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一種自愈性疾病嗎?

燈心草14


自愈性疾病,這個概念很模糊,實際上太多的疾病都是依託於身體的自愈能力而康復,只是有的疾病超出我們身體的自愈能力,或者曾經在我們的自愈能力範圍之內,一次次自愈,一次次破壞直到超過這個範圍。

肩周炎,在發病的初期,如果適當的休息,做肩關節正常的摩動運動鍛鍊,多數是可以自行消失的,只不過那個時候,你可能都不知道那是肩周炎,只是覺得肩關節活動起來疼痛。

遇到過很重的肩周炎,肩關節的屈、伸、外展等多個方向全部受限,夜間疼痛難忍,這種患者要自愈,基本是不可能的,治療的時候可能如果遇到的醫生理解不深刻,方法選擇不得當,都難以康復。

那麼什麼是肩周炎?

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肩袖肌腱炎、肩袖撕裂、鈣化性肌腱炎、二頭肌肌腱炎、肩峰鎖骨關節炎、肱骨前脫位,還有就是肩周炎,也叫凍結肩,也叫粘附性肩關節囊炎。

肩周炎主要症狀是肩膀有廣泛性疼痛、鈍痛、壓痛、多方向活動受限,一般好發於單側,年紀40~60的人多見,多是因為有過讓病人疼痛沒辦法活動的疾病,例如心肌梗塞,使肩關節活動減少,病程可以從6個月到2年。

除了的時候除了要解除肩關節活動受限的相關肌群的疼痛,恢復肌肉的彈性,也要幫助肩關節循序漸進的做正常範圍內的運動,這樣才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改善症狀。


姿勢矯正/健身運動/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你若喜歡運動,一定要知道怎麼運動是對的,十幾年工作經驗,認真科普,滿滿正能量,歡迎關注我!


健康新語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肩周炎有什麼症狀?

肩周炎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初起時為輕度肩痛,然後逐漸加重,肩關節的活動開始受限。疼痛可以向頸、耳、上臂、前臂和手部放散。症狀嚴重後,肩部各方向活動均受限制,肩關節僵硬,稍一活動就引起劇烈疼痛,夜間常常痛醒。日常生活中如梳頭、洗臉、穿衣等動作也受影響,因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肩周炎可以自愈嗎?

肩周炎是一種自愈性疾病,大多數人在症狀較輕時,通過日常的活動即可自愈。但這種自然恢復的時間不能預計,一般要經過數月至2年左右的時間才可痊癒。還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怕疼不進行鍛鍊,而造成局部粘連,使肩關節活動受限。因此,我們可以採取自我按摩的方法,加上堅持不懈的自我功能鍛鍊,通過伸縮肌肉、活動關節,消除局部肌肉緊張和痙攣、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增強肩周圍肌肉、韌帶的彈性,防止粘連,達到止痛和保持肩關節功能的目的。

點擊右上角藍色按鈕【關注】,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科普知識


華絡健康


肩周炎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自愈,但是肩周炎不是自愈性疾病。

肩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肌肉失衡,建議積極應對,進行有效的規律的康復鍛鍊。

肩周炎的罪魁禍首是肌肉失衡,那麼虛弱肌肉的加強必然是鍛鍊的重點。導致肩部疼痛的肌肉失衡,主要有兩處:

  • 胸肌和背肌不平衡

我們軀幹的前面,分佈著胸肌;軀幹的後面,則是背肌,胸肌和背肌各自從軀幹連接著肩關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胸肌和背肌功能相當,兩者在肩關節達到平衡狀態。

但是大多數人的背肌要弱於胸肌,尤其是平時疏於鍛鍊的人群。當背肌無力,胸肌相對強勢的時候,整個肩部都會被胸肌拉向前方,也會出現含胸駝背的不良姿勢。

  • 肩袖肌肉弱

肩袖肌肉是一群能夠阻止肩關節狹窄的肌肉,當肩袖肌肉足夠強的時候,它們會把肩關節拉開一段空隙,防止關節運動時骨頭和肌腱的撞擊,當這群衛兵太過孱弱,支撐不住的時候,肩關節間隙就會變窄,關節撞擊和肩痛就無可避免了。

根據以上的解剖學知識,小編建議肩周炎的朋友進行以下的力量鍛鍊:

增強背部肌肉

第一種,預備姿勢是俯臥在床上或者墊子上,雙手側平舉。(1):手臂不動,背部肌肉用力,使兩個肩胛骨往一起靠近,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使用背肌的力量,而不要使用頸部的力量、縮著脖子完成。

