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打不絕的虛擬網絡平台金融投資騙局|誠信建設萬里行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誠實守信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凝而不散的重要原因,也是現代社會的黏合劑和市場經濟的基石。但隨著近些年來中國從農耕社會向工業社會的急劇轉型,誠信這一傳統,受到拜金主義的侵蝕,製假售假、逃債騙貸,甚至專找熟人下手等現象屢有發生,誠信缺失已經成為急需治理的突出社會問題之一,也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可以說,社會全員樹立誠信意識,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中國之聲“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系列報道,今天推出第六篇: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屢打不絕的虛擬網絡平臺金融投資騙局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點擊音頻,聽新聞

互聯網投資理財突破了傳統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成了現如今理財投資的新渠道,也豐富了普通大眾的理財方式。但是不法分子也利用了互聯網概念,將虛假投資項目偽裝成“新興風口”,種種“機會”的背後,其實是騙子精心佈下的陷阱。

警方:犯罪分子用虛擬走勢圖引誘受害者投資

黃先生投資股票多年,加入一個名叫“牛散投資大學”的股票交流群后,2017年12月,群裡的網友給他介紹了一種新的投資項目。

黃先生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忽然有一天老師(網友)說了,有個朋友在澳大利亞做國際黃金外匯貿易,這個能賺大錢。”

一個叫“參天”的網友,經常在群裡指導大家投資股票,大家喊他“老師”,在“參天”的指導下,黃先生在一款叫做澳大利亞西聯金融的境外金融交易平臺註冊開戶,並下載了手機APP軟件,分三次一共投了107000元,僅四天時間,黃先生的賬面資金就多出20多萬,“參天”建議黃先生將賬上的資金全部投進去。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圖:外匯天眼)

“結果晚上睡了一覺起來一看傻眼了,三十多萬剩兩萬多,他說那沒辦法,公司出毛病了,大家搜了其他的軟件,都在運行,唯獨MT4軟件不運行。”黃先生回憶。

事發後,黃先生多次在網上和這名叫做“參天”的網友進行交涉,直到幾天後自己的賬號密碼突然被註銷,他才意識遭遇了詐騙。今年2月,他向河南義馬警方報案。警方發現,黃先生投入的資金並沒有進入任何境外金融投資平臺,而是通過一款第三方支付平臺,轉入了個人賬戶。

義馬市公安局刑偵大隊三中隊負責人於方介紹:

“偵查完之後我們發現,實際上這個客戶的錢都是通過這個第三方交易平臺,轉入了嫌疑人自己的賬戶裡,我們通過這個查詢資金流向,就發現他們就是打著一個炒外匯名義,實際上對不特定的客戶實施詐騙的一個詐騙團伙。”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通過虛擬境外金融交易平臺,在後臺虛擬K線走勢圖的方式,製造盈利假象,引誘客戶投資交易,並在大額資金投入進賬後關閉服務器集體消失。經過初步查明,這起案件有600多名受害者,涉案資金六千多萬元。

於方告訴中國之聲:

“這個團伙他們自己有人專門做了這個網站,基本上實現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就是保證客戶入金出金的一個通道,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做一個清算中心,做清算中心就是讓這個發展代理商,手上代理商入 保證金,建立一個資金池和客戶的資金對賭。他們用買的那個mt4軟件可以操作外匯走勢,他們就是在不斷調整匯率,調整佣金這一塊,誘導客戶進行買漲買跌。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和客戶進行資金對賭。”

警方在掌握了整個犯罪團伙的人員構成,資金流向及犯罪嫌疑人主要分佈地區後,在湖南、湖北、四川、廣東同時收網,抓獲涉案嫌疑人111人。

犯罪分子假冒分析師、專家、投資人團伙作案

無獨有偶,今年6月,北京順義警方同樣打掉了一個利用模擬黃金交易平臺騙取錢財的詐騙犯罪團伙。順義區刑偵支隊九中隊中隊長高鵬飛介紹,今年2月中旬,順義警方接到事主報警,稱在網上“炒黃金”被騙67萬。

順義區刑偵支隊九中隊中隊長高鵬飛:

“陌生的微信加他好友,把他拉到一個群裡,這個群主要就是說炒股票的問題。後期到2月初的時候,群裡專家說發現一個特別好的賺錢盈利的平臺,說在一個平臺裡炒黃金。事主小額試的時候都能正常流通,並且每天也都有30%以上的盈利。二月初,第一次投了一個21萬,當天就虧完了。分析師說你趕上黃金波動性特別大,說你下次多投一點,這事主呢也就相信了,46萬投進之後,按照這個分析師推薦的這個方式買的,結果當天46萬又虧完了。”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民警將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帶上警車(供圖:北京公安)

通過對受害人資金流向以及涉事微信群的分析、梳理,民警發現這個群中的成員大部分活動在廣東、香港一帶。6月下旬,北京順義警方遠赴廣東佛山,打掉了這個涉嫌詐騙的犯罪團伙,共抓獲嫌疑人20名。初步查明,該團伙半年時間在全國範圍內詐騙2000餘人,涉案金額達3億元。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警方起獲多部手機(供圖:北京公安)

高鵬飛說:

“這個所謂拉事主進群,這裡邊說話包括聊天內容全是一個人進行操作,這一個人冒充有分析師、專家,還有學者,還有冒充普通的所謂投資人,基本上就是一個群裡陪你一個人玩。等於就是他自己做的一個虛擬盤。它平臺是一個這個固定的買入黃金的量,有槓桿在裡邊,這個平臺呢是1:100的槓桿,T加零的交易模式,初步看呢最次他是模仿的一個咱們國家的期貨交易的方式,但是咱們國家又從來沒允許過這種所謂的平臺做一些期貨交易的審批。”

網絡投資詐騙平臺數量龐大,投資者該如何辨別防範?

