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噩梦

你会看到原生家庭的伤害在你人生里如何变成一颗取不出的子弹。更可怕的是,你不断出走,发现那颗弹片,种在你的血液里,随时杀伤你。

很多人都有个疑问: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生家庭这个词开始变成一个贬义词,并且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乔爸想了想,大概就是从《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开始的吧。

一个明艳动人,工作稳定,又八面玲珑的职场女性,本应完美的人生却被原生家庭活生生拖累成一场破碎不堪的悲剧,让观众们第一次对“原生家庭”这四个字咬牙切齿。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给人看,果然如此。

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噩梦

(《欢乐颂》剧照)

乔爸在搜索原生家庭这个词时发现,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相关信息都是负面的。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原是指个体所成长的家庭环境,包括主要养育人(不一定是亲生父母)、兄弟姐妹等,它是个体最初所在的社会单位,通常是亲生或养父母家庭。

现在,“原生家庭”变成了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恐怖的代名词。

各大平台上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的话题,多到让人意外,并且几乎都是匿名回答。而每个匿名者用文字堆积的或长或短的故事,个个都令人恐惧到手脚发麻细思极恐。

让看者第一次想要说服自己眼前的文字只是说书人编撰的“奇人异事”。

“我不知道不幸福是什么概念,也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概念。”

“原生家庭的伤害,带来的自卑,残缺,是我很努力想要抹去的,我也想变得更好。这些所有的痛,我都不希望我的孩子承受。就这么,做好了嫁给爱情和孤独一生的两手准备。”

“看到‘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原生家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种话题我不敢打开。”

“我很爱他们,他们是我的父母。但是说真的,如果我有一笔钱,我会立马离开他们。”

(以上截取部分网友回答)

我们作为看者,能深深地体会到,打下这些文字时,那些匿名者内心的纠结、不安和绝望。

我相信他们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充满陌生人的网络平台,曾发出这样绝望的闷吼。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到底有多重要?

你的身上,写着孩子未来的样子

原生家庭中,父亲性格平和沉稳,母亲性格温柔耐心,往往他们养育的儿女都拥有着独立且自信的性格。换句话来说,这样的家庭养育出一个性格极端的孩子,概率十分低,几乎可能忽略不计。

因为,童年中父母的陪伴会让儿女从小就在一个富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会毫无后顾之忧的,有更多的精力去追寻未知的世界。

而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父母有一人性格极端且有不良嗜好,或父母离异,家庭关系混乱等情况,会让孩子从小极度缺失安全感,因为这样的家庭相比前者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1955年,美国夏威夷的考艾岛一共出生了698名婴儿,其中1/3被划为高风险群体,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出生在贫困家庭、父母离异或是关系紧张的家庭、父母酗酒的家庭……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沃纳教授率领一众公共卫生专家,自这些孩子出生起,对他们进行了长达32年的追踪。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高风险家庭的孩子确实有2/3出现了严重的学习和行为问题。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就是如此,悲惨的一生,源于缺爱的原生家庭。

妹妹因为疾病得到了父亲的全部关注,而松子却连一个笑容都得不到。当他意外发现自己做鬼脸时父亲笑了之后,边开始时常做鬼脸逗乐父亲。

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噩梦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电影剧照)

以至于当她被虐待,欺骗,殴打,羞辱,一次次的伤害时,松子还是时常会做出那个鬼脸。依旧认为这样会换来对方的一个笑容。

宁愿被欺骗、被鄙夷、被辱骂、被殴打,也不要一分一秒的寂寞,她一生都在渴望被爱。但生活并没有告诉她什么是爱,于是她在“自以为爱”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离去。

松子的一生就像个小树苗,成长时没有得到好好的滋养,一辈子都是营养不良。

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噩梦

人可以摆脱原生家庭,却不能摆脱它的影响

人们在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如离家求学、毕业工作、结婚、怀孕、开始抚育自己的孩子等节点,都会激起对过去家庭的感受。

这是最悲哀的地方,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却不能控制情绪给自己带来的阴影。

常常有文章写很多原生家庭不能代表一切,你看张韶涵不就是从原生家庭中涅槃重生吗?朗朗也从糟糕的原生家庭走向成功了不是吗?

说的没错,但这些是摆脱原生家庭的案例,但是他们没人能躲过原生家庭的影响,性格中的不安,敏感,脆弱,就是原生家庭影响最好的证明。

前一段时间很火的美剧《马男波杰克》说的就是他的原生家庭给了他成功却糟糕的一生。

无情的父亲和自私的母亲一直打压着波杰克。成年后的波杰克害怕孤独又总是陷入孤独

,他收留了朋友陶德,却总是忍不住对他恶言相向。

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噩梦

(《马男波杰克》剧照)

有一次,波杰克要拍哭戏,然而因为他的母亲从小就要求他不准哭,他怎么样都没办法在镜头前掉一滴泪。家庭的诅咒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的成长,直到成年都没有停止。他的一生都无法接受别人对他的爱,对任何人都无法完全信任。

以至于到他母亲生命的最后,他都无法原谅她,马男的一生都活在他母亲那句“你生来破碎”的阴影下。

美剧就是这样能够一针见血的存在,用极其讽刺的现实,点醒世人。

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噩梦

(《马男波杰克》剧照)

今天的文章没有方法论

人生不是一场考试

传授方法就能解开难题

人生是只能自己体会的巧克力

苦涩或甜美都在你

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

原生家庭的“魔咒”

“你以为你身上的缺点是你的?

不,它有可能是你爷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