(2):背部肌肉繼續用力,保持肩胛骨靠近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稍微抬起手臂。(3):背部肌肉繼續用力,保持肩胛骨的狀態,落下手臂;
(4):放鬆背部肌肉,肩胛骨向兩側落下。
我們可以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這個節奏一直做下去。
通常一組要做到“八二三四、五六七八”,每次完成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第二種和第一種動作基本一樣,也要按照“一二三四”的四步節奏來完成,不同的只是將雙手側平舉改成了雙手向上舉,和身體拼成一個“Y”形。

增強肩袖肌肉

肩袖肌肉,指的是負責手臂旋轉的一組肌肉。增加肩袖肌肉力量的方法,就是旋轉手臂,尤其是向外旋轉。

首先,身體側臥在墊子或床上,上面的大臂和身體之間夾一條捲起來的毛巾卷,具體位置在大臂下端靠近肘關節處。然後,上面的手臂彎曲,肘關節成90度,肘部壓在毛巾捲上,使大臂同身體保持平行,前臂在腹部前面垂下手掌朝下。
接著,保持上面的大臂儘可能貼近身體,壓住毛巾卷,手握啞鈴或其他合適的重物,向上運動,直至最高位置。再緩緩回到起始位置,重複這一動作。
每次完成3~5組,每組上舉10-15次,組間休息1分鐘左右。

肩部穩定訓練

起始姿勢有點像普通的俯臥撐,但是雙手靠的更近,雙手位於肩部下方,雙臂垂直於地面,整個身體伸直,兩腳著地,兩腳距離與肩同寬。
然後緩緩將一隻手抬離地面3~5釐米,保持3~5秒,而後這隻手緩緩落下,恢復到起始位置。然後另一隻手抬離地面,重複這一動作。
每次練習3~5組,每組中兩隻手各抬起5-8次,組間休息1分鐘。
如果力量比較弱,無法完成這種動作,可以降低難度,用膝蓋支撐代替雙腳支撐。

醫數


1、肩周炎大約有30%可以自行症狀消失或減輕。

2、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

3、肩關節軟組織粘連,關節腔內滲出、黏連、出血,關節間隙改變、關節面破損等不能自行恢復。

4、X片

(1)早期的特徵性改變主要是顯示肩縫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所謂肩峰下脂肪線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層脂肪組織在X線片上的線狀投影。當肩關節過度內旋位時,該脂肪組織恰好處於切線位,而顯示線狀。肩周炎早期,當肩部軟組織充血水腫時,X線片上軟組織對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軟組織鈣化,X線片可見關節囊、滑液囊、岡上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等處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鈣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線片可見鈣化影緻密銳利,部分病例可見大結節骨質增生和骨贅形成等。此外,在肩鎖關節可見骨質疏鬆、關節端增生或形成骨贅或關節間隙變窄等。

肱骨畸形

5、鍛鍊:

(1)爬牆鍛鍊面對牆壁,用雙手或患手沿牆壁徐緩地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然後緩慢向下回到原處,反覆進行。

(2)體後拉手雙手向後反背,用健手拉住患部肢腕,漸漸向上拉動拾起,反覆進行。

(3)外旋鍛鍊背靠牆而立,雙手握拳屈肘,做上臂外旋動作,儘量使脊背靠近牆壁,反覆進行。

(4)搖膀子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做前後環轉搖動,幅度由小到大,動作由慢到快。

針灸:曲池、三肩穴、天宗為主穴,再臨症配伍。

草藥:

外敷:桑枝15元胡15伸筋草12薑黃12雞血藤15白芍20威靈仙12膽南星9(此為基礎方,請臨症加減)

手法:

推法、撥發、搬法、搖法。

7、在網上找了一些相關圖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上只是我臨床的經驗之談。關於骨科包括脊柱和其他關節的問題我也願意來回答與大家分享。

(秦謐林中醫 李濤)


雨勇森和文化傳播


謝謝邀請。我們知道,肩周炎有個俗稱叫五十肩,這說明肩周炎患病年齡在五十歲左右。主要原因是肩部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也有是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勞損。有數據統計,農村婦女比城鎮婦女肩周炎的患病率高。既然是一種退行性、勞損改變,小編認為此類肩周炎不是一種自愈性疾病。

目前,對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療。比如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綜合療法。

