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90年前提升中國服務業質量?

2018年,中國旅遊集團喜迎九十華誕。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我們回顧九十載發展路,展望跨越百年新徵程。

中國旅遊集團的前行步伐,九十年來始終與國家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緊密聯繫在一起。中旅人“服務大眾、創造快樂”的精神宗旨穿越時空、延續至今,始終不曾褪色分毫。

撫今追昔,我們推出“中旅90年”系列報道,冀求以史為鏡,照亮前路,書寫邁向世界一流旅遊文化強企的新篇章!

中國旅行社成立之後,不僅做出許多首創之舉,便利民眾,廣開風氣;還設立分社,擴大規模。中國旅行社在香港的分社便成為中國旅遊集團的前身。

然而,首創之舉也給創始人陳光甫帶來了不少阻力。

能得一人之好感,遠勝於得一人之金錢

早在更名“中國旅行社”之前,旅行部的設立就給上海銀行帶來了不小的損失,銀行內部人士是反對的,但陳光甫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蓋天地間事物有重於金錢者,好感是也。能得一人之好感,遠勝於得一人之金錢,今旅行部博得社會人士無量數之好感,其盈餘為何如耶?”

陳光甫覺得,雖然旅行部在賬面上有虧損,但它方便大眾、服務社會的功能使得公眾對它的“好感”與日俱增、無法計數,而這恰恰是最無價的盈利、最寶貴的收穫。在那個時代,陳光甫已經將企業的美譽度放置在盈利賺錢之上。

中旅社的美譽度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當時國內客輪的客票都掌握在船上買辦手裡,就因為這一點舊習,加重了旅客的負擔。而由於舊習根深蒂固,輪船公司打算改革也不容易,以至於旅客只能暗暗叫苦。上海銀行旅行部通過與輪船公司訂約的方式,規定在旅行部購買船票一律按原價購買,不得加價。通過這一契機,數十年的陳規陋習竟打開了一個突破口,社會觀感耳目一新。

如何在90年前提升中國服務業質量?

中國旅行社廣告海報

又如每年中秋節前,報名去浙江觀潮的上海市民絡繹不絕。一次,中國旅行社社長偶然看到乘客蜂擁上車,擁擠不堪。原來,車廂內座位不編號,先到先得,所以便有了這爭搶座位的舉動。社長於是決定,以後車輛一律統一編訂座位號,旅客按號入座,一方面便於統計人數,一方面避免爭搶座位。此舉一出,旅客無不拍手歡迎。

再如,為方便鐵路轉車旅客,中國旅行社特派熟練招待員,在旅客到達中轉站之前,坐車先行抵達。等到旅客列車進站,立即上車接洽,幫助旅客照料隨身行李,並預先告知下一班車所定臥鋪號碼。這樣一來,旅客在南京下關渡江至浦口上車時,便不需要顧慮行李問題和爭搶座位了。

正是這些廣開風氣、廣開先河的變化,為中國旅行社贏得了廣泛讚譽。

玻璃板下醒目的紅色“請”字

服務精神不僅體現在業務上,更體現在態度上。為了強調“服務社會”的重要意義,陳光甫曾經對旅行社人員說過這麼一番話:“平時待人接物宜謙恭有禮,持躬律己宜自強不息,務求顧客之歡心,博社會之好感,庶幾無負創業初衷。售票事小,關係極大,吾人苟一不慎,些微細事,足以顛覆全社,波累銀行。是以吾人應各自奮強。”

可見,在陳光甫的認識中,些微小事一有不慎,便會釀成大錯。所以,他要求旅行社人員一定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笑臉迎人,使別人見面時即有好感;

二是面手清潔,衣服整齊。顧客會想,外在形象尚且不注意,怎麼會有服務態度、服務精神可言;

三是造成櫃檯上熱鬧氣氛。無論是消費百元的顧客,還是消費一元的顧客,都同等重要。即使是隻問不買的客人,也必須款待。所以營業不要急功近利,而要使櫃檯上有熱鬧氣氛。顧客往往愛趨向熱鬧的地方,覺得可相信、可信任。“熱鬧之肆,必為人所信用。”

陳光甫不僅“約法三章”,還派專人隱藏身份到各分社詢問旅行事項,並把相關職員的表現和態度全部記錄下來。有要求有考察,中國旅行社充分推行服務至上的理念。

中國的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先生曾經在中國旅行社當過職員,據他回憶:

在中旅有一件事至今我仍記得十分清楚,即在每個職員桌上玻璃板下有一張鉛印的小紙條,上寫“當你和顧客談話時,不要忘了‘請’字”,其他字體是黑的,只有“請”字用紅色,以示醒目。

一個紅色的“請”字,也傳達出中旅一以貫之的服務精神。

送一束花,聚一家人

中國旅行社在為旅客提供最佳服務的同時,還力求擴大服務面,博社會之信譽,因而其業務範圍十分廣泛,超出了當時在中國的所有外商旅行社。

除了代售國內火車及輪船客票外,中旅社還和外國鐵路公司和外國輪船公司簽約,代售國外鐵路、輪船的客票。此外,著名外國郵船公司的所有大型豪華郵輪,都可以在中國旅行社購買船票。

如何在90年前提升中國服務業質量?

中國旅行社船票預訂單

1928年11月,中國旅行社與當時世界最大的旅行服務商通濟隆公司訂立專約,規定中旅社的顧客如果來到歐美各國,只要在當地城市有通濟隆的分支機構,都可以拿著中旅社的介紹信,請他們幫忙關照。此後,中國旅行社的腳步,逐漸走出國門。

到了20世紀30年代,德國萊比錫舉辦博覽會,凡是從中國前往參觀的旅客,乘車乘船,中國旅行社不僅可以代辦,還提供優惠。

留學生出國手續、全國電料的裝運、故宮文物運到英國進行展覽、梅蘭芳赴蘇聯演出、奧運會中國代表團赴柏林參賽,種種事項都是由中國旅行社來安排,無不圓滿完成,成績顯著。

如何在90年前提升中國服務業質量?

經中旅社辦理手續幷包船赴美的留學生

有兩件事最能說明中國旅行社的名聲遠播和社會人士對它的高度信任。

一次,中旅社的櫃檯來了一名華僑,拿出妻子從蘇州發來的電報,電文為“母子均安”。華僑想送上鮮花致賀,但苦於沒有辦法送達,便找到中旅社求助。中國旅行社特地代辦鮮花,並派專人送到蘇州,親手遞到華僑妻子的手上。

還有一次,有病人從上海虹橋療養院打來電話,說自己很快就要開刀動手術,很想和妻兒見面,但是妻兒現在遠在陝西,也不知具體住在什麼地方,無法通信,也無法託人陪伴來上海,希望中旅能給予幫助。中旅社職員便詳細詢問了他妻兒的姓名及情況,立即電囑西安分社代為查訪。經過西安分社多方設法查找,終於找到,並派專人護送來上海,使病人一家團聚。

這些似小實大的事情,足以顯示出中國旅行社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拳拳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