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故事|浙大、中大保研经验分享

一、嘉宾介绍

Kwan学长

保研故事|浙大、中大保研经验分享


➢教育背景: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4级测绘类(茅以升学院)专业,GPA3.51/4.0,专业排名6/17,四级不到600,六级不到550,雅思不到7。

➢科研经历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RTP)优秀结题;进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模态时空对象分析与可视化”课题组,主要研究多维空间数据可视化的优化方法。

➢获奖情况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扬华地质校友奖学金,各类综合奖学金。

➢保研经历:九月推免浙大地科学院GIS重点实验室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

二、保研前的准备

我的背景并不出彩,保研的过程中发现最重要的是本科学校、成绩、专业排名、英语成绩,竞赛和科研经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校级以下的比赛证书和奖学金如同废纸。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孰轻孰重。我觉得能拿到offer主要还是因为幸运,以及一直没有放弃的准备。

其实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一直到大三下学期开学(三、四月份的样子),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即使保研最多只能保本校,当时的想法是出去读1到2年的master见见世面再决定今后的路怎么走,于是花了很多课余时间学英语和备考雅思。

今年三月份考完第二次雅思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其实是因为雅思考得不理想),决定还是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准备国内读研上,然后出国申请作为保研失败/没有拿到理想offer的后手。

从四、五月份开始,很多高校开始展开保研宣讲会,其实这是第一轮发offer的黄金时间,当时只去听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宣讲会,当时觉得研究方向不太感兴趣便没有投简历和参加接下来的面试(后来发现还是太天真,应该努力去争取个offer再说)。

从五月份到六月底,各个高校逐渐开放夏令营申请以及公布入营名单,当时因为了解的信息不多只投了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夏令营,全部被拒。后来发现问题出在申请没有亮点、本科背景不够好以及排名不够高(由于所在班级类似重点班、基地班,人数较少,排名比例不够好看)。

七月初知道申请的两个夏令营都失败以后,顿时心灰意冷,也跟家里人说可能保不了好的学校了,想申请去外面混个master文凭就算了,但自己还是不甘心的。当时正好开始参加一个科研项目,于是打算好好做一下可能九月推免就能用得上。

从七月底到九月初整理申请材料、找老师要推荐信,然后一直在漫长的申请和等待中,我先后申请了中科院遥感所、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以及中山大学的预报名,当时是一有空就去意向学校的研究生院以及对应学院的官网去查看是否有新的通知。然后也陆陆续续接到了等待复试的通知,由于申请的学校太多,最后我只参加了浙大和中大的复试。

三、保研过程

浙大地科学院GIS重点实验室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9.23上午八点开始复试,但是当时一直没有接到复试的正式通知,大概9.20晚上的样子,浙大的老师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去参加复试并简单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接到电话的我当时一蒙,应该是意料之外吧,因为当时夏令营没过竟然还会给机会,当然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由于是外校生,9.23号一大早我就赶到了实验室的门口等候复试,流程大概是先去笔试,期间按顺序参加面试,整个过程大约3小时。笔试内容:笔试的过程中我一度怀疑我是不是在参加计算机专业的复试(手动笑哭),主要是考察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题,偶尔涉及一点GIS。选择题和问答题主要是基础知识,主要涉及二叉树、各种排序、空间分析的具体应用、插值模型的比较等,然后是三道编程题(可上机调试),主要是哈雷编码、查询索引优化以及一种棋类游戏的设计,难度比较大,当时的感觉是时间不够用,笔试的发挥不太好。

面试的气氛相对比较轻松,一组五个老师,主要有三个负责提问,开场先是一段英文自我介绍,由于事先准备过,所以能比较轻松地应付,主要涉及基本信息以及参加过的项目、比赛等,老师会根据你说的内容提问,然后再进一步的讨论。这时候暑假参加的科研项目就发挥作用了,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我所做的一些开发工作,恰好用的一个软件(unity3D)有个老师也用过,她就针对这个软件问一些更细节的问题,因为接触的时间不长,我回答得也不够深入。

所以当老师问到项目经历时,建议最好是实事求是,不要太夸大,老师们只要多问几个问题,就大概能知道你在其中到底做了多少具体的工作。期间也有问过我的排名问题,当时是比较尴尬的,因为人少,老师可能也感觉排名的比例不太好看,我就详细地解释了我们班的性质、保研比例等,然后针对这个问题,又接着问这个班有什么优势,当时我就说了一下课程设置、出去交流的机会、科研经历等。