關於肩周炎的預防,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肩部保暖

肩部受寒也是誘發肩部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平時生活中必須要做好基本的保暖措施。肩部千萬不要長時間受寒,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另外夏季躲在空調房內,不要對著空調吹,睡覺一定要蓋上毯子避免受涼。

2、多做肩部運動

在平時生活中應該多進行一些手臂及肩部的運動鍛鍊,尤其是一些長時間面對電腦及伏案工作的人群。定時起來做些全身運動。

3、補充營養

長時間的營養不良可導致體質虛弱,而體質虛弱又常導致肩周炎。

4、增強體質

體質偏弱的話同樣會導致肩周炎的發作,因此一些體質偏弱的人在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多進行各項體育鍛煉,以此增強體質。堅持體育鍛煉是預防和治療肩周炎的最有效方法。

5、上了年紀儘量不幹重體力活

農村群眾基本是活到老,幹到老,老來也乾重體力活,建議,上了50歲就要服老了,不要再幹重體力活。


醫聲護事


胳膊痛,大家會自然地想起肩周炎,但胳膊痛就是否等如肩周炎呢?其實未必。“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按照這個名稱,所有關於肩關節周圍的發炎都可以叫肩周炎。這個名稱比較不準確。

一般人所認識的“肩周炎”又叫“凍結肩”、“五十肩”,症狀以肩部疼痛為主。疼痛會隨病程發展而加重,疼痛性質以“鈍痛”或“刺痛”形式出現。除了肩部痛外,疼痛有時也會擴散到頸部,或同側手臂。隨著疾病的發展,肩關節的活動會受到限制。肩關節外展、上舉、內外旋轉的活動均會受到限制。患上“肩周炎”後,肩關節會對天氣的變化變得十分敏感,病人很多時以為自己是屬於“風溼骨痛”的老人退化病,延誤了治療的大好時機。

肩周炎的病程發展

肩關節疼痛丶活動角度減少和活動障礙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狀。“肩周炎”的病程發展可分為三期,整個病程可持續九個月到兩年之久。肩周炎一般分為疼痛期、僵硬期和恢復期三個時期。

1.疼痛期:

耙初肩膊會因發炎而感到疼痛及僵硬,即使在足夠休息下,疼痛也不會消失。肩關節的外展丶後伸或外旋(手掌摸頸時肩部動作)這幾個角度會最先受限,這時期患者會因為疼痛而儘量減少眉部活動。這個時期約為一個月但也可持續二至三個月。

2.僵硬期:

組織發炎令肩關節囊及其附近軟組織開始岀現黏連,肩關節的活動在這時期以僵硬為主要表現。這個階段肩關節在靜止時或小幅度活動不會岀現疼痛,但大幅度活動時仍會有牽扯痛。肩部的三角肌可能出現萎縮。此階段可續約六至九個月。

3.恢復期:

疼痛逐漸消失,肩關節的黏連情況減輕,肩關節活動角度漸漸恢復但肩部活動度未必能完全恢復正常。

肩周炎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即是一個不用治療疼痛都會自行消失的病。不過,即使“遲早會唔痛”,也不等如可以不理。治療的目的在於減輕疼痛、縮短病程丶減少活動障礙等後遺症。治療對縮短病程、保持肩關節原有的活動幅度有著明顯的作用。

現時醫學界對肩周炎的病因並不清楚。肩關節外傷丶、長期勞損、缺少運動以及不良姿勢都會令肩部的肌肉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增加患上肩周炎的機會。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更新骨科科普知識

如有問題諮詢或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骨科王健醫生


很多農村的老年人存在肩部疼痛,多數時間周嚴所導致的,在經過一段時間鍛鍊以後,疼痛會自行緩解,甚至消失,不再發作,說明肩周炎是自愈性疾病,通常情況下,病程週期為一年。但是如果疼痛比較劇烈,尤其是夜間會痛醒來的話,這一年的時間是比較痛苦而難以煎熬的。

肩周炎又名50肩、冷凍肩,好發於50歲左右的老年人,疼痛尤其以夜間疼痛為主,有一些痛的睡不著覺,疼痛的位置主要是肩部以及上臂,脹痛明顯。熱敷和按摩治療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很快就又復發了。對勞累和寒冷刺激格外明顯。肩周炎的致病因素有非常多,前臂的骨折導致肩關節制動,也會誘發肩周炎,肩部的外傷,肩袖損傷都可以使肩部疼痛而減少活動,任何肩部的活動減少,都可以導致肩部的肩周炎發生。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問病情留言或私信

