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殺田豐,從此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徹底走向失敗的不歸路

田豐,是袁紹手下著名的謀士,相關資料顯示,“袁紹起義,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豐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以為別駕。勸紹迎天子,紹不納。紹後用豐謀,以平公孫瓚。”(《先賢行狀》)

袁紹殺田豐,從此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徹底走向失敗的不歸路

也就是說,田豐早期還是很受袁紹重視的。因為,因為當初,田豐就是袁紹“卑辭厚幣”請來的。而且,袁紹還採納了田豐的計謀,平定了公孫瓚。

但是,後來袁紹與曹操進行官渡之戰,田豐反對袁紹這麼早就與曹操決戰。田豐認為,袁紹應該和曹操打持久戰。袁紹否決了田豐的主張。按說主將和謀士之間有分歧,這也沒什麼,但是因為田豐多次勸諫,惹怒了袁紹,袁紹對於田豐卻有了想法,認為田豐與沮授是一夥的,把田豐關了起來。

我們看《三國志》中的原文記載: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脩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紹不從。豐懇諫,紹怒甚,以為沮眾,械繫之。——《三國志》

主將和謀士之間有了爭論,這也正常,甚至袁紹打了敗仗,也未必是最後的失敗。但是,袁紹失敗之後,居然派人殺了田豐。而且殺的理由很奇怪,是說田豐以前的建議是對的,自己錯了。錯了之後,回去見了田豐,會被田豐嘲笑。

袁紹殺田豐,從此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徹底走向失敗的不歸路

《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

紹軍既敗,或謂豐曰:“君必見重。”豐曰:“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紹還,謂左右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三國志》

田豐被殺,其理由簡直不可理喻!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面對失敗,應該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袁紹就是因為面子問題,把田豐殺了。這一殺,徹底把天下的有才之士的心都殺涼了。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當初劉備投奔曹操,有人就建議曹操殺了劉備,曹操是怎麼回答的呢:,

呂布襲劉備,取下邳。備來奔。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大家看,曹操的眼光就比較獨到,”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明白的道理,袁紹就不懂。

袁紹殺田豐,從此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徹底走向失敗的不歸路

所以,袁紹官渡之戰後,殺掉田豐,是更大的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