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童年的夏天


枯木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居住在都市,在春夏秋冬四季里面,最不喜欢的是夏天。

虽说城市干净整洁,到处绿树成荫,枝叶婆娑,就连道路两旁都会经常更换五颜六色的花卉,貌似景色宜人;夜晚可以去周边公园纳凉,周末可以去玉渊潭、颐和园等处去赏荷划船,消暑解闷,可以附庸“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情致。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然而,总感觉到缺少了什么。

如今的人们,整天生活在高楼大厦里,日程满满,压力重重,即便是有高大的落地窗,有宽敞的观景台,然而凭栏远眺的心绪却不多;一年四季的早晚高峰期,一小时的塞车是必然的,闷热的天气,刺眼的光照,潮湿的空气,更容易让人烦闷急躁,车里的空调根本无法缓解情绪;回到家里,开空调是必须的,即便有时候过冷吹感冒。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酷热,让你无处可逃;烦闷,缺少知心畅聊;游玩,只能偶解烦躁;唯有空调,也只有空调,才能躲避烦恼。可是,紧关的铁门,封闭的铝窗,缺少空气的对流,人际的交往,顿失许多情趣,徒增更多无聊。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回想童年的夏天,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有兴致,和如今的感觉犹如天壤之别。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童年,生活在农村,记得那时候刚有了电,别说空调,就连电灯都稀少,很少有人家能用得起,大多还是煤油灯时代,看电视都需要到大队部去看。可是,并非如今所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反而是增加了无穷的想象力,童年的夏天过得有滋有味,丝毫没有感觉到一个“热”字。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童年,最喜欢的是夏天,冬天太冷,没钱穿厚衣服,经常冻得瑟瑟发抖,春秋两季,气候适宜,可是还要上学读书,难得有闲暇玩耍,然而夏天就不同,夏天放暑假,我们可以撒丫子的玩的昏天昏地,不亦乐乎。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夏天,可以去河里游泳,即便是大人不允许,也会偷偷的和小伙伴们跑出村去,一到河边,全脱个精光,扑通扑通有如下饺子般恣意跳水,用河水把堤岸打湿,做成滑梯遛泥,丝毫不比现在的滑水梯逊色。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夏天,是农村瓜果成熟季节,苹果满树缀果,仙桃红点闪耀,野葡萄晶莹欲滴,西瓜甜瓜遍地圆滚,整个田野透出果香的味道。凫水累了,有的顽皮,满身涂满泥巴,头顶半个西瓜瓢,匍匐在田野里,“偷”吃瓜果,生产队有人看守,也会对这些“猴崽子们”放过一马,只不过怕告家长,大多数小孩子是不敢去的。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那时候的农村,是多么的清新,是多么的明媚,远处山峦起伏,明灭不定;村里到处是高耸参天的树木,茂密的野生蒲苇,林立的芦苇荡,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四处飞翔,婉转啼鸣;绕村小河,流水潺潺,鱼虾成群,螃蟹黄鳝,随处可见,然而印象中人们很少捕捞,只是我们小孩子才会捉鱼捞虾,挖螃蟹抓泥鳅,芦苇荡掏鸟蛋,树林里捕飞蝉。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童年的夏天,没有空调冰箱,没有电灯电扇,然而人们却从来不缺少智慧和想象,酷热的天气,有冰凉的井水,瓜果苹桃,洗净后吊入深井,想吃时吊上来,冰爽脆甜,一下子就凉到心里,胳膊都会起鸡皮疙瘩,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冰箱一样,放几天就会过期,深井里的食品,永远是新鲜清爽,解乏消暑,比冰箱有过之而无不及,还不费电,环保卫生。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傍晚时分,晚饭过后,村头十字,院旁路边,大人们会聚集在树下柳荫,碾子碌碡做凳,青石板当床,聊天消闲,拉呱家常,一堆蒿草,烟熏蚊虫,几杆烟袋,吞云吐雾;小孩子们,或者结伴打闹,或者叠纸耍宝,或者在空中捕捉萤火虫,或者扔鞋追逐低飞的燕子,各不相涉,各得其乐。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夜阑人静,气温稍凉,各归家户,一梦黄梁;偶或热闷,抱被上房,房顶平坦,草席仰卧,瞭望群星点点,光辉灿烂,清风徐徐吹来,聆听爷爷讲着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很快就会进入梦乡。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童年的夏天,不管天有多热,地有多烤,人们总可以找到清凉的乐趣和生活的滋味,虽然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雄浑,没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精致,却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清闲,更有“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的飘逸和情趣。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童年,再也回不去了,童年的夏天,只能是回忆中的甜蜜;因此,我更讨厌如今的夏天了。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2018/7/20榆木斋

「榆木斋」童年的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