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的身長是多少才算正常?

wlaiwangling




我家有兩個寶貝,大寶出生的時候身高50cm,體重3.6kg。

當時我生大寶的時候,和病房裡很多的寶媽們交流發現大家的寶寶雖然體重各不相同,但是身高都是一樣的-50cm。

我當時還以為所有的寶寶身高都是50cm。

結果,我家二寶出生的時候身高49cm,體重3.55kg。

後來瞭解到,由於孕婦子宮內空間有限,寶寶的身高一般是48-52cm不等,而且大部分寶寶的身高都是50cm.

你家寶貝出生的時候身高是多少呢?




暉雪琳源


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身長是50cm左右。

相對於身長,醫生更關注的是寶寶的體重,因為對於新生來說,體重更能體現寶寶的健康狀態。

根據寶寶出生後一1小時內的體重,分為

  • 正常出生體重兒:2500g~4000g之間;

  • 低出生體重兒:<2500g;

  • 巨大兒:>4000g。

後來,醫生們又發現光光通過體重,不能體現不同胎齡寶寶之間的差別,比如同樣是出生體重2400g,一個是懷孕38周,一個是懷孕34周,這兩個寶寶的狀態明顯是不一樣的。

所以,又有了這兩種分法:

  • 小於胎齡兒

  • 適於胎齡兒

  • 大於胎齡兒

關於如何界定,需要對比一張非常複雜的圖表。

在以上這些分法中,小於胎齡兒是非常有意義的,它往往能提示很多疾病狀態。

寶寶出現小於胎齡兒,通常因為以下這幾個原因:

母親原因

  • 孕媽媽年齡過大或過小、身材矮小

  • 孕媽媽經濟條件差、營養不良、嚴重貧血等

  • 孕媽媽存在某些疾病:如高血壓、妊高症、晚期糖尿病

  • 孕媽媽抽菸

胎兒因素

  • 慢性宮內感染
  • 雙胞胎或多胞胎
  • 某些疾病狀態,比如唐氏寶寶、遺傳代謝性疾病

胎盤因素

  • 胎盤宮內不全

  • 臍帶異常

小於胎齡兒的寶寶,如果寶寶的基因是正常的,孕媽媽與胎盤的因素對他也沒有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出生後通過自己攝取營養物質,在3週歲之內會追回到同齡兒的平均水平。

但是,如果孕媽媽和胎盤的因素對寶寶造成的影響比較大,或是寶寶本身的因素,這種矮小的狀況會一直延續到成年,所以需要提早干預。

一個寶寶的出生體重,竟然能看出這麼多東西,對於今天的話題,大家有什麼想法呢,可以在評論區告訴小果哦,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寫文不易,麻煩大家多多轉發哦。


兒科醫生小果


新生兒出生的身長,並沒有一定,但足月新生兒一般出生是50cm左右。我家大寶出生時候是55cm,3.35kg,妥妥的大長腿。身邊一些新生兒出生大都是52cm,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高了,起步門檻也高了。以下是新生兒身高標準圖。

影響新生兒身高的因素

  • 遺傳因素:夫妻雙方以及家族的身高會對新生兒身高有影響,不排除基因突變。男寶寶身高有75%~92%、女寶寶有85\\%~92%,會受到遺傳的影響。

  • 孕期營養:孕媽的營養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胎兒的正常發育,孕期飲食要多元化,不要挑食。

  • 地域差距:中國科學院兒科研究所得出結論“北高南低”,當然,氣候環境、光照時間等也會影響身高。

中國有句老話“有苗不愁長”,只要新生兒身高在正常範圍,後天飲食習慣、運動、睡眠等也會讓寶寶長得更高。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已開通維權騎士)

IF枕邊育兒


正常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長約為50cm左右的範圍內,這只是個大概的數據,因為寶寶一般是蜷縮著的,測量時腿部不能完全拉直,所以,有一定的誤差。


但是,有的寶寶打眼一瞧就知道寶寶個子好高呀!瘦長瘦長的。有的寶寶雖然也胖乎乎的,但明顯是渾圓的,是什麼造成這樣的差距呢?



一、性別差異

一般男寶寶的身長長於女寶寶,所以,他們不在同一個賽道,無需比較。


二、遺傳因素

家族遺傳很重要,父母或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的個子高,寶寶一般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所謂龍生龍鳳生鳳,就是這個道理。


三、胎齡差異

足月的寶寶一般都比早產的寶寶身長有優勢,差了一段時間的生長的原因,這個後天能補上的。


四、營養的重要性

吸收足夠營養素的寶寶個子會比較高,比如孕媽孕期無孕吐,不挑食,注重營養均衡,那麼,寶寶就會長的比較“喜人”,而孕期一直孕吐,吃不下食物,或者有妊娠期合併症的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和吸收。


五、運動

愛運動的孕媽,寶寶相對會個子高一些,因為運動能加快新陳代謝,促進寶寶的生長髮育,而且,還是“皮薄瓤多”的健康寶寶。就是個高勻稱,又不是巨大兒。


六、誤區

寶寶並不是越胖個子越高,也不是越胖越健康,體重超過或達到4000g的巨大兒在出生時反而容易有低血糖、低血鈣等。



對於新生兒的身長體重認識,大家要保持理性哦!


我是有著多年助產經驗的產科工作者,有什麼孕產方面的疑問可以加我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哦!


產房說


新生兒出生的身長大多在50cm左右,我家大寶出生時體重3.35kg,身長49cm,我家二寶出生時體重3.75kg,身長53cm。

新生兒出生的身長是多少才算正常


一般新生兒出生時醫生都會照例給寶寶量體重和身高,並記錄在冊。通常新生兒身長在47~53cm之間都是正常的。除此之外,寶寶越重身長也有可能越長。

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長跟什麼有關係



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長多少主要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孕媽咪的飲食:準媽媽在孕期如果攝入營養物質不足,就有可能會造成胎兒身長不足50cm。
  2. 遺傳因素:準爸爸媽媽身高不高,新生兒出生時也有可能偏小,身長不足50cm,這是正常的現象。
  3. 測量誤差:新生兒出生時腿都是有點蜷著的,這樣會增加測量的難度,使結果出現誤差。

總之,大部分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長都在50cm左右。


學而時習之育兒


一般來說,足月兒的身長平均為50釐米左右。

寶寶的第一年長得是最快的,一歲時身高約會長到75釐米(比出生時高25釐米哦),之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釐米,所以2-12歲的寶寶身長=年齡×5+75釐米。如果身高超過標準的10%或是不足10%的話,就算是不正常了。

為何新生兒寶寶都是50釐米左右,是約好的嗎?

哈哈,這個現象確實很有意思,在我國大多數的新生兒身高都在50釐米左右,不一樣的是體重有輕有重,這是為啥呢?

主要是和媽媽的子宮有關,一個妊娠的過程,子宮會被擴大20倍!臨產時,媽媽的子宮長度也就是35釐米,寬25釐米。由於寶寶是蜷縮在子宮內的,基本的長也就是35釐米,也就是說寶寶最大也就長到50㎝,再長子宮也就裝不下啦!是不是很神奇呢?!


藥療君


50cm算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