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豬價上漲,大家認爲八月份豬價會怎樣變化?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近期的豬價上漲行情讓沉寂多時生豬市場又燃起了熱烈的討論,本人認為,七月這波行情是市場超跌後進行技術性修復的結果,八月份或將加劇震盪行情。

首先,目前豬價站穩了6元大關,豬價比原來最低時候的價錢多了1元多,這個價錢是經歷了近兩個月的反覆震盪,不斷夯實的。5月底市場進行了一波連漲,但可惜隨後又出現了一波連跌。儘管反彈不成功,但這次反彈無疑給市場增強了信心。在七月初,市場又用一波連漲拉開了反彈的序幕。市場的表現充分說明了市場的底部得到了確認,並且這個底部目前有不斷上移的趨勢。

其次,八月份仍然是個傳統的消費淡季,在消費需求沒有明顯增加,市場供應沒有明顯下降的情況下,豬價難以有大的作為。考慮到目前豬價有突破的需求,因此,估計八月將是反覆震盪的市場行情,雙方在6.5元/斤的區域進行激烈的博弈。究竟最終的成果如何,有待觀察。

其三,6.5元/斤的豬價已經無限接近養殖戶的成本線,部分養殖技術高,成本控制好的養殖戶很可能已經可以扭虧為盈,面對這樣的大好局面,大家都希望能一鼓作氣,繼續鞏固和發揚。在市場低迷了近半年的情況下,過剩的產能應該會得到一定的調整,市場供需的矛盾會有很大的緩解。但由於目前我國生豬養殖的生產能力已經有很大的提高,短時間內不可能會出現供應偏緊的局面,因此,要想持續上漲到更高的一個層面估計較難。因此,更合理的預測應該是加劇震盪行情。

我是愚人跳農門,喜歡我的觀點請點贊和關注!


愚人跳農門


本月是春節後豬價最高的一個月,相比月初,豬價漲幅超過10%,昨日生豬主產區均價達到6.21元/斤,水平高的養豬人已經有一定利潤,水平中等偏上的也能保本,但多數養豬人還是有虧損,不過是微虧。

那麼本月豬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主要有兩點:

1、7月是傳統的消費淡季,需求並沒有增加,引起供需變化的原因是生豬供應比前期略有減少。換言之,就是去年底、今年初天氣寒冷使得仔豬成活率較差,導致目前生豬供應出現下降,豬價上漲。

2、炎熱夏季冷庫的運營成本很高,屠宰企業為了出清儲存的低價凍豬肉,使出了股市玩家們經常用的拉高出貨伎倆。

那麼8月份豬價會如何走?

1、 今年是豬價下行年,也是養豬虧損開始年,8月份會是今年生豬行情深跌之後的反彈行情高點,但不會是最高點。

2、 8月份豬價會在6-6.8元/斤區間振盪,均價突破6.5元/斤的概率仍然不高,對於水平高的養豬人,8月份還是一個微利期,但全行業進入盈利期的概率不大。

總之,8月會是養豬人感到溫暖的一個月份,相比4月低點,每頭肥豬多收入超過200元。但需要提醒的是,養豬人不要壓欄,順勢出貨才是英明之舉。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忙。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畜牧大集網


豬價的漲跌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

進入7月,天氣炎熱,人們食慾不振,學校已經放假,國家機關、事企業單位職工陸續開始休年假,集團消費減弱,豬肉銷售進入淡季,故需求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但是,從6月份端午節前夕,豬價開始震盪上行,至目前(7月20日),全國各省外三元豬均價為12.23元/公斤,較月初漲幅8.2%。

近期豬價上漲的原因:

1.供應減少。我國大部地區冬季寒冷,仔豬生長緩慢,又多腹瀉、口蹄疫等疾病,成活率處於較低水平,故一些養殖企業會減少養殖量。而外三元豬的生長週期為半年,冬季的仔豬恰是夏季的成豬,出欄量響應地減少。從歷史上看,2012~2017年二、三季度生豬平均出欄量僅佔全年的19.1%、22.8%,從而使得生豬在三季度也一般呈上漲態勢。

2.牛豬已經消化。春節之後,豬價一路下行,養殖企業被迫壓欄挺價,致使牛豬增多,至4月份,豬價一度破5,跌至9元/公斤。臨近端午節,牛豬基本消化完畢,價格開始上行。

3.進入7月,中美貿易摩擦演變為貿易戰,加徵25%關稅,使得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大豆受限,飼料企業聞風提價,養殖成本上升。雖則從美國進口豬肉的數量有限,對我國的豬肉供應構不成實質影響,但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提振了養殖企業提價的信心。

預計,8月上中旬,生豬價格依然會震盪上揚,至20日前,外三元豬達到14元/公斤。之後,由於學校開學,部分散戶為子女籌集學雜費,出欄的積極性提高,豬價開始至漲下跌,9月10日左右企穩。然後進入下一輪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