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樂|以音樂寫就的無字史詩——沼澤樂隊新專輯《爭鳴》南京站巡演隨記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赏乐|以音乐写就的无字史诗——沼泽乐队新专辑《争鸣》南京站巡演随记

距離上一次在歐拉聆聽沼澤,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昨晚的這次新巡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全程演繹了沼澤尚未正式發佈的最新專輯《爭鳴》。從專輯名稱便可以看出,這又是一張富含家國曆史意蘊的專輯。此次南京站巡演的聆聽感受,本文後附的現場聆聽筆記裡,已經可謂是一目瞭然。下面,請允許我再用寥寥數語,來表達自己聆聽新專輯《爭鳴》的驚喜。

由於每次巡演,沼澤都是來去匆匆,演出之外我跟樂隊的接觸,僅限於在藝人休息室裡的幾句寒暄而已。然而即便是短短几分鐘的交流,海亮的儒雅、謙和,以及濃濃的書卷氣,還是能讓同樣熱愛讀書的我,油然而生親近之情。演出舞臺上的海亮,話向來很少,幾乎所有情緒,都用其感情飽滿、富於張力的演奏,來表達;然而即便在演出最高潮的時刻,蓄著鬍鬚、帶著眼鏡的海亮,還是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爆發之中的內斂與剋制。這或許正是多年的閱讀,賦予他的獨特性格與氣質。

赏乐|以音乐写就的无字史诗——沼泽乐队新专辑《争鸣》南京站巡演随记

每次見海亮,總是一副中式傳統裝扮,無論是在休息室,還是在舞臺上,他都跟周邊的環境,保持一種自然而然的疏離。這樣的隱士氣質,並沒有讓他成為一位特立獨行、隔絕於世的人。相反,我們在沼澤的歷張專輯裡,都能聽到濃濃的歷史文化意蘊,聽到自由個體與家國變遷之間的豐富互動。或許真正的大隱,正是從容生活在這個喧鬧而吵雜的世界上,但保持獨立與清醒,堅守求知與思索,從容探究當下這個時代與國家的重大命題。

早在《滄浪星》這張專輯裡,《落木》對古詩詞意蘊的借用,以及以嶺南人身份,刻畫的美妙江南景象,就讓人感觸不已;即便是《打撈星星的少年》這樣更具現代感的樂曲,也通過個體幾十年生命史的回顧與敘寫,來表達所謂人生須臾的意蘊,這樣的歷史感,只有飽讀史書與遍覽世界的人,才能夠擁有。

而到了《一九一一》這張專輯裡,沼澤以音樂來為歷史發聲的意圖,則傳遞得更加明顯。專輯恰逢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之時推出,又直接以武昌起義的發生年份為名,四個波瀾起伏的樂章,彷彿將20世紀中國的百年變遷,完整濃縮在這一個小時左右的音樂之中。考慮到辛亥革命的發起人多為廣東人,再聯繫沼澤作為廣東樂隊的身份屬性,這張專輯,理應成為眾多辛亥百年紀念的活動與作品當中,不容忽視的一種獨特存在。

赏乐|以音乐写就的无字史诗——沼泽乐队新专辑《争鸣》南京站巡演随记

而到了今年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沼澤又將自己新推出的專輯,命名為“爭鳴”,這實在不能不讓人想起四十年前,開啟改革開放的那場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大討論。回顧改革開放這四十年的歷程,幾乎每一次改革的重大轉折與推進,都伴隨著全國範圍內的大討論。1978年,是關於檢驗整理的標準;1988-1992年,關於改革的下一步出路;1998-2001年,關於“入世”與否的爭論;而就在今年,官方也發起了關於解放思想的大討論。正如某位哲人所說:所謂真理,都是越辯越明的。沼澤把“爭鳴”,作為描述與再現當代中國幾十年變遷的關鍵詞,是非常準確而敏銳的。

在長達近一個小時的《爭鳴》演奏過程之中,沼澤對於樂曲編配的層次感和豐富性,讓聽眾彷彿在觀賞一部沒有影像的電影,在暢讀一本沒有文字的鉅著。聆聽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點:第一,是樂章編配與時代歷史演進的對應性,聽完此曲,我特別希望能有幾天時間,拋開工作和各種俗務,心境從容地為這首曲子,撰寫一篇長篇的散文詩,來表達我對樂曲的理解。每當樂曲轉折、遞進,乃至最終高潮之時,思及中國最近數十年裡的種種重大事件,一方面感慨莫名,一方面又激越不已,完全融入在音樂的氛圍之中。第二,是海亮對於古琴和簫這兩種樂器、三種彈法(包括吹簫、彈古琴、琴弓拉琴絃)的靈活運用,彷彿給我們呈現了三個截然不同的自我,或者三種類型化的國人形象。當電聲音樂悠然推進之時,海亮從容彈奏古琴;當電聲音樂遞進轉折之時,海亮手持琴弓,縱橫拉奏琴絃;當電聲音樂喧鬧狂進之時,海亮卻開始悠然吹簫。如果把電聲音樂比作國家與社會,海亮的三種彈法比作個體的處世態度的話,我非常欣賞海亮所展現出的這三種形態。國家穩步前行之時,我從容相和;國家面臨轉折跌宕之時,我審慎參與;而國家陷入風暴與動盪之中時,我保持清醒,獨立發聲。這樣的意蘊,讓我對海亮、對沼澤,更加生出幾分敬意。第三,就是在樂曲高潮部分,海亮加入的人生狂嘯的處理。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非常欣賞的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山林長嘯之聲。阮步兵(阮籍曾擔任步兵校尉一職)曾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而對於活在當下的我們來說,的確很慶幸,這個時代,能擁有沼澤這樣的以藝術發聲的“英雄”。

赏乐|以音乐写就的无字史诗——沼泽乐队新专辑《争鸣》南京站巡演随记

期待下一次與沼澤在南京的相遇,就此擱筆。

2018.6.11晚作於竹林齋

(本文配圖為蓑翁自攝。)

(附)現場聆聽筆記:

《廢柴》《如果我失去了青春》《落木》《一九一一》《爭鳴》

電古琴,琴弓拉古琴,網易雲音樂經典評論,《一九一一》時月朗星稀的畫面,陰晴圓缺,沙畫般的浪潮,從沙畫到水彩。

赏乐|以音乐写就的无字史诗——沼泽乐队新专辑《争鸣》南京站巡演随记

《爭鳴》:氛圍漸起,星星之火,到沉重清晰的鼓點聲,引入樂章,琴弓拉弦,彷彿碼頭號角,輕快節奏前行,簫聲引入,輕快悠揚,電聲漸起,蓋過簫聲,音樂漸成暴風驟雨,琴弓激烈拉弦,彷彿屠殺與劫難,昏天暗地,電子節拍聲響起,又一個春天,簫聲再起,更顯深沉,悠然前行,樸素頌歌,漸弱,節拍再起,簫聲肆意,江湖大隱,再入幽暗,鼓點幹打,少有應和,激烈碰撞,迷離晦暗,彷彿出世,氣若游絲,激烈鼓點聲再起,動盪不安,再入紛亂,音效彷彿警報聲,進行曲節奏開始,節奏再現悠揚,慢中漸快,古琴由彈轉拉,鬧中又聞簫聲,獨守清醒,人聲長嘯——阮籍“時無英雄”之典故,全場高潮,模仿鳥語,一切重歸寧靜。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