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15天,看集成商大會的新需求與新方向

【文/虞超】隨著企業對機器人以及自動化改造認識逐漸加深,不少企業已經明白,自動化改造給企業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節約成本、在生產效率以及產品品質方面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打破機器人企業與應用行業的信息不對稱的現狀,立足當前製造業智能升級迫切的需求,高工機器人特召開2018高工機器人集成商大會暨十佳集成商頒獎典禮,以應用助推機器人企業的技術創新,同時針對區域產業聚集的特點,重點梳理具備長期持續潛力的細分市場。截至今天,距離本次集成商大會開幕還有15天。

自6月初活動正式啟動以來,得到了應用端和集成商夥伴們的大力支持,目前,已有部分應用端企業公佈了自己的需求:

■家電企業

康寶電器:希望能完成裝配段的自動化改造,四年內回本即可。

東菱威力:希望總裝生產線實現全自動化,同時威力電器著重強調了對無軌導航AGV及物流系統的迫切需求,未來幾年內將在物流倉儲上加大投入。此外,在後段檢測上威力電器希望引進檢測設備。

小熊電器:自動化改造認知清晰,計劃從智能製造樣板線,向智能車間、智能工廠逐步發展。

海爾電器:衝壓、焊接等前段自動化改造比較成熟,但總裝環節還是通過密集的勞動力來實現,將斥巨資對老產線進行改造,包括增加自動化掃描設備、重負載碼垛機器人等。

萬家樂:正在籌備新產業園的自動化改造,希望能建成MES生產製造系統與全自動立體倉庫。為此萬家樂將投入2.2億元用於設備自動化改造。預計採購100多臺多軸機器人(負載在10-50kg)及少量大負載六軸機器人。

■3C企業

渴望通信:河南新廠會進行多個工藝段自動化改造。主要需求在SMT前段的自動化測試以及組裝到包裝的整線自動化改造。希望儘可能減少人工。

帝晶光電:整體自動化程度較高,但缺乏熟知工藝的自動化專家的還無法做到整線自動化。希望能在整線和物流搬運完成自動化改造。同時希望引進AGV,小型包裝設備,焊接設備,視覺檢測設備進一步節省工作空間。

領歌智聯:主要改造需求在四川新廠,目前有10條產線,二期工廠正在搭建,屆時將擁有40條組裝產線。希望能有機器人廠商為其提供成功的3C整線改造案例,確定成熟可靠便會進行整線改造。

而在經過了前期的報名階段後,高工機器人網也從參評企業中梳理出一些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鋰電生產開啟“智造”時代。在本次案例徵集中,節卡、君屹、海科瑞、愛喜利、井松等企業針對鋰電製造當前的現狀,有針對性的開發了從組裝到搬運存儲的一系列解決方案,讓鋰電生產真正進入“智能製造”的時代。

食品醫藥成自動化需求“新高地”。華盛控、海大、沃迪、元達精工、星派克等企業均帶來了自己在食品醫藥領域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其中華盛控基於食品行業的自動化改造升級需求,結合自身在並聯機器人本體制造方面的優勢,實現了食品分揀裝箱的自動化。

家電行業自動化方案成效明顯。潔譽、達野智能、科創、控石、隆深、美思圖等數十家自動化企業本次的參評項目均來自家電製造領域,如潔譽的機器人噴塗系統,達野智能的門把手智能生產線,控石研發的DC模塊化智能線,隆深的家用電器柔性裝配生產線,均極大的解決了家電製造企業的需求,獲得了應用端的好評。

降本增效成3C自動化主流方向。針對應用端的需求,利元亨打造了電腦主機全自動化生產線,配天的無源濾波器自動化智能柔性裝配生產線,拓斯達的玻璃厚度檢測分揀自動化方案,李群自動化的輔料高速精準貼合系統等,此外,還有埃華路、山龍智控、時緯機器人、智新自動化等多家企業的參選項目,均能夠從技術和工藝上滿足應用端的需求。

手機行業痛點逐漸被滿足。手機制造領域無論是焊接、裝配、打磨、拋光、點膠、檢測,每個環節都急需機器人來完成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作業。而從目前的案例徵集情況來看,很多環節均已出現了較為成熟的應用,如泰達的FlexPainter手機玻璃3D蓋板噴塗生產線,橙子自動化的全方位遠程精準噴膠技術,微鏈科技的智能設備信息採集分析系統,利迅達的手機自動點膠線,中天自動化的機器人打磨系統等。

倉儲物流自動化發展迅速。在眾多智能倉儲企業中,大部分以倉儲AGV為載體,依靠企業各自的技術算法、機器人調度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支撐,完成各種揀選、搬運和配送的解決方案。愛啃蘿蔔、艾吉威、歐鎧智能、薩菲機器人、馬路創新、步科電氣、海大機器人、庫臂等企業的參評案例涵蓋了電商、醫藥、製造業等領域,具有一定代表性。

更多詳情將在大會現場揭曉。2018年8月2日,高工機器人在松山湖與您不見不散。

2018高工機器人集成商大會暨十佳集成商頒獎典禮是目前應用終端參會人數最多、會議探討內容最豐富、系統集成商最集中的大會,參會邀請制,留有少量名額給行業專業人士免費報名參加但需要通過審核得到通知才能參會,謝絕非行業人士報名。

第一屆G20-智能智造CEO峰會將在同期召開,峰會成員由機器人本體及供應鏈龍頭企業、細分應用領域優秀系統集成商組成,期待G20峰會成員企業領袖們帶給參會者對行業形勢分析和戰略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