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業扶貧讓旬邑貧困戶邁向幸福日子

7月12日中午,旬邑縣張洪鎮於家村。

仲夏的旱塬上熱浪滾滾,剛下過雨,空氣中還夾雜著一股潮溼的氣味。在貧困戶於金常的蘋果園裡,省果業局駐村聯戶扶貧工作隊徐智敏書記和旬邑縣果業服務中心總農藝師黨關樓正給於金常講解果園管理的方法。

“你看,最近雨水多,果樹上的枝條長勢旺,開始瘋長哩,你要控制枝條的長勢,把它擰下去。”黨關樓一邊擰著樹枝,一邊對於金常說道。

一旁的徐智敏說:“這條橫枝要拉平,甚至更低一點,樹梢留兩條枝就行了,留多了沒用,還汲取養分,影響果樹的長勢。行間的草也有點高了,要除掉。”於金常在身邊認真地聽著,不住地點頭。

果業扶貧讓旬邑貧困戶邁向幸福日子

省果業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徐智敏書記(左二)給貧困講解果園管理

於金常今年54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智障,小兒子在外打工,家庭貧困。前些年,他栽植了喬化富士蘋果樹,但由於管理不善和無錢投資,效益不盡如人意,便把果樹挖掉,建起了兩畝大棚作務蔬菜;誰知蔬菜市場也不景氣,不但沒掙到錢,還欠了外債,日子更加貧困了。2013年,省果業局開始包扶於家村,鼓勵村民栽植蘋果樹,並給予大力支持,這讓於金常看到了希望。

2014年, 於金常把原來的大棚拆掉,建了6畝矮化中間砧的富士蘋果園,2016年,又建了4畝雙矮富士蘋果園。在建園過程中,果業局給提供了優質苗木、鋼絲、水泥樁、竹竿等生產資料,並給他們指導栽植方法,培訓果園日常管理。於金常笑呵呵地說:“真是感謝國家的扶貧好政策,要不是省果業局幫扶,我哪有錢建這麼好的園子。今年果園初見成效,明年果樹大量掛果,預計收入5萬元不是難事。”

72歲的於得計也是於家村人,家裡8口人,老伴和兩個兒子都是智障,家裡一貧如洗,自從省果業局包扶該村後,支持他建了4畝雙矮果園,幫他把原來的喬化果園升級改造。2016年,改造後的兩畝蘋果園達到了近4萬元的收入,看到蘋果樹可觀的收益後,於得計又承包了幾畝果園,去年果園收入達7萬餘元,讓這個家庭徹底擺脫了貧困。

果業扶貧讓旬邑貧困戶邁向幸福日子

省果樹研發中心的專家長期給果農培訓蘋果栽植技術

近年來,省果業局在於家村蘋果產業發展上累計投資350餘萬元,購買了地布、優質苗木,鋼絲等物資,支持貧困戶新建了500畝矮化蘋果園。省果樹研發中心的專家長期給果農培訓蘋果栽植的方法和管理技術,省果業局從外地購買優質接穗,現場給貧困戶講解怎麼接、一根接穗能接多少。為了方便果樹管理方面的交流,他們還建立了“蘋果管理微信群”。

於家村黨支部書記郭玉群說:“自從省果業局包扶以來,我們村已有65戶貧困戶通過發展蘋果產業實現了脫貧,除過10戶是五保戶,其餘10戶年底就能徹底實現脫貧。省果業局通過產業扶貧,壯大了我們村的蘋果產業,還帶來了新的管理技術和理念,這對以後發展蘋果產業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省果業局在扶貧過程中,不僅僅是給貧困戶資金和物資上的幫助,更關鍵的是給貧困戶輸入了果樹管理的系統化和科學化理念,有了理念的支撐,貧困將不再貧困,日子自然越過越好。(陝西農村報 賈建軍 文/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