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叛劉備投降曹魏,爲什麼劉備沒有怪罪,反而對他感到愧疚?

公元221年7月,在益州稱帝的劉備為奪回荊州,也為報關羽之仇,他不顧諸位大臣的勸阻,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在東征初期,蜀軍進展順利,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和張南率領約三萬人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擊破吳軍李異和劉阿部,佔領秭歸。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

他背叛劉備投降曹魏,為什麼劉備沒有怪罪,反而對他感到愧疚?

只可惜,在蜀軍進入山丘地帶,軍隊被山道拉扯開,首尾不能相連時,書生陸遜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的連營七百里,蜀軍戰敗,無數將士殞沒。程畿、馮習、張南、傅肜、王甫和馬良等戰死沙場,將軍杜路、劉寧等投降,蜀漢可謂元氣大傷。讓人奇怪的是,有一員蜀將投了曹魏,劉備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對他感到愧疚,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員蜀將就是黃權。當年劉備入川前,黃權在劉璋手下擔任主簿。後來劉璋邀請劉備幫自己抵禦張魯,黃權就曾力勸劉璋,絕對不能讓劉備進入蜀川,他認為劉備乃當世梟雄,絕不會以客人的身份進入蜀地,只怕會取劉璋而代之。只可惜劉璋沒有聽黃權的話,最終被劉備包圍了成都,無奈出城投降。

他背叛劉備投降曹魏,為什麼劉備沒有怪罪,反而對他感到愧疚?

黃權也不是死忠劉璋之人,他見劉璋投降之後,便與蜀中其他大臣一般投靠了劉備,至此,黃權就一直跟隨劉備身邊,為劉備出謀劃策。漢中之戰時,正是因為黃權在一旁用計,才能讓劉備佔據先機,最終讓老將黃忠於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奪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可以說,黃權本身的軍事眼光和謀略是十分出眾的。

他背叛劉備投降曹魏,為什麼劉備沒有怪罪,反而對他感到愧疚?

夷陵之戰時,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只可惜劉備兵敗撤退,駐紮在長江北岸的黃權成為了一支孤軍,北方有曹魏大軍虎視眈眈,南方則是戰勝蜀軍的吳軍對自己不懷好意。無奈之下,黃權最終只能作出了選擇投靠了曹魏。而在黃權在鎮守江北前,就曾建議自己為先鋒,劉備坐鎮後方,以保證順江而下的蜀軍撤退。只可惜劉備沒能聽黃權的建議,最終釀成慘劇。

他背叛劉備投降曹魏,為什麼劉備沒有怪罪,反而對他感到愧疚?

筆者認為,劉備正因為知道是自己下的命令不正確,這才逼得黃權投靠曹魏,因此心中對黃權感到愧疚,只能說,是劉備自己被憤怒衝昏了頭腦,這才導致瞭如此大的失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