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喪偶式育兒」

近幾天霍思燕二胎女兒曝光上了熱搜。

有消息說這次被拍到,是霍思燕帶著自己的小女兒上一檔親子類節目《媽媽是超人》。

這檔節目已經播出兩季,請了娛樂圈一眾女明星,360度觀察她們是怎樣帶孩子的。

光是聽這個名字,就有一種媽媽很累的感覺。果不其然,所有觀眾看完的感想都是一個:原來女明星也過著“喪偶式的婚姻”,她們的孩子也正在經歷著“喪偶式育兒”。

「喪偶式育兒」的意思是,現在的女性養育孩子幾乎要獨自承擔所有的照顧責任,丈夫完全幫不上忙,跟喪偶似的。

這個現象貌似已經是常態了,而且我們往前翻看歷史,我們的教育一直是:“媽媽家庭一手抓,爸爸工作給錢花。”

告別“喪偶式育兒”

偶爾的陪伴也是這樣的

告別“喪偶式育兒”

被逼問急了只有一句:“能力如此,我也沒有辦法。”

許多家長私信喬爸,向我尋求如何擺脫“喪偶式育兒”的困境。

喬爸想說,其實爸爸們也很無奈,不是他們不想幫忙,而是不知怎麼幫忙。

於是他們反而會花更多地時間去外面拼事業,來用這樣的方式給予支持。

今天就是媽媽們的福利文章

——“如何正確使用孩子他爸”指導手冊

別搞“小團體”

帶上爸爸一起玩兒

喬爸曾經看到過一份關於家庭關係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8%的媽媽選擇了“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多”。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媽媽們將把自己全部給了孩子,和孩子形成了一種緊密的關係,這種

全密封的關心和愛,屏蔽了爸爸們關懷的信號。

同時,媽媽們和爸爸的交流變少,其中關於教育和陪伴孩子的交流也是基本為零。讓爸爸們參與感變低,屢屢碰壁後,以至於另尋成就感:玩遊戲,和朋友喝酒等......

喬爸想說,正常的家庭親子關係應該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的“遊戲”,父母共同制定一個遊戲規則,三個人一起參與進來,才能使親子關係變得牢固,立住“爸爸”的角色。

所以“帶上爸爸一起玩”,是“如何正確使用孩子他爸”指導手冊的第一原則。

告別“喪偶式育兒”

媽媽們真的不用什麼都會

讓爸爸也表現一下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媽媽們已經不夠用了。

自從她們當了媽媽,扔掉高跟鞋和口紅後,我就覺得她們已經變成一個令人“恐怖”的存在。因為能讓一個女人放棄掉這些,喬爸想不出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能阻擋她們。

事實如此。

看見那些大包小包的母嬰用品加起來恐怕二十幾斤傍身的媽媽們,依然能空出一直手牽著孩子,和其他媽媽討論哪家的奶嘴質量更好,或者哪家幼兒園的實力更強,身為男人的我們自嘆不如。

這個時候的媽媽們往往變身無所不能的超人,孩子的大小事一人全攬。讓爸爸們無從下手。

這也就是喪偶式育兒的開始。

所以,不做全能媽媽,空出空間留給爸爸,“如何正確使用孩子他爸”指導手冊的第二原則。

告別“喪偶式育兒”

別對爸爸期望太高

他們剛開始都是豬隊友

父母角色不同之處在於,媽媽在懷孕那天就開始變成了“媽媽”,而爸爸一時間還不能認清自己“從孩子變成孩子他爸”的事實。

所以他們才會經常把:“我要和孩子做朋友”“我要進行放養式育兒”之類的話掛在嘴邊。

加強孩子與爸爸的親密關係,把每天的固定時段,設定為“爸爸時間”。洗澡,睡前故事,積木遊戲等等...讓孩子熟悉和爸爸的相處模式。也讓爸爸在意識上慢慢轉變,把自己的模式調整為“爸爸”,而不是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浪子”。

幫助孩子和爸爸建立穩固的親密關係是“如何正確使用孩子他爸”指導手冊的第三原則。

告別“喪偶式育兒”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爸爸參與進家庭教育?

因為父愛不可缺少也不可能替代。

父親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難以估量的影響,父愛關係著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在他們的成長中,缺少父愛就如缺鈣。

美國秘魯大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然而幾乎所有的爸爸都毫不意外的錯過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次”。

孩子的第一次掉牙,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次站起來,第一次考第一名

... ...

放下手機和應酬,把時間調頭。

把時間花在工作和應酬的

99%中間抽1/3,爸爸們可以享受孩子成長過程中至少80%的第一次。

擺脫“喪偶式育兒”

這對媽媽和孩子來說都很重要。

希望這份指導手冊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