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肩周炎,輕度的可以自行治療,採用局部按摩,一天3到5次每次3到5分鐘,切勿暴力按摩。局部熱敷,一天3到5次,每次5到10分鐘。甩手運動,尤其是早晨起來和睡覺前。疼痛劇烈時可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但是切勿因為疼痛而拒絕活動,肩周炎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炎症刺激而導致關節粘連僵硬,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你越不活動,功能就越差,疼痛越劇烈,所以他需要積極的運動治療。

肩周炎在現代醫學當中是需要積極進行治療的。在過去,大家都認為他是自愈性疾病不去管它,時間長了肩膀因炎症刺激而導致關節的粘連僵硬,肩關節的活動功能喪失了50%甚至80%,而放在現在,大家肯定無法接受這樣的治療效果。嚴重的肩周炎,導致關節僵硬需要在臂叢麻醉下進行鬆解手術或者做關節鏡鬆解手術。


骨科姚大夫


是的!肩周炎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但這個自愈不想我們感個冒,幾天時間就可以的,肩周炎的自愈大概要1~2年時間,如果患者平常有堅持運動的話,半年~1年時間就可以治癒。

當然啦,肩周炎也不能因為它能自愈就不用幹預的,因為肩周炎帶來的疼痛也是挺難受的,同時肩周炎也是可以發展到肩部肌肉韌帶組織粘連!所以診斷出肩周炎的,特別是重度的,一定要到醫院骨科就診,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肩部功能鍛鍊。

肩關節作為人體最靈活的關節,年輕人一般不會得肩周炎,不過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就需要預防起來了。肩周炎預防起來也是也是很簡單,堪稱是治療成本最低,因為只要你堅持適當運動就能預防肩周炎了,比如打打太極、增強肩部肌群力量和保持肩關節活動度……臨床上最常用的也是運動療法。



你好!肩周炎全稱肩關節周圍炎,又稱漏肩風、凍結肩,它是一種肩關節周圍組織的無菌性炎症,主要表現為肩痛和肩關節運動障礙。多發於 50 歲左右,所以又稱“五十肩”,因為在這個年齡段,體內鈣質流失較多,加之激素水平降低,所以易發此症,女性發病率略高男性。在頸椎病、糖尿病及偏癱患者中肩周炎的發病率較高。

肩周炎是具有自愈傾向的自限性疾病,經過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炎症可逐漸消退,症狀得到緩解。

肩周炎前期

多發現為肩部疼痛、發涼,活動不便,有的患者牽涉到整個上肢部,疼痛的部位多不固定,尤以夜間疼痛突出,常常因疼痛不能安睡。

肩周炎後期

表現為肩關節粘連,活動功能明顯受限,特別是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患者活動自然受限,尤其不能做背手、梳頭等動作,肩部肌肉有僵硬緊張、肌肉萎縮現象,肩關節周圍有明顯壓痛感。

肩周炎康復期

一般情況下,發病後約7~12個月,炎症逐漸消退,疼痛逐漸減輕,肩部粘連緩慢性、進行性鬆解,活動度逐漸增加。

肩周炎雖然有自愈傾向,但其自然病程長達半年至3年之久,可影響穿、脫上衣,洗漱,梳頭髮,系褲帶、皮帶、胸衣,使用衛生紙等日常生活活動,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一旦確診為此病,要及時治療。

那麼,除了入院接受按摩治療以及服用止痛藥以暫時緩解疼痛之外,患者如何通過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來自我緩解病痛呢?

1.鐘擺運動

患者體前屈站位,患肢完全放鬆,利用上肢的重力模擬鐘擺在無痛範圍內前後或左右擺動。若患者可耐受,可在手中增持重物。

2.自我牽伸訓練

可選用各種體位,達到受限肩關節被牽張的效果。

3.攀援動作

把患肢靠牆成攀登動作,身體完全貼緊牆面成 180°,停靠20分鐘。

4.拍打患肢

目的是分離解除肩部軟組織粘連。

雖然肩周炎是自愈型疾病,預後良好,但如果處理不當會加重病變,延長病期,遺留永久性功能障礙。如果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在醫生的建議下選用手術治療。

正常人群在預防肩周炎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肩部保暖要做好

寒冷季節要多穿衣物,夏季避免直對空調以及沖涼水澡。

2.不良姿勢不可取

長期伏案工作者要經常起身活動,使用電腦時儘量把肘關節放在桌上,避免懸空。

3.日常鍛鍊少不了

鍛鍊時應側重肩關節的活動,並且要注意左右肩關節的平衡。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獲取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養生細談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群。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妨礙日常生活。

很多人可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肩周炎不是什麼病,患了病也不需要擔心,因為這個病是可以自愈的。今天講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肩周炎,希望能幫大家走出觀念上的誤區,少花冤枉錢,早日治癒!