近年來,網上出現大量以現貨交易為幌子的網絡投資詐騙平臺。這些平臺最開始以農產品現貨交易為主,後來演變為白銀、鈀金、鉑金、銅等貴金屬及原油交易為主。犯罪手法多是先騙人開戶,然後通過軟件修改大盤漲跌K線圖等手段實施詐騙。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互聯網金融仿冒網頁已超過4.7萬個,其中也不乏這樣的虛擬投資平臺。面對這類騙局,投資者又該如何辨別防範?

武漢的張女士(化名)是一位資深股民。去年12月初,有人通過微信加她“好友”,稱跟著“老師”炒股賺了不少錢,並介紹她觀看網絡直播。反覆灌輸“股票行情不行”的思想,鼓動去炒所謂的“香港恆生指數期貨”。今年1月,張女士開通了賬戶並存入40萬元,但不到一週就虧了39萬元。隨後的兩個月,又陸續投入了150餘萬元,血本無歸。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圖:楚天都市報)

張女士介紹:“開戶了後就按照資金的量不同就給你成立不同的戰隊,然後選擇你的老師,他告訴我最多隻能下幾手,再一個是操作過程中如果指數波動很大的話就會爆倉,不到兩個禮拜40萬就搞沒了,他說有的你可能做晚了,有的是你動作慢了。所以我就陸陸續續地往裡面投。”

隨後,張女士來到正規金融機構諮詢,得知這個交易平臺並未經過相關部門註冊審批。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圖:楚天都市報)

張女士急忙報案。警方根據資金流、通信流鎖定一個分散在深圳、廣州、石家莊等地的電信網絡詐騙團伙。5月下旬,武漢警方集中收網,抓獲涉案人員68名,根據警方收集固定的證據,此案受害人達2000多人,遍及全國各地,涉案資金達上億元。

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分局民警張誠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它這個交易平臺是有兩個端口,一個是資金端口,一個是行情端口,他的行情端口是根據國際市場大的趨勢是一樣的,它通過某些不一樣的某一秒某一分鐘的波動來賺取受害人的錢,甚至是引誘受害人去逆向交易。資金端口他又不是跟國際市場連接的,他讓那個受害人有一種錯誤的意識,受害人以為他這個錢是打入第三方監管的金融機構,通過金融機構把錢注入國際市場,實際上這個錢直接進入詐騙集團的腰包。”

陳士渠:不要相信保證高回報的廣告,天上不會掉餡餅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表示,近來這類金融投資類詐騙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和新趨勢:“首先它要搭識受害人,一般是通過微信或者QQ等方式,也有的是打電話的方式。現在這些平臺類的投資詐騙,很多是公司化運營,有的甚至在工商部門有登記,但實際上它實施的是詐騙犯罪。這些投資平臺類的詐騙團伙,為了逃避打擊,有的把窩點現在設到了國外。這些所謂的投資類平臺,他所謂的這個曲線圖都是虛構的,在後臺可以任意修改。”

屡打不绝的虚拟网络平台金融投资骗局|诚信建设万里行

同時,陳士渠也提醒,投資者應該在正規的投資網站進行投資,勿相信一些保證有高回報的廣告。天上不會掉餡餅,堅決不進入所謂的包賺、高回報平臺,以免受騙上當,“投資類詐騙有一個特點,就是迷惑性特別強。很多受害人在被騙之後,還誤以為是自己投資失敗,沒有向公安機關報警。所以大家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通過正規的途徑,通過合法的渠道來投資,不能輕信這種網絡上的或者電話推銷的所謂投資平臺。”

而在中國期貨業協會常年法律顧問於學會律師看來,除了選擇正規的投資渠道,隨著投資品種不斷翻新,投資者也一定要對風險有足夠的認識,“正規期貨市場經過多年的監管,整個體系建設非常完善;如果發生糾紛跟期貨公司解決不了,可以去證監會投訴,會有專門人來受理等。但是除了正規幾家市場之外的市場,目前的法律基本空白,投資者一旦發生糾紛,沒有有關部門來處理這種事情。對於投資者來講,選擇新出現的、大家都很陌生的品種,我們常常灌輸一個理念,即投資者風險自負,前提是,這個市場一定要真實。但要是上了當,進入了騙子的圈套,這個風險自負就無從談起。投資者怎麼能識別,你首先要保證這一點。”

往期回顧

記者:楊博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