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基礎 05 相機基礎操作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相機操作的最終目的:得到一張正確傳遞拍攝者意圖的照片。

如何得到一張能夠正確傳遞拍攝者意圖照片呢?

首先應順從拍攝者的意圖去思考。看到一個風景,要拍下來的時候:去構圖,這是意圖。這個問題,我們下一期來討論。

其次是將畫面轉換成圖片並保存,要依靠操作相機來完成。這就涉及到使用相機來進行曝光和保證色溫的準確性。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說道機身的基礎操作,目的是完成拍攝者的意圖,核心就是準確曝光,何謂準確曝光呢?

我們之前知道正確曝光。

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必須是明暗層次豐富,細節細膩 。(看直方圖是保證曝光在正常範圍值的一種觀察手段)

而準確曝光的就不是看直方圖那麼簡單了,而是按照拍攝者意圖去進行曝光。

請看下面的三張圖: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圖一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圖二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圖三

以上三張圖單從觀察直方圖:圖一過曝、圖二欠爆、圖三背景微欠爆,人像曝光正常。但是要是按照創作思想的角度去看,每一張照片都完整的體現出了拍攝者所要表達的意圖,這就是正確傳達了拍攝者意圖的曝光。

要想完成這樣的曝光,除了頭腦中裡要理清自己的拍攝想法,還要做到心到手到,即相機機身的熟練操作。

機身設置三要素-光圈、快門、ISO

這三項也是曝光的核心參數

光圈(值):我們知道鏡頭裡邊有很多鏡片,光線是可以直接貫通到底的,而藏在鏡頭某個位置有多片金屬葉片,葉片收攏之後就能在鏡頭內部控制光線進入的量。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光圈的樣子如上圖所示,除了手動頭可以在鏡頭上撥動光圈環能看到光圈的樣子,自動頭一般都看不到光圈葉片,因為單鏡頭反光相機(單反)操作的時候鏡頭的光圈是開到最大的,只在拍攝瞬間光圈才收到設置好的檔位。如果想看光圈長什麼樣,可以用機身的光圈優先測光模式(A模式或者AV模式),然後把光圈設定為F8左右,然後找到機身上的景深預覽按鈕(具體位置查一下說明書),你就可以看到鏡頭裡邊的光圈葉片了。

光圈開的大,進光量就多;相反,光圈小,進光量則少,當然這還和鏡頭虛化(景深)也有一定關係,下圖就一併標示出來。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快門速度:其實也就是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這個想想就知道:快門速度數值小,快門打開著的時間少,那麼進來的光的量自然就少,被感光元件讀取的光量也自然很少;相反,快門速度數值大,則被感光元件讀取的光量也多。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快門速度一般的表示方法是1/100s、1/30s、2s。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快門速度快

這裡有個問題,那就是曝光時間越長,對感光元件的要求就越高,畢竟長時間通電感光,畫質上會有噪點。所以在一些二手交易市場上,對機身好壞的判定標準有一項為30秒曝光有無噪點這麼一說。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快門速度慢

感光度:也稱ISO,直接在ISO後邊加數值表示的,尼康的早期機身最低是ISO200、佳能是ISO100,數碼後背的感光度最低能做到ISO35-50,低感光度的優勢在於優秀的成像效果。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噪點對比

比如一般單反機身ISO100就算是低感光度,ISO3200就算高感光度了。

所謂感光度,其實就是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高的,對光就敏感,你只要給它一點點光線,它就能感受到並且曝光充足;感光度低的,對光線不敏感,也許你給的光線很多但也不能夠完全曝光。(其實高感光就是給感光元件加電壓提高對光的敏感度…,當然後果就是畫質變差啦。)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通過光圈、快門、ISO,就可以按照拍攝者的意圖去準確曝光,來得到想要的片子。舉個例子:如果說我們想得到一張室外標準人像,那麼我們根據周圍環境以及人像要求,可以將快門設定在二百分之一秒這樣的速度來保證手持相機不抖,因為是人像並且相機距離被攝人物的距離在5米左右,所以光圈設定在2.8-4之間,因為周圍分環境比較明亮,所以ISO設定在200左右即保證了曝光準確又不會因為過高的ISO而導致畫面惡化。當然也有的老法師有套曝光口訣,比如說

豔陽十六陰天八,多雲十一日暮四

陰雲壓頂五點六,雨天落雪同日暮

當然現在的數碼機身基本上都能在很高的感光ISO下工作而儘量減少噪點的能力,這樣就可以使用很高的快門速度來保證曝光正確,明白了吧。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介紹完機身設置三要素我們再來談談相機的大腦-測光系統

我們剛才舉例講解了一下光圈、快門、iso之間的關係,但是大部分時間我們對周圍的光線並不那麼敏感,這時候機身的自動測光系統就開始發揮作用,它能夠幫助我們去進行一定的曝光計算,使我們能夠根據相機的計算以及我們對相機的理解進行補償調整來獲得我們想要的曝光。

