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当个幸福人

多读书,当个幸福人

文|香禾

多读书,当个幸福人

0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是个宁静幸福的日子。

我特地抽出一下午的时间,放下手机,手捧书卷静静地阅读,不为外界所扰,闲适自得,感觉真好,仿佛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谢冕在《读书人是幸福人》中写道:“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因此,读书人可以跨越世间譬如财富、地位等诸多的不平等,在自己独有的世界让自己拥有的幸福感高人一等。

02

一个人的一生,经历和经验都很有限,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然而,一个人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不同时空,进入他人世界,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

当我们翻开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书中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洋洋洒洒记下1344年到1644年三百年间明朝的一些事情。

作者自称,文章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加入了小说的写法,但文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依据的。

当年明月把史实写得很通俗很好看,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了明朝的历史。

当我们翻开冯骥才写的《俗世奇人》——

书中描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异士,配有同一时代《醒俗画报》刊载的图画。

正如作者序中所言:“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盐,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赫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作者听的多了,于是随想随记,以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写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各不相关。

在精短的文字里,透过一个个人物,我们感受了解放以前天津的一些人一些事,认知了那个我们完全陌生的时代。

当我们翻开余华写的《活着》——

通过徐福贵的一生,我们了解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代背景……

翻动书页,时间不停切换,我们的脑海浮现不同的时代风采。同理,翻动书页,空间不断变换,我们的脑海也会浮现不同地域的民俗风貌。

当我们翻开霍达写的《穆斯林的葬礼》——

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的起伏为主线,讲述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盛衰、三代人命运的浮沉。小说以独特视角,再现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描写了回族人民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其间包括穆斯林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冲突。

尽管未曾到访穆斯林居住区,隔着书页,我们领略了穆斯林古老而奇异的民族风情。

当我们翻开巴尔扎克写的《人间喜剧》——

书中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包括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等。透过这部“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我们看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那些真相,包括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文字呈现的画面历历在目,并不比置身其中耳闻目睹逊色多少。

当我们打开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写的《爱尔兰日记》——

我们仿若正游历着“翡翠岛国”爱尔兰,正欣赏着爱尔兰旖旎的风景、神秘的凯尔特文化,以及爱尔兰的众生相……

多读书,当个幸福人

03

当然,读书不仅令人增长了知识,而且充实了精神。

从古代典籍中,我们学会了理性的思考和严肃的历史精神,正所谓“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从诗词曲赋中,我们陶冶了性情,涵养了心灵;从小说随笔中,或典型人物,或生活哲思,我们获得了启迪,砥砺了品格,激发了斗志。

当我们打开《论语》,孔子及其弟子为我们传递朴素而温暖的生活态度。于丹夸《论语》是“一眼温暖的活水泉”,字里行间智慧如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动,读着读着,我们开始变得睿智明理、温厚谦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当我们吟诵唐诗宋词元曲杂赋,内心变得柔软而丰盈——

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触动我们参透人生与宇宙:“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李白满满的自信培育我们可贵的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苏轼的无喜无悲教会我们胜败两忘的处世哲学:“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清照的博大襟怀引领我们乘着梦想的翅膀如大鹏高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马致远的秋思带我们读懂异乡人的乡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纳兰性德的一往情深让我们铭记情比金坚的友谊:“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当我们翻开余华写的《活着》——

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变革中,徐福贵一生遭遇苦难不断,所有亲人先后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苦难夺走了老人身边的一切,包括财富、亲情等,唯一不能夺走老人活下去的坚强意志。老人历尽世间沧桑和人生磨难,依然热爱生活——他是真正的英雄!

透过那朴素的文字,我们汲取了强大的力量:“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渐渐地,我们懂得“活着就是王道”的人生哲理……

04

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书籍,你可以坐拥天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你可以识遍天下人、闻遍天下事、走遍天下路。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力发展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最佳的成长,而“善假于书”也是一个人最佳的借力发展。

开卷为王。一个人可以仗书走天涯,让灵魂驰骋天下,成为拥有天下的王——虽然没有令人艳羡嫉妒的财富,也没有令人趋之若鹜的权力,但你却是幸福王国里真正的王!

总之,读书人是幸福人,从今天起,多读书,修身养性,当个平凡的幸福人!

多读书,当个幸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