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十傑·人物巡禮」紮根泥濘的春之樹——查玉春

「婦女十傑·人物巡禮」紮根泥濘的春之樹——查玉春

查玉春,女,漢族

中共黨員,1962年生

保和鎮晏家壩村黨支部書記

17年的時間,足以讓一位嬰孩成長為青蔥少年,正如查玉春自2001年當選村支書以來的17年中,對晏家壩村投入的每一分心血,才有瞭如今晏家壩村欣欣向榮的新局面。她抓班子、抓培訓、抓項目、抓產業、抓示範,以昂揚的鬥志、務實的精神,踐行著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身正則氣正,這是作為黨員的查玉春從未怠慢的。擔任支書17年期間,實施大大小小項目100餘個,從未因項目資金、成效問題,引起群眾爭議。

求發展,才能謀進步。持續充電,充分利用“三會一課”、 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帶著村“兩委”學政策、學法規、學管理、學技術,不斷提高管理村級事務水平和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能力。

堅持實施新的農村管理模式,按黨員從事的主要產業和無職黨員的技能特長,分別將黨員劃分到蔬菜協會黨支部、生豬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和綜合黨支部,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分類管理,喚醒了沉睡的黨員力量,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

每一米路,都浸透著查玉春的心力與汗水。提議之初,修路受到了大多數群眾的反對,資金、人工、土地,重重關卡擺在她的面前,依舊無法動搖修路的決心。堅韌如她,終於在2007年向上爭取到了“以工代賑”項目,讓修路成為了現實。為了對工程質量負責,也對村民負責,她帶領村幹部值守工地,從開工到通路,她的“韌”終究換來了家家入戶路的便利村路網。

修路只是發展第一步,“實幹”才是征途。查玉春決定引進企業帶動全村產業結構調整,以克服“人多地少”的缺陷。在她的帶領下,村黨支部跑部門、跑企業,先後吸引中興沙場、和平沙場、盛禾農業和優百萬公司等企業入駐,建成以“蔬菜種植”和“生豬養殖”為支撐的現代農業。

2010年,省級新農村示範片項目落戶雁江,晏家壩作為示範片的“核心村”,查玉春帶領“兩委”結合整體規劃,明確了以產業發展“1+2+1”工程為載體,大力發展生豬產業、種植精細蔬菜,以特色水果和特色水產養殖帶動觀光、餐飲、遊釣、娛樂等第三產業發展的產業發展目標。

讓群眾富起來,也要讓群眾的心暖起來。查玉春組織成立了群眾代辦室,幫助群眾辦理各種證件、手續 ,代買種子、農藥、化肥、常備藥品等事務;建立“留守學生之家”,號召15名志願者,為20餘名留守兒童組織了週末學習活動,消除了外出務工者的後顧之憂。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她的細膩柔美讓這急速發展的村落平添更多暖意。

「婦女十傑·人物巡禮」紮根泥濘的春之樹——查玉春

人物實錄:

“我們村是三壩兩片的核心,我相信通過全村群眾的努力,我們村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查玉春

「婦女十傑·人物巡禮」紮根泥濘的春之樹——查玉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