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江岸 改革揚帆之城市更新篇(一)」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江岸高標準打造長江主軸璀璨明珠

「潮起江岸 改革扬帆之城市更新篇(一)」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江岸高标准打造长江主轴璀璨明珠

「潮起江岸 改革扬帆之城市更新篇(一)」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江岸高标准打造长江主轴璀璨明珠

在長江之畔,位於長江二橋和二七長江大橋之間的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南起長江二橋、北接長江新城諶家磯片、西至解放大道、東臨長江左岸,規劃總面積9300餘畝,是江岸區重點打造的國際總部型商務區,也是長江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望過去,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始建於1901年的江岸車輛廠是著名的“二七”大罷工發生地,代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

這裡也曾是荒涼的城鄉結合部,一座被貼上“舊城”標籤的區域。

「潮起江岸 改革扬帆之城市更新篇(一)」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江岸高标准打造长江主轴璀璨明珠

如今,作為未來武漢“兩江四岸”重要組成部分,這片承載著城市復興夢想的沃土,正以大步速度向前邁進,高標準打造長江主軸璀璨明珠。

歷史光影:

一座“舊城”的蛻變

在漢口老居民張德華的記憶裡,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所在的區域,以前是“破舊的房子”和“一望無際的菜地”。

張德華原是江蘇徐州人,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武漢,入職江岸車輛廠。在上世紀50年代初,根據國家調整鐵路工廠佈局的指示,將原有的徐州鐵路工廠遷往武漢,與江岸鐵路工廠合併,建立江岸車輛廠。張德華同上千名徐州人一樣,離開故土,來到江岸這片嶄新的土地立業、成家。

住在車輛廠為職工搭建的宿舍裡,張德華形容,周圍一切顯得簡陋、破舊。在這裡最初工作生活的好幾年,連一輛公交車都沒有。

明顯的變化從改革開放之後開始。周圍開始逐漸建設廠房、社區,張德華所在的職工宿舍條件也慢慢有了改善。

2007年,根據武漢市對於老工業的規劃部署,江岸車輛廠搬遷至遠城區的新廠,大批職工也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大遷徙。隨著老廠房的搬走,大片空置的土地為該片區域騰挪出廣闊的發展空間。

伴隨著大規模的舊城改造拆遷,城區更新步伐加快。去年,隨著幾聲轟隆巨響,短短10秒之內,夜幕之下解放大道東側頭道街至二七路之間的19棟群樓順次倒塌,刷新國內外城市中心區群樓單次爆破拆除規模最高紀錄。

新一輪歷史性建設大幕開啟——在這片土地之上,規劃中的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正拔地而起。

「潮起江岸 改革扬帆之城市更新篇(一)」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江岸高标准打造长江主轴璀璨明珠

規劃先行:

恢弘藍圖徐徐展開

早在規劃編制之初,秉持著將武漢建設成“更具競爭力、更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的目標,江岸區和市國土規劃局以先規劃後建設、先生態後業態、先配套後開發、先地下後地上為原則,啟動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規劃編制和實施工作。

2012年,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概念規劃出爐。明確提出將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規劃定位為面向長江中游,聚集國際及地區企業總部,提供國際化高端商業及文化休閒功能,打造一個功能混合、公交導向、適宜步行、低碳可持續的國際總部商務區。

在高標準、高起點模式下,多項規劃逐步細分完善,為項目推進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與此同時,招商引資加速推進。根據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的發展定位,江岸區明確將招商對象鎖定為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央企以及行業領軍企業。江岸區主要領導多次帶隊,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上門邀商、以商邀商。

2015年,武漢華髮置業有限公司競得沿江商務區第一塊居住用地。同年,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12號地塊由新世界集團成功揭牌。

隨之,泰康人壽、中信集團、國華人壽等相繼進駐,各大項目便如雨後春筍般,在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遍地開花。

上月,武漢周大福金融中心正式破土動工,意味著武漢將再添一座地標性建築。截至目前,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已引入8個企業開發項目,項目計劃投資總額953.6億元。其中六大項目已啟動開工建設,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步入發展快車道。

「潮起江岸 改革扬帆之城市更新篇(一)」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江岸高标准打造长江主轴璀璨明珠

未來圖景:

引領邁向“長江時代”

根據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區域定位,這裡將成為集中展現歷史文化風貌、現代都市景觀、生態宜居功能的國際企業總部型商務區。加上長江主軸的推動,這裡將成為持續領跑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引領邁向“長江時代”。

如今,俯瞰二七濱江商務區,其功能分區與業態分佈十分明朗:

以北以商業為主,包括周大福金融中心、泰康在線總部大樓和中信泰富濱江金融城等項目;以南則以住宅為主,包括偉鵬萬科·御璽濱江等項目。

未來,這裡不僅將形成濱江商貿綜合區片,為江岸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同時,依託長江和江灘公園景觀環境優勢,以及內部佈局的特色精品商業、高檔休閒服務設施,以濱江苑為代表的居住生活區,將體現高端生活服務特色。

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的城市基礎設施規劃也為構建生態宜居的功能區打下堅實基礎。

據介紹,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核心區內部整體地下空間統一規劃、打通。地下2層設置一條地下環路將核心區內部連通,未來本項目可直達核心區內部任一公共設施地下,同時直接連通二七過江隧道,暢達武漢三鎮。

同時,區域內部構建“三首層”立體城市。核心區內部一層景觀之上架設一條約3600米Y形生態樹橋,聯繫地上、地面、地下,將整個漢口濱江商務區核心區直接連通,形成融商務、休閒、交往、景觀於一體的城市舞臺。

建設長江首座江水源能源站,可為周邊商業建築提供冷熱源,滿足商務區空調冷熱負荷與生活熱水需求。

打造海綿城市示範區,採用雨水滯留、儲蓄、滲透、淨化和利用設施,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約76.7%,面源汙染削減率達到約70%,實現高效集水、平衡生態。

未來,漢口濱江商務區最終將為城市帶來一種全新商業及生活模式。

來源\長江日報

文字\

陳俞 李婷 祝麗芳 劉培

版式\謝一凡

投稿\[email protected]

「潮起江岸 改革扬帆之城市更新篇(一)」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江岸高标准打造长江主轴璀璨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