1個小測試看看你的肩還健康嗎?

肩周炎自測

1:你是否按壓肩部周圍,有兩個以上疼痛點?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2:你是否肩膀長年疼痛?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3:你是否長期伏案工作?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4:你是否肩膀後側疼痛?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5:你是否梳頭、穿衣困難?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6:你是否拿不起東西?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7:你是否手不能向後伸展?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8:你是否抬手動作有障礙?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9:你是否固定姿勢長期不變?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10:你是否外傷之後延誤肩部的治療?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肩周炎自測11:你是否肩部怕冷?

測試選項和得分:是(得1分),否(扣1分),不確定或沒有(0分)

肩周炎健康測試和自測答案:

3分以下:恭喜您,您沒有肩周炎!希望繼續保持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態!

4至7分:您處於危險境地,雖然現在還不算是肩周炎,但是也比較接近了。建議多看看關於肩周炎的健康講座,豐富一下對應的知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離肩周炎越來越遠!

8分以上:很抱歉,肩周炎的症狀您基本滿足,建議採用各種調理方案進行肩周炎的調理。

通過上面的測試大家對於自己的肩部健康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如果你已經患肩周炎,請不要過分擔心,俗話說“對症下藥”,我們先來看一下肩周炎的病因。

肩周炎病因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

②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是主要的激發因;

③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

2、肩外原因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肩關節是人體全身各關節中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其關節囊較松馳,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於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磨擦擠壓,故而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形成原發性肩周炎。

瞭解了病因我們再來看針對不同時期的肩周炎有什麼不同的治療方式。

肩周炎的治療根據不同的病程,其治療方式也各有側重。

1、凝結期: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疼痛。通常可以使用抗炎藥物鎮痛,必要時也可以使用其他鎮痛藥物。同時還可以輔以理療。在病變早期進行肩關節內類固醇激素的注射,可以減輕滑膜炎,從而縮短凍結肩的自然病程。

2、凍結期:在鎮痛後肩關節功能鍛鍊治療。由於在凍結期肩關節的炎症反應階段已經消退,不適合關節內注射類固醇激素,需要在更大範圍內進行肩關節活動以恢復肩關節的活動功能,這是此期治療的重點。患者進行較長時間的低阻抗功能鍛鍊較,除此以外還可以進行麻醉狀態下的手法鬆解和關節鏡下肩關節囊鬆解術。

3、解凍期的治療:解凍期應該主動運動,產生一定的牽張應力,使患肩周圍肌肉收縮,韌帶拉伸,關節囊同時受到牽張,關節腔內滑液流動增加,不僅改善關節囊外運動,更使關節囊內運動得到改善,使肩關節在各軸位、多方向的活動範圍明顯增加。

這就是為什麼說肩周炎可以自愈是不完全正確的,因為不同的病程情況不一樣,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上面提到的三個時期都說到要多活動,接下來給大家介紹肩周炎的運動方法。

肩周炎的運動療法

1、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手指爬牆

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後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運動有助於促進人體經絡通暢,人體經絡由經和絡組成,經是幹線,絡是旁支,經絡縱橫交錯,在人體裡構成一張大網,穴位是經和絡的交匯點。當人體某個部位出現症狀,治療時要按照經絡的走向,徹底切斷復發根源的目的,膏藥外敷刺激穴位,疏通微循環,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滑囊內液體吸收,使之重歸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達到消除滑囊內滑膜炎症而痊癒的目的。

提醒患者的是,在選擇膏藥時一定要多留心,因為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假貨。建議大家考慮臨床中常使用的膏藥——明時通筋骨膏,該膏藥以其高達95%的治好佔比被很多患者認可。患者一致反饋使用後不易復發。這個膏藥是從明朝正德年間傳承至今的,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膏藥集諸多名貴藥材、遵循古方手工熬製而成,療效卓著,歷久不衰,享譽海內外。於2009年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6年河南省商務廳頒發省級《中華老字號》證書,安全可靠。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上可以查到。因有國家權威擔保,患者使用起來很方便,在網上也可以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