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哭穷”吧,再不哭就没机会了!

【牛邦投教研报】18日,晚间,

银保监会召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座谈会。会议强调,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要分类施策,为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谋求双赢,坚决摒弃“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而与此同时,是一则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传闻。

赶紧“哭穷”吧,再不哭就没机会了!

这两则消息其实反映出来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那些“小、差”类的企业或者资产处于较大的流动性困境。

我看到消息一出来之后,不少人把这事解释为大利好,我看也只是改善了下预期而已,这种政策和房地产健康稳定长效机制似的,看看就好,别太当回事。

可以注意到的是,此前央行反复强调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特别是资金扶持,并且强调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从当前的监管环境来看,由于前期去杠杆进程节奏过快,已经使得银行普遍惜贷。经常看到一些自媒体报道“某某平台跑路,几百万人彻夜难眠”,商业银行现在已经是风声鹤唳,宁不借,勿借错。

但是央行这样指导,下面能否放心实施仍然是个问题,所以更多的是预期上好转。一边打破刚兑,一边鼓励投低级债,本身就是矛盾的。

只是之前紧得太久了,下面容易出问题,恐慌了,央行想松一松,但是中间环节的商业银行恐怕不见得会松很多,因为他们不会轻易相信政策的持续性,去杠杆仍然是大方向。

除此之外,大家可以看到,最近有很多有意思的消息,比如……

赶紧“哭穷”吧,再不哭就没机会了!

这则消息出来后,不少人又会去猜测是不是要IPO减速了?还有最近央行和财政部掐架的事情,他们这些人突然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来给你描绘下大白话的场景吧……

这其实在我看来是很常见的事情,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很多部委及财经官员都会在媒体上吐槽一番。

央行会说,我锅里就这么点米,这么多张嘴要吃饭,我很难办啊?我是多煮点还是少煮点呢,不知道啊……

证监会说,A股现在就两千多点的水平,没几个人炒股了,我IPO不好发啊,我是要减速呢?还是减速呢?还是减速呢?

银保监会说,现在去杠杆,搞得大家都很慌啊,正规平台都因为不正规的平台挤兑而开始出现流动性危机了。去杠杆速度能不能慢点啊,给点钱市场让它们缓一缓吧,太猛了容易崩啊……

看完这之后,你再把最近的消息套进去就发现很好理解了。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在顶级大BOSS们要开会讨论经济问题和发展方向了,这个时候不哭哭,就没机会了!

我记得我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主要意思就是年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许是打破股市下跌的契机。因为大家会发现,这么多部委哭完之后,多多少少还是会给点糖吃的,即使吃完之后又是一巴掌,那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从宏观经济来看,一旦减少干预而让位于市场,大家会发现,利益还是被那些“中间环节”截留了,根本到不了小微企业头上来。现阶段以市场化手段来推行改革也不见得有用,所以最近即是说吴敬琏、张维迎等人疾呼市场化,但是这是体制使然。

所以,现在从一些消息中透露出来的“缓一缓”的信号,也只能把它当做是“阶段性”的预期引导,根本方向来看,该崩的还得继续崩。

去产能的年代,小微企业始终是九死一生。

从另外一个消息可以看到:

南方消费活力、嘉实新机遇、华夏新经济发布了二季度报告。二季度3只基金依然重点持有大盘蓝筹股,与一季度末相比,大部分的重仓股没有发生变化。三只基金在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上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与一季度相比,南方消费活力、 嘉实新机遇两只基金均维持了中等偏低仓位,股票资产占比都在56%左右,华夏新经济则依然高仓位运行,股票市值占比达87%。

这是“某队”平准基金的最新情况,他们依然看好大蓝筹,这或许是未来机会方向的最生动阐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