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遺愛慕容恪——豪強地主的保護神

【猛之未至也,鄴旁剽劫公行,及猛至,遠近帖然;號令嚴明,軍無私犯,法簡政寬,燕民各安其業,更相謂曰:“不圖今日復見太原王!”王猛聞之,嘆曰:“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謂古之遺愛矣!”設太牢以祭之。】《資治通鑑》中,有關於慕容恪的描述。‘古之遺愛’四字,原是孔子對於子產的評價。那麼,慕容恪是否當得起這個評價呢?

古之遺愛慕容恪——豪強地主的保護神

慕容·恪

慕容恪長於用兵,又篤愛親人,私德出眾,可謂忠信勇智,稱為“天下奇士”,並不過分。然而比之於子產,似不恰當。子產治國以嚴,王猛自己也與此類似。而慕容恪治國以寬簡稱,王猛將慕容恪給予那麼高評價,恐怕更多是為了招撫前燕士民之心。

那麼,慕容恪的治國,究竟是什麼樣子呢?為何以慕容恪之能,去世後僅僅兩年,坐擁千萬人口的前燕就被桓溫僅僅五六萬兵力嚇得差點遷都,僅僅三年,前燕就因腐化而滅亡?

讓我們來看一條史料。

【僕射悅綰言於暐曰:“太宰政尚寬和,百姓多有隱附。《傳》曰,唯有德者可以寬臨眾,其次莫如猛。今諸軍營戶,三分共貫,風教陵弊,威綱不舉,宜悉罷軍封,以實天府之饒,肅明法令,以清四海。”暐納之。綰既定製,朝野震驚,出戶二十餘萬。慕容評大不平,尋賊綰,殺之。】

悅綰認為慕容恪執法缺乏威嚴,戶口往往被豪強隱藏,於是清點戶口,得戶20萬,口保守估計在百萬以上。悅綰的做法得罪了與豪強勾結的慕容評,隨即被慕容評謀殺。

實際上,慕容氏自慕容廆起即與漢族士大夫合作,共同統治。前燕政權循魏晉九品官人法,肯定士族特權,承認塢主壁帥勢力,境內大族勢力有所發展。

而慕容氏能自遼東急速入主中原,接收後趙的遺產如同探囊取物,與承認士族豪強的特權,關係是不小的。相對於重用寒門子弟,【儒學後門多蒙顯進】的冉閔,賈堅之流的豪強、士紳當然更歡迎、擁護慕容氏的統治。南北朝吧小吧骨蓮跪舔賈堅,讚美其忠義,言辭孝順,如事父母,這是犯了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

豪強佔有大量民戶,拒繳賦稅,則國家在財政、徭役、兵役上無疑會捉襟見肘。前燕王朝不但不能與法家治國的前秦抗衡,甚至面對桓溫這樣能夠在轄區能厲行土斷的士族領袖,亦不得不退避三舍。這並不只與雙方的指揮官有關,也和國家的行政效率有巨大的關係。

然而前燕王朝民戶被豪強(也包括豪強化的鮮卑貴族)所佔那般嚴重,財政又該如何維持呢?

《晉書·載記第九》載:(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慕容皝)以牧牛給貧家,田於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而無地者,亦田苑中,公收其七,三分入私。

這是曹魏末期及西晉初期的屯田收租比例。屯田制被司馬炎所廢除,此時又被慕容皝所恢復。

有牛者公七私三,無牛者公八私二,這樣的剝削比例,可謂觸目驚心(曹操時代及曹魏前期屯田的收租比例是有牛公五私五,無牛公六私四),即便考慮到屯田戶往往免除兵役徭役,這個比例仍是極為驚人的,可以說堪比日本戰國武田氏最窮兵黷武之時。

即便是以奢侈和維護豪強地主利益著稱的晉武帝司馬炎,也覺得這樣的剝削太不人道,且由於沉重的剝削,屯田戶逃亡或消極怠工非常嚴重,才終於廢除屯田制。

古之遺愛慕容恪——豪強地主的保護神

慕容恪

慕容恪執政時代,前燕屯田制的收租比例缺乏記載。但就前燕驚人的豪強強佔隱瞞人口情況來看,必然要榨取高額地租,才能維持偌大一個國家基本的財政運轉(慕容恪時代軍事行動不斷,開支縮減也縮減不到哪裡去),故可以推測,應該是繼承了慕容皝時代的屯田收租比例,且屯田民戶數量絕對不低。

前燕王朝在慕容恪的執政下,一方面供養著大批蛀蟲一般的豪強地主(包括豪強化的鮮卑貴族),另一方面榨取屯田戶的生命和鮮血,用於維持國家財政。就這個方面講,司馬炎的民政,是要勝過慕容恪的。

因此苻堅、王猛的大軍一至,人口千萬,號稱擁兵40萬的前燕政權土崩瓦解,也就不奇怪了。史家往往歸罪於慕容評,然而短短兩三年間,慕容評豈能將國政徹底敗壞?慕容恪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慕容恪之縱容豪強,頗類梁之武帝、宋之仁宗,而都得到文人士大夫們的推重好評,這不得不說是有趣的事情。然而古之遺愛這個評價,說說而已,不必當真。

至於慕容垂憑籍父兄之資復國,當然是因為前燕的人治遠遠比起前秦的法治對豪強士紳的胃口。後來慕容寶試圖檢校戶口,就引起國內一片混亂,拓跋珪南侵時,不但漢族豪強迎接王師,就連慕容氏同族都有帶路者,則豪強比起普通百姓在古代更具話語權和影響力,就可見一斑了。

古之遺愛慕容恪——豪強地主的保護神

拓跋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