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開始斷舍離,那就從它下手吧—我的斷舍離之路(十八)

這個週末我回到母親那裡,一進門她就得意地跟我說:“我已經把你們的衣服全部抱到小區的回收箱裡扔了。”我一看以前女兒住的那個房間,原本掛滿衣服的晾衣杆就剩她自己的幾件衣服。我當時心裡“咯噔”一下:“完了,好像有幾件衣服我是要的啊。”

我說:“你怎麼想到扔我們的衣服?”母親說:“掛了那麼久都沒看你們穿,我肯定你們已經不要了。反正現在可以拿去做好事。現在我的東西都扔乾淨了。就你家兩母女的東西還沒扔完。你門背後掛的那幾個包包我都想給你丟了。”我第一感覺她不是為了行善,只是為了報復。

現在住進了新家,對新家裡的所有東西我都嚴格控制,其實並不是斷舍離已經做得爐火純青,只是很多東西可以放在父母家,實在需要的就回去拿。也沒有急著全部斷舍離。

我回到自己的房間,趕緊翻了一下衣櫃,想看看到底是哪幾件衣服被她拿去扔了。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來。我又使勁回憶了一下,還是沒多大印象。後來我放棄了,就算知道了也於事無補。何況丟掉幾件衣服真沒什麼影響。事實證明衣服真是所有被扔錯的東西里損失最小的一種了。屬於就算扔錯也不會後悔的那種。

別的東西扔了要麼就乾脆不用,要麼就得再買一個。但衣服扔了就扔了,反正不會沒有衣服穿,在所有的日常用品裡面只有衣服是我們哪怕就不會扔,也會源源不斷買的東西。就算再買也不會買同款了。其他的東西,雖然你會放在那裡不用,但是你應該不會再去買第二個第三個。而衣服本身就是最容易被淘汰的東西。山下英子就說:“衣服就像生魚片,新鮮才好,衣服的新鮮度才最重要。”

不知道如何開始斷舍離,那就從它下手吧—我的斷舍離之路(十八)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就是從衣服開始的。

一到換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沒衣服穿,可衣櫃裡明明已經塞滿衣服。這就是典型的明明已經不會再穿的衣服,卻因為有感情,所以只能收著,也就是一種“說有可是卻沒有,說沒有可是卻有”的奇怪狀態。這種情況就讓我想到,丟掉這些衣服是不是就等於丟掉執念的行動呢?以此為契機,我發現那個一到季節更替就覺得沒衣服穿的自己,也發現了自己到底有多少丟在衣櫃裡,永遠不會再穿的衣服。這其實並不是留戀,而是一種執念。為此我下定決心好,就讓一切從衣櫃裡開始吧。

現在回想起來,在我以前的家裡,其實堆得最多的就是衣服。我的衣服,女兒的衣服;我自己買衣服,然後我兩個閨蜜還喜歡送我衣服。家裡面就是被衣服佔滿了,因為我們一家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父母那裡吃飯看電視,就是睡覺的時候和週末在家。家裡別的東西都很少,也幾乎不用。就是過多的不穿的衣服把我的生活空間變成了那樣雜亂無章的場所,讓我心情鬱悶,感覺到喘不過氣來,以至於後來家也不願意回去了。現在想想,要是早點捨得大膽的去丟棄自己的衣服鞋子,那個家應該就不會變成原來那個樣子。

所有,如果你家裡現在被各種雜物堆得亂七八糟,而你又無從下手的話,那就從整理衣服開始吧!怎麼整理衣櫃呢?

1.先把三年以上不穿的清理出來。三年不穿,無論這個衣服多麼有意義,有故事都應該扔了。因為你絕對不會再穿。就算是將來又流行起來,也不會是原封不動的複製,實在覺得有必要再買一件啊。因為放了幾年的衣服面料一定受損了,尺寸多半不合適。如果你說你保護得很好,那又何必呢?把一件幾年都不穿的衣服保護得那麼好,真是浪費精力。實在捨不得,就找時間穿一次,看看自己穿它出門會不會感覺彆扭,渾身不自在。

2.把所有的衣服都掛起來。掛起來一是好打理,二是很直觀。對於摺疊衣服完全沒能力的人,或者辛辛苦苦摺疊好,翻一次就全亂了的人這是最簡單實用的收納法。再按款式顏色排列,你就可以像首長閱兵一樣,知道自己有多少隊伍什麼兵種。就算要添衣服也不會盲目了。

不知道如何開始斷舍離,那就從它下手吧—我的斷舍離之路(十八)

山下英子的衣櫃整理法

3.衣服的衣架數目固定下來,20個30個都可以。定下來就不要隨便買衣架了。買了新衣服沒有衣架掛了,就證明要淘汰掉一件。

4。扔掉舊的再買新的,這是收納即保養的理論。一是為了避免我們買了新的回來,看舊的好像還可以穿又捨不得扔了。只進不出。二是東西少了,你才知道需要添置什麼。而不是該買的沒買,不該買的又買了一堆。三是管理收納就不再傷腦筋了。扔完了,說不定你會覺得有的沒必要再買回來。那就連多餘的衣架都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