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街頭和看相的打賭,相士之言果然應驗,皇帝佩服不已願賭服輸

明代最喜歡微服私訪的皇帝有兩個,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微服的目的是查訪人間疾苦;二是明武宗朱厚照,他微服的目的是遊山玩水、湊熱鬧。微服多了,在民間留下的故事傳聞自然也就多了,最離譜的就是武宗曾在大庭廣眾之下與看相之人打賭,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皇帝街頭和看相的打賭,相士之言果然應驗,皇帝佩服不已願賭服輸

正德二年(1507年)秋,全國士子齊集京城,準備三年一次的大比。京師每一次會試都會給許多人提供賺錢的機會,很多星卜相面之人也雲集北京,為前來討吉利的士子卜算前程,以騙取錢財。

這年,在前門有個算命先生很是風光,他自稱有超凡之能,凡朝官微服前來,一見面就能知道他現居何官何職,甚至連出身也能相出。據說,這相士歷試無誤,因此找他算命的人很多,士子們更是爭先恐後地來到他的攤前預卜科場吉凶。

慢慢地,這位相士的大名傳到了宮裡,武宗就很像見識下這位相士。一天,武宗微服出宮來到前門,擠在相命的人群中觀看那個相士,聽那算命先生所言,頗感興趣。

皇帝街頭和看相的打賭,相士之言果然應驗,皇帝佩服不已願賭服輸

當時正值中午,突然從人群中擠進一個舉人模樣的人,來人氣呼呼地將相士扭住,大聲喝道:“前幾天我來問功名前程,你以今科第一名答我。而今你誤我功名,我今天就與你拼上性命。”眾人紛紛上前排解,來人硬是拉扯相士的脖領,不肯讓步,雙方僵持不下。

武宗見後,讓兩個隨從強行拉開了他們,並上前詢問緣由。相士說:“此人前幾天來問功名,我見其相貌八字不凡,便許他今科會元。而他卻因事不曾入考場,反賴我誤他前程,真是個書呆子。”

那士子聽相士這般罵自己,便辯解說:“就是因為你以會元許諾我,親朋好友們才預先擺賀宴,我最後由於飲酒至醉,待家人喚醒我入考場時,貢院大門早已關閉,所以我才無緣入考場。如此看來,哪有場外會元呢?不是你誤我功名又是誰呢?”

皇帝街頭和看相的打賭,相士之言果然應驗,皇帝佩服不已願賭服輸

二人就這樣爭執不下,也不肯相讓,弄得在場之人無不啼笑皆非。武宗見二人爭吵不休,便對那相士說:“我們打個賭,假如有人能送他進入考場,而他不能中會元,你認何種懲罰?”相士絲毫不示弱,說:“如果不中,挖掉我的眼睛好了。”

武宗隨即軟中帶硬地說:“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於是,他馬上寫了一張紙條,蓋上隨身佩戴的小璽,命人帶著舉人轉身而走,臨行前對相士說:“半個月後再來檢驗你的話。”衛士遵皇帝命令,迅速將那舉人送到貢院門口,傳顧稱聖旨已到,令守門士兵打開大門。門內各官不敢怠慢,跪下接旨後趕緊迎舉人入考場。要說明一下,明清的會試一考就是十來天,耽誤個半天工夫影響並不大。

皇帝街頭和看相的打賭,相士之言果然應驗,皇帝佩服不已願賭服輸

舉人被帶進考場後,心中暗喜。他自然藉此得之不易的機會,細心答卷。所有這段時間,考場內考官和監督御史都不敢怠慢,以為此人來頭不小,生怕惹怒這個皇帝親自特准破例入場的士子。一時間,考場內外都紛紛傳言:皇帝送朋友進場考試了!

答完卷後,主考官特意留心那舉人的卷子,以免招災惹禍,經主考、同考官的共同研究,都認定那位破例進來的舉人的答卷“優異”,文章寫得很“穩妥”。經過再三考慮,考官們公議說:“此公既然是當今天子所識拔,萬不可作為第二名呈奏。”最終,那舉人竟以本次會試的第一名——會元公佈於眾!

皇帝街頭和看相的打賭,相士之言果然應驗,皇帝佩服不已願賭服輸

主考官覆命時,大誇那舉人文采出眾,慶賀皇上慧眼識人。武宗聽後,明白了這其中含義,可也不好點破,只能大笑道:“命也,命也!”原來,武宗並沒有想讓那舉人中會元,而只是想用此來為難相士。誰知陰差陽錯反而玉成了此事。為此,武宗越發覺得那相士不是凡人,但再派人追尋他時早已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