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全託對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影響?

甜寶愛學習


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正處在依戀敏感期,這時候主要依戀媽媽,如果在孩子的依戀期把他放在全託,沒有經歷過溫暖的孩子,長大後很難與人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

孩子過早地離開父母獨立,對孩子心靈的損害非常大,他們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情,受到這樣的懲罰,從而沉浸在極度自卑中,這樣在以後的人生中,自我價值不足。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價值,從而失去自信心和安全感。孩子以後只會是一個懂得追求物質的人,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慾望,而讓幸福難以容身。

父母不能為了工作而放棄對孩子的陪伴,相對於物質的優越,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才是孩子更需要的。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侯媽家庭教育


孩子幼兒園全託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1)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會覺得孤單,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也沒有得到溝通,因此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會變得疏遠。每次當看到別人家的父母來接孩子的時候,自然也希望父母就在自己的身邊。比起物質的需要,有時孩子更多的是陪伴。



(2)全託孩子更多的時間是與老師和同學相處,會比同齡孩子變得更加獨立,但是內心也隱藏了一份孤獨落寞,有時會因此變得更懂事,覺得什麼都要自己處理,他們會這樣想,或許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3)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孤僻,缺少父母的愛,在在遇到什麼事不願與父母分享交流,也有可能不願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難過的事選擇悶在心裡默默承受。也可能因此變得成熟懂事,但似乎比同齡孩子缺少了一份快樂。



(4)當然也有一定好處,在所託園裡,在老師的督促下,孩子可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具生活自理能力。



我是柳三舍,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那就關注我吧;小舍同志每天都會有更新,期待你的關注!感謝閱讀。




柳三舍


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中國家庭都希望幼兒園有全託,有藝術培訓,最好什麼都有,把本應該屬於自己的重要育兒時間都讓位出去。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1.孩子在6歲之前,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培養親子關係,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陪伴。

全託讓孩子感覺被拋棄,全託是把雙刃劍,雖然解決了家長的難題,卻對孩子的心理、性格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幼教專家認為,從心理上來說,3到6歲的孩子判斷是非、分析的能力很低,孩子不會明白家長很忙是什麼感覺,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看著日託的孩子的爸爸媽媽來接孩子回家,而自己卻不行,從而產生一種被拋棄的心理,在親情上會產生疏離感。從性格上來說,孩子的成長是通過與家庭、幼兒園及社會周圍環境的互動完成的。全託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在一起,與家庭及社會環境接觸很少。

2.雖然幼兒園可以培養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品質,但是這些父母也是可以影響的。而且應該很大。全託孩子的自理能力、獨立性是被逼出來的

對於很多人認為的全託的孩子獨立性強、自理能力強的看法,幼教專家認為,這是孩子在寄宿制的情境中,被迫在這麼幼小的時候做很多的事情。在很多同齡人還做不到的時候,他們在被迫的狀態下做到了,但內心並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所以孩子是很吃力的,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大的。可能是犧牲了孩子的情感發展和內心安全感的發展,以及孩子如何理解社會,如何理解成人對待自己,會有一種被拋棄感,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有一個孩子,父母工作特別忙,好多天以後才去接孩子,他看見爸爸媽媽後,不喊爸爸媽媽,這是他內心在報復。

3.總之一句,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瞭望滿天星


我覺得孩子還是不要全託,孩子小的時候正是建立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父母關愛的階段,而且有的孩子性格內向,由於害羞和膽怯而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經常地壓抑自己的需要,受到委屈和不開心時也都藏在心理。在幼兒園裡老師無法把注意力全放到一個孩子的身上,所以孩子的心理需要就不易被發現,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更壓抑,不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



寶媽ouou


上幼兒園,放學時早接還是晚接,對孩子心理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何況是全託!對孩子心理當然有影響。首先老師的照顧和爸爸媽媽愛是兩碼事,孩子教育講的是家園共育,只有幼兒園的童年是殘缺的,孩子缺乏安全感,還有被拋棄的自卑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