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被看好的VR遊戲如今蒸蒸日上,AR技術緣何仍無大作?

還記得前幾年火爆了整個地球的《精靈寶可夢Go》嗎,這款手遊第一次運用AR將小精靈們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人們眼前,簡直酷斃了!曾經由於硬件的瓶頸以及技術發展等現實問題,AR並不被一部分人看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AR的增強現實深度在各個方面越來越多,人們也對AR重新有了新的認識。

曾不被看好的VR遊戲如今蒸蒸日上,AR技術緣何仍無大作?

就在最近,一款國產遊戲《我的恐龍》上線後獲得大量關注,好評不斷。其首次嘗試AR交互玩法,將AR的增強現實深度運用結合遊戲,變成一部AR養成策略手遊,想想就虎軀一震,酷炫到現在就想玩!現在就讓筆者帶大家看看這款遊戲的獨到之處。

曾不被看好的VR遊戲如今蒸蒸日上,AR技術緣何仍無大作?

《我的恐龍》遊戲在定位上與《精靈可寶夢GO》的地圖相似,屬於國內首款地圖定位類的AR遊戲。通過AR和手機的攝像頭來捕捉恐龍,而手機內的陀螺儀還有指南針則是用來控制視角變化,簡單體驗現實與虛擬相結合的感受。LBS技術的加入帶來一體化的大地圖,同樣是要與數字地圖的提供商合作,在LBS的技術上實現不同的變化和展開,也採用了安卓IOS數據互通的以及全球同服的技術,這也意味著會遇到更多的玩家,帶來不一樣的新奇體驗。

曾不被看好的VR遊戲如今蒸蒸日上,AR技術緣何仍無大作?

遊戲的角色設計統共來說就只有兩部分,但是在細化上做得很好。一部分是恐龍的劃分,基於現有的恐龍化石的結果以及後期的還原來建模,力求打造最真實的恐龍整體。在建模方面選擇了Q版製作。同時也在鼓勵玩家慢慢養成恐龍,不斷完善不同恐龍的習性,根據習性來規劃技能,甚至可以用不同的AR恐龍來進行對戰。寓教於樂不僅試用與兒童,成年人同樣可以。如果是一個對於恐龍方面有所愛好或者有想要了解的都可以在遊戲中達成目標。

曾不被看好的VR遊戲如今蒸蒸日上,AR技術緣何仍無大作?

AR的增加現實應用也是一大亮點,想要體驗當然不可錯過。ARkit的初步實現讓這個目標邁向了一大步,現在已經在逐漸實現虛擬物體與真實環境實行交換。餵養恐龍的場景也會更加生動立體,把握玩家的責任感,提高在遊戲中的成就感。

曾不被看好的VR遊戲如今蒸蒸日上,AR技術緣何仍無大作?

遊戲希望逐步實現虛擬恐龍與真實場景的交融,包括虛擬恐龍與玩家的合影,玩家對虛擬恐龍的餵養、玩家與玩家之間通過虛擬恐龍呈現在真實場景中的互動等等。而且就手機性能方面來說,美好的視覺體驗,以及不斷地動態生成都會大量消耗電量,特別是在玩AR類手遊的時候。《我的恐龍》是基於Flexi Mobile3.0引擎打造的,支持ARKit以及ARCore的適配,而針對《我的恐龍》優化過後的Flexi引擎3.0版本更是在AR交互提供了底層技術。介紹到這,這麼酷炫的遊戲諸位是不是有點心動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