大多數數碼機身的自動測光系統都有好幾種計算方式,這些計算方式如果能正確選擇和使用,那麼曝光就能按照拍攝者的要求正確進行,如果選擇的測光計算方式有偏差,可能曝光就不那麼準確了。

這些測光設定通常包括(下圖由上至下)「評價測光」、「局部測光」、「重點測光」和「中央偏重平均測光」。每一個測光模式都有其優點和缺點。現在以“觀音”機作例子講解一下: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1. 評價測光:

評價測光也被稱為矩陣測光、分區測光或者蜂巣式測光(尼康稱為矩陣測光,而佳能即為評價測光),例如富士相機的256分區測光。這類測光的計算法師為: 將取景畫面風格為若干個測光區域,每個區域獨立測光後再整體整合加權計算出一個整體的曝光值。多區評價測光是目前最智能的測光方式,是模擬人腦對拍攝時經 常遇到的均勻或不均勻光照情況的一種判斷,即使對測光不熟悉的人,同這種方式一般也能夠得到曝光比較準確的照片。這種照片適合於拍攝大場景的照片,例如風 景、合影等等,這一測光方式也成為目前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最常用的,所以如果你不懂測光到底怎麼用,那就先用這一種即可(建議在光線均勻的情況下使用並使用源文件輸出圖像好進行後期調整)。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不過,對於拍攝明暗反差較大的場景,用評價測光可能會出現亮部曝光過度或暗部曝光不足的情況。這時,應該考慮用一下的測光計算方式拍攝了。

2. 點測光:

點測光的測光點約佔畫面4%的面積,範圍相當地小所以相對集中,因此很適合在複雜光線條件下或者逆光環境條件下的人像、微距拍攝等,以得到較精準的單一點測光。對許多專業的攝影師來說,這個測光方式最常被拿來使用,不過也由於這個曝光的基準點較小,所以有時拍出來的落差會比較大。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說點測光的時候,點測聯動是一個不得不說的概念。通常相 機有多點測光,具備點測聯動功能的單反相機,在選擇對焦點的同時,測光點也同時關聯了這個點,對這個點進行點測光。如果不聯動,那麼對焦是選擇的點,而測 光永遠是中心點。

3. 局部測光:

這個測光佔畫面中央約9%的面積。它主要是針對較大範圍的平圴區域,與中央重點測光不同的是,局部測光只參考局部測光的區域,而完全花略拍攝場景中其他部分的明暗度。通常在拍攝場景中對超過5%的局部區域測光,被稱為局部測光。所進行的測光功能,應用在生態、活動或是半身以上的人像使用居多。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4. 中央偏重平均測光:

一般而言,這個測光的設計是考量到拍攝者會將作品對焦位置擺放在中央,所以這部分攝影內容是最重要的,進行突出照片的重點。也因此在感光元件處理這個位置的測光後,再將周圍的測光參數做平均加權的計算,所以在多數拍攝作品會在中央位置時,這個測光模式會最常用。例如尼康相機的中央重點測光佔整個測光比例的75%,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漸延伸到邊緣的測光數據佔25%的比例。這兩個比例的 平均值就是中央重點測光的曝光值。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因為所有的機身測光都是採用光線反射光進行測光,所以有些時候測光並不準確,這時候如果是要求非常高的拍攝工作,就會用到測光表這樣的器材。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由於手持測光表是直接測量入射光而非反射光,所以測試出來的光都是準確的。在從前膠片機時代,測光表是很盛行的。而來到今天,測金錶仍被廣泛使用在雜誌攝影,例如是為模特兒拍硬照的時候會用上。測光表的問題上,我們就不多做介紹,有興趣的糖粉可以多去找找參考資料就可以了。

可以說,決定畫面明暗的關鍵就是測光了,而決定畫面冷暖的就是白平衡。

我們最後講講白平衡的原理以及如何調試。

白平衡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讓白色所成的像依然為白色,如果白是白,那其他景物的影像就會接近人眼的色彩視覺習慣。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調整白平衡的過程叫做白平衡調整,白平衡調整在前期設備上一般有三種方式:手動調整白平衡和自動機身調整白平衡,還有一種調整;在後期調節方式是採用原始圖像RAW方式儲存圖片,然後進入Photoshop或者其他軟件進行調節。

前期的白平衡調節,簡單的說就是拍攝者根據現場的顏色元素進行估算白平衡然後設置機身,有些高級的測光表也帶色溫的檢測,可以進行估算,還可以使用白紙或者灰卡來進行簡單的預估。具體方法就不多說了,請糖粉自行百度。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相機的基礎操作我們就簡單聊到這裡,如果以後再有機會,我們再將這個話題延伸下去。

當然我們也非常歡迎您將器材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我們,您也可以給我們的公眾號留言,告訴我們您所需要了解、學習的內容,又或者您也可以把您對於攝影的一些見解發送給我們,我們會將您的觀點和內容分享給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因為我們

糖皮網的宗旨是:

因為分享 所以更強!

即可參加抽獎,每週五不限獎品、不限中獎人數

大家多多轉發,就能獲獎

糖皮往期 精彩回顧

摄影基础 05 相机基础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