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 回國後273人被捕 艦長直接被解職

二戰中期的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作戰的關鍵一年,當年召開了著名的德黑蘭會議,德黑蘭會議差一點不能如期召開,因為在同盟國陣營中居於主導地位的美國總統、美國軍隊最高統帥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竟然差一點死在赴會途中!而險些讓羅斯福葬身大海的原因,居然是1艘美國驅逐艦的莽撞誤擊。

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 回國後273人被捕 艦長直接被解職

事後回想起來,如果因為1艘自己軍艦的誤擊而導致美國總統“殉職”,那麼這無疑可以穩穩地排在二戰最令人瞠目的烏龍事件榜單的第一位。當然,這次誤擊最終差之毫釐,可儘管如此,這次事件的主角還是在美軍內部迅速“走紅”並飽受譏諷,甚至被人稱為“史上最愚蠢的軍艦”。這個倒黴蛋就是“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

“威廉·D·波特”號舷號DD-579,屬於“弗萊徹”級“速成品驅逐艦”中的一員。這艘從戰時裝配線上快速竣工的產物於1942年5月7日開工,同年9月27日即告下水,用時尚不滿5個月。1943年7月,這艘嶄新的驅逐艦由一群青澀的水兵們操縱著正式服役,被編入大西洋艦隊序列。解讀“波特”號的艦員們,除了極個別崗位上屈指可數的幾位軍官此前有過海軍經歷外,其餘艦員的海事經驗完全為零。而在它正式入役僅僅4個月後,就迎來了當時美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所擔負過的要求最嚴格、最為機密的一項任務(加入總統座艦護航艦隊),對這艘軍艦來說完全就是“菜鳥”上陣。

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 回國後273人被捕 艦長直接被解職

啟程後,編隊指揮在報呈總統同意後,決定向總統和其他各位政府高官展示一下護航編隊對抗來敵的能力。而波特號艦長瓦爾特中校決定實施一次針對假想敵艦的魚雷發射訓練。按照慣例,每次執行魚雷發射演練,都需要找一個假想目標。美軍在此類演練中的慣例是以附近的某一艘軍艦為目標。這一次,波特號理所當然地鎖定了一個最大的目標(這意味著最容易瞄準),那就是羅斯福總統所在的“衣阿華”號,當時兩艦的距離仍在5500米左右。

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 回國後273人被捕 艦長直接被解職

等到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後,在艦橋上的指揮官發出了魚雷管相繼發射的指令。魚雷兵在按照命令實施第三具發射管的“擊發”之後,魚雷竟然真的從第三具發射管裡激射而出,接著完美入水,直朝著目標高速奔去,千鈞一髮的情況下,瓦爾特中校不得不打破無線電靜默,呼叫衣阿華號緊急閃避,在令人室息的氛圍中,“衣阿華”號總算及時閃避了,“波特”號射出的魚雷在衣阿華號戰列艦留下的尾跡中起爆。

羅斯福後來在自己的日記裡就此次航行寫道:“星期一,持續的戰鬥演練。‘波特’號朝我們發射了一枚魚雷。我們都看見它了,和我們就差一點點。”

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 回國後273人被捕 艦長直接被解職

在和自己的軍官們迅速商議之後,在還無法解釋為什麼自方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的情況下,波特號艦長瓦爾特中校只能無奈地向“衣阿華”號保證,整起事件只是純粹的意外。接著,波特號被勒令立即退出護航艦隊。

“衣阿華”號在其餘艦隻伴隨下一路前往北非,送羅斯福總統參加歷史性的德黑蘭會面,而表現糟糕的波特號被勒令回國。一經靠岸,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隊員馬上登艦,宣佈逮捕包括瓦爾特在內的所有273人艦員。軍艦上的全部人員被集體逮捕,這在美國海軍歷史上還是破天荒頭一回。

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 回國後273人被捕 艦長直接被解職

軍方很快組成了一個秘密軍事特別庭,對艦員們實施逐一嚴密審問。經過持續數天夜以繼日的審問,審訊者終於認定這只是一次意外,艦上不存在破壞行動。而在魚雷兵道森陳述證詞後,總算找到了意外發生的原因。當後,他已經從另外4具發射管上移除了雷管,卻陰差陽錯地忘記卸掉剩下那具的雷管,而那正是在演練中排在第三位擊發的發射管。

驅逐艦誤向總統座艦發射魚雷 回國後273人被捕 艦長直接被解職

就於算整起事件純屬意外,但這個意外差點要了美國總統的命,因此必須有人擔責。艦長瓦爾特和多名軍官被直接解除職務,發配到邊遠的海岸勤務崗位上去。至於那個最直接的責任人、22歲的魚雷兵道森,則因自己卸除雷管的失誤而被判處14年苦役。這看起來很可怕,不過一個暖心的結果是當羅斯福總統得知這一判決後,要求海軍取消所有的懲罰,因為“失誤並沒有導致任何嚴重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