。接下來,艾倫便搜尋這種蝙蝠吃魚的直接證據。要想證實蝙蝠有沒有吃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它們的腸道和胃中去尋找,看看有沒有留下魚的線索,尤其是魚鱗和魚骨。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標本只有一件,解剖工作必須謹慎進行。當艾倫從蝙蝠體內取出黏糊糊的物質之後,發現腸道內空空蕩蕩的,找不到有用的線索。就在這時,蝙蝠的胃中隱約透出了黑色的影子,這會不會是魚的殘留物呢?結果很快出來了:胃中的黑色物質,全都是昆蟲的殘肢,連一丁點兒魚的蹤跡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艾倫仍然堅持自己的推測,認為大足鼠耳蝠可能會吃魚,他唯一的根據就是它們形同魚鉤的巨大爪子。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70年過去了,科學家陸續發現了“食魚蝙蝠”,在墨西哥西部的一座小島,人們從地面的石縫裡,找到了會吃魚的“索諾拉鼠耳蝠”。在南美的北部叢林中,人們還拍到了另一種類似的會吃魚的蝙蝠“墨西哥兔唇蝠”。這兩種蝙蝠用來捕魚的爪子巨大而又尖利;腳掌很小,腳趾很長;脛骨與普通蝙蝠有著明顯區別,不僅長,而且與翼膜之間的結合點非常高,據說,這是它們在捕魚時降低水中阻力的關鍵所在。這兩種蝙蝠的巨大爪子,正好與中國發現的大足鼠耳蝠十分類似。根據進化論的基本原則,任何兩種動物,只要擁有類似的身體結構,其功能也會趨於近似。這正是70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大足鼠耳蝠會吃魚的原因所在。

大足鼠耳蝠的利爪之謎,它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

大足鼠耳蝠沒有季節遷飛習性,常集群棲於丘陵或山區、巖洞及城牆石縫內,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南部,包括福建、廣西、浙江、香港、山東、陝西、江蘇、安徽、江西和雲南的部分地區,北京地區是很少見的。大足鼠耳蝠秋末初冬發情,次年6月產仔。幼年個體大約6.9g。成體一般體重20—30g,頭體長60~65mm,前臂長53~58mm。耳較短,向前折轉不達吻尖,耳屏狹小,不及耳長之半。身體被毛短而濃密,背部深褐色,腹毛灰白色。其最典型的形態特徵是後足異常發達,長約20mm,相當於其它以昆蟲為食的鼠耳蝠後足長度的兩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