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11大操盤方法!

鄉村振興11大操盤方法!

隨著城市快速的發展,需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業農村是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唯美鄉村”認為,要著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著力推進城鄉配套改革、著力推進鄉村文化復興,堅持黨的要求,共同建設美好的鄉村。那麼接下來就以“鄉村振興11大操盤方法”來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解讀新時期鄉村振興到底要做什麼?詳細解讀 →宏觀思路篇

一個“老吾老,幼吾幼,養一方山水,聚四方財富,匯八方賓朋”的地方

解讀新時期鄉村振興到底該怎麼做?詳細解讀 →微觀操作篇

大農業觀下的鄉村綜合體,做一個“大體系”, 徹底改變三農問題。用一種“大農業觀”, 整合產業鏈,實現全綠色化、多功能化、高附加值、強競爭力。打造“鄉村綜合體”, 激活農村經濟、激活產業勢能;改善農民居住條件, 幫助農民實現從一種“身份”向“職業”的轉換;同時發掘、發揚發展鄉村文化,找回文化認同感,文化自信心;促進生態文明,促進可持續發展。

微觀操作

一句話解讀新時期鄉村振興到底該怎麼做:

大農業觀下的鄉村綜合體

做一個“大體系”,徹底改變三農問題。用一種“大農業觀”,整合產業鏈,實現全綠色化、多功能化、高附加值、強競爭力。打造“鄉村綜合體”,激活農村經濟、激活產業勢能;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幫助農民實現從一種“身份”向“職業”的轉換;同時發掘、發揚發展鄉村文化,找回文化認同感,文化自信心;促進生態文明,促進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11大操盤方法

“農業+”→“鄉村+”

“農業+”:是產業概念,“農業+”理念注重的只是產業的疊加及整合。

“鄉村+”:是地域發展概念,理念則強調把鄉村看作整體,注重鄉村發展涉及的各個要素的整合共生。

實際發展過程中,鄉村發展與振興,不僅僅是產業的振興,更要關注經濟、民生、文化、環境等多方面的振興:關注農民生產、生活、安居樂業的需求,關注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關注田園生態鏈的打造與重建,關注城鄉互動。因而,在佈局鄉村振興規劃時,在具體實操上,始終把握一個原則:由“農業+”理念向“鄉村+”理念轉變。

A.鄉村+ 平臺 → 組建各類發展平臺

打造政府、企業、農民的共識平臺,是產業、產品、資源、主體的組織平臺,是供需互動的交易平臺,也是鄉村文化創意平臺,更是綜合服務和孵化平臺,是凝聚鄉村振興合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可根據具體發展需求打造不同的發展平臺,例如:

  • 農事服務平臺
  • 農業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 農業研發促進培訓綜合平臺
  • 區域農業物聯網發展平臺
  • 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平臺
  • 泛行業技術諮詢服務平臺
  • 高端智庫和培訓基地等

B.農業+改革 → 深化“供給側改革、產權制度改革”

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穩定增加。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份額等形式量化到集體成員,參與收益分配。

C.鄉村+品牌 → 實施“品牌鄉村”工程

統一區域品牌形象,強化品牌組織,形成品牌體系,保護知識產權,避免惡性競爭,逐步將農特產品、文化產品、旅遊產品也納入其中。

D.鄉村+產業 → 創特色產業的“特色小鎮”

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內核,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理念,達到人與內心、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人文生態、生產生態、生活生態、環境生態兼具,自治、法治、德治結合,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繁榮鄉村。

E.鄉村+休閒 → 發展“田園綜合體”

按照土地現狀不變、生態風貌不變、農民主體地位不變的“三個不變”方式,遵循因地制宜、共生共享、資源內生、產融聯結合這“四項原則”,導入生態農業、旅遊體驗、健康養生、文化教育、當地特色這“五類產業”,挖掘當地資源,延伸公共服務,在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實現農民就地城鎮化,保證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11大操盤方法!

F.鄉村+旅遊 → 做特色鄉村旅遊項目

a)完善立國家鄉村旅遊扶貧制度。

b)規劃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旅遊項目。

c)開展鄉村旅遊創新創業行動。

d)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電商。

e)發展鄉村旅遊品牌。

f)創新景村共建模式:景區帶村、能人帶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旅遊發展模式。

G.鄉村+物流 → 落地“加工物流產業園”

組織加工、分類倉儲、智慧物流、定製交易,成為連接供需的高效樞紐。

H.鄉村+金融 → 金融服務覆蓋產業、生活

中國農業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供求關係不平衡,農業、種養業規模化生產水平不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基礎相對薄弱,農業貸款難、融資貴、保險少仍是農業金融服務的一個短板, 農業環境問題相對突出,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

以普惠和公益理念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大力弘揚綠色金融、生態金融、共生金融理念,實現金融服務對鄉村產業、鄉村生活全覆蓋。

I.鄉村+社群 → 構建“社群新零售網絡”

創新社群組織化方式,形成以社區為中心的新消費場景,打造生產端到消費端直接互動的渠道,打通農產品從鄉村到城鎮的向上通道,以及消費人群從城鎮到鄉村的向下通道。

鄉村振興11大操盤方法!

J.鄉村+生態 → 建“生態循環農業”基地

a)實施循環發展帶領行動,制定、發佈綠色產業指導目錄,支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示範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

b)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開展農業循環經濟試點,促進農業清潔生產。

c)對林牧業層面,考量建立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區,加強已建成原生境保護區資源監測與日常管護。

K.鄉村+大數據 → 搭建“智慧”鄉村

以鄉村大數據為基礎,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手段,緊緊圍繞鄉村產業和鄉村生活,實現智慧鄉村鏈接智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