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太極拳技擊術揭祕(三)

傳統太極拳技擊術揭秘(三)

[四]驚彈抖發

彈抖勁是整體的爆發力,松活、沉肩,轉腰是產生彈抖力的三要素,全身放鬆,氣沉丹田,把全身力量集中在一個部位,松肩、松腰力由脊發,有如彈簧壓緊突然鬆開放出,其勁短而驟,瞬息,對方已遠擲,使人防不勝防。所以彈抖勁也是太極拳獨有的絕妙發力形勢之一。

“腰松肩不松,彈抖力不成。”只是說明外形運動的重點,更主要的是以“內氣”作原動力。以意行氣,氣與力合,方能達其妙境,因其力猛烈異常,要善於運用,慎於運用。

傳統太極拳技擊術揭秘(三)

[五]習慣與心理

太極拳的拳藝技巧,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規律,有些恰恰相反,所以能丟掉自然習慣,熟練掌握練就的技巧反射本能。確非易事。

例:“捨己從人”多有遇小力,還能從人。與大力時反不能從人。捨不得丟掉自己的力氣,造成與人較力,至少也有頂的現象。

“一動無不動”是全身配合,勢勢貫穿,侍機應變的法則,但多見一處受制,全身失靈。不能臨場發揮。

“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是一個蓄而後發的擊打過程,保持間架,以圓為主的拳藝。而不是直來直去的打法。又多不能適從。

傳統太極拳技擊術揭秘(三)

“力由脊發”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這樣發出的力量“整”。不是一拳一臂之力。掌握這種“整”勁,必須摒棄局部發力的習慣。

“快慢相間”在快與慢的關係上,在人們的心理與習慣上,可以說影響最深。因為手快打手慢與力大克力小相同,是存在著的現實。太極拳就要打破這個常規習慣。同時在心理上要有高度修養。

太極拳也不是不講快,但決不妄動,“急則急應,緩則緩隨。”快慢相間,剛柔相濟。”前輩大師發人:“遭到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不玄。”這種快是從慢中磨鍊出來的真快。所以平時鍛鍊一定培養心靜、氣斂,不急不燥的心情,遇亂不慌,遇險不驚,泰然自若的風格。臨陣自會顯出太極的真味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