面试接近结束的时候老师还问了我有没有申请别的学校,我很坦诚地说了还要参加中大的复试,然后就接着这个话题问了一下未来职业规划之类的问题,然后他们介绍了一下他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说浙大可能更适合我(手动笑哭)。也问了我怕不怕辛苦,他们说因为他们要做中国最好的GIS平台,会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热点词汇的一些具体的开发工作,平时的工作可能会比较辛苦,当时我也举了本科期间的一些例子来回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老师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研究方向是了解的以及真的做好了读研的准备。整个流程结束后,老师找了我们几个从外校过来的谈了几分钟,就是问愿不愿意读博之类的问题,我当时还在纠结中,但还是答应了,因为了解到硕士的名额比较少(后来根据公示的情况知道学硕的名额是1个,专硕的名额是2个)。

整个复试的过程虽然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感觉还是正常发挥吧,仍然记得从杭州回广州的飞机一落地就收到了浙大的录取通知短信,心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只是把它转发给家人,然后回家准备下一场面试。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在浙大复试完的两天后,我紧接着去参加了中大地院的复试。

中大地院的推免预报名主要是线下申请,提前去关注学院的官网,会大概提前一周左右放出通知,然后根据要求准备纸质材料(主要包括申请表、推免资格证明、成绩单以及其它一些证书的复印件)邮寄过去,他们会提前两到三天电话确认是否参加复试。中大的复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午是一个简单的英文面试,下午是专业面试。由于去之前我已经拿到了浙大的offer,所以心情是比较轻松的,这也反应在面试的表现上。英文面试比较简单,主要是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根据你说的话问一到两个问题,最后是读一段与专业有关的英文文章。下午的专业面试内容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自己、项目经历、未来更希望做哪个方向的研究等等,然后面试的老师会根据你回答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讨论。

总体感觉跟浙大的面试流程差不多,相对更加简单,问题不算很深入,最后拿到了中大学硕的offer。

最后的选择9.28上午,我在教育部的推免系统上最终选择了填报浙大地科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直博生。当时拿到这两个offer后,也是经历的两三天的思考,毕竟当时也在网上看过直博的一些风险,然后中大是在我的家乡,离家更近,以后或许更容易找到在广州的工作。但经过仔细的比较,还是感觉浙大的研究方向可能更适合我,也做好了挑战直博的心理准备,最后做出了去浙大的选择。

四、想对学弟学妹说

在参加推免复试以及申请夏令营之前,我都尝试过发邮件联系老师,但最后发现大部分邮件都没有回音或者只是收到很官方的回复(例如“欢迎报考”等),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除非你很清楚你要联系的老师的研究方向并对此很感兴趣,否则不要轻易发邮件套词,不然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

最好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老师和学校,看一些他们发过的文章、做过的项目,结合自身的经历,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会让老师感受到你的诚意,认真回复你的概率更大。关于出国/境留学,通过对留学申请的一些了解,出去留学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而且要提前了解你所申请的项目的含金量,尤其是理工科,很多学校对英语的要求不是很高(最低要求大概就是雅思6-6.5,托福80-90的样子),基本只要你敢申,花得起各个学校的申请费,海投申请肯定能收到几个offer,但是这些offer值不值得去就需要仔细考虑了,尤其是一些英联邦国家的项目,对于有过一些项目、竞赛经历的工科狗来说,基本是大三花点时间考个雅思,到了申请季投放申请就足够了。

如果没有收到理想的offer,建议还是国内的高校读研,毕竟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的研究生都有很多出去交流的机会,这同样可以开拓视野,同时花费的成本也更少。

关于GIS,其实大学刚开始时我对测绘这个学科是很排斥的,第一印象就是去工地扛仪器、搬砖、立尺子,后来随着不断的学习、对这个学科的一些了解,发现当时我对测绘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它有大大小小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我看来,GIS是个交叉学科,在很多领域都有具体的应用例子,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个学科也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在很多地方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最后特别感谢在我接连被夏令营拒绝的六七月份一直鼓励我、给了我信心的家人、朋友们,特别是M.G同学在我接连被两个夏令营拒绝后跟我聊了四十分钟的电话,听我吐槽以及让我的心情重新平复下来。以及九月复试前给我提供了很多信息、干货的师兄师姐们,尤其是GH学长让我在参加中大复试前“知己知彼”。以及我们班的同学们,在我没有及时关注时提醒我推免复试的通知。

还有太多人,就不一一提及了,让我想起之前某学霸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当你真的想做好一件事时,你会感觉全世界都在帮你”。这几个月,经历了很多影响着未来几年学习生活的“事件”,借此机会回忆了一下,文笔不好,想到哪写到哪,毫无逻辑与章法,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感谢!

总结了一下,保研(尤其是外保)运气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毕竟要让老师看到你的亮点需要足够幸运。在条件与学霸们相比差得很远的情况下外保到理想的学校,需要一直没有放弃的准备和努力。 最最后,个人认为保研还是前三年学习成果的一个反馈,希望你能好好把握大学的时光,让自己的背景更加出彩。

关注【保研】公众号,查看更多夏令营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