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因地而得名(一)

东周为王畿之地,秦属三川郡,西汉置梁县,隋设汝州。宋代的窑口大都以州命名,汝官窑因设于汝州而得名。

汝瓷因地而得名(一)

  • 汝瓷产于汝州,直接源于汝水流域数千年薪火传承的陶瓷文化。迄今在汝州境内发现和发掘的文化遗址计23处之多。
  • 张湾遗址:张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郭沟村张湾,文化内涵有人类原始的生活生产工具

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其性质为旧石器时代。另有牛、猪、猎狗化石,而且还发现了极其

罕见的三趾马化石。据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鉴定,此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山西兰

田人,晚于云南元谋人,价值甚高。

汝瓷因地而得名(一)

  • 槐树尹遗址:槐树尹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市区北3.5公里处,洗耳河经遗址西边流过,南行注

入汝河。1978年,当地村民平整土地时,曾发现大量石磨棒,后经文物部门数次调查,采集到一

些残断石磨棒及大量的陶片。从采集的遗物看,有陶器和石器两类。

汝瓷因地而得名(一)

  • 中山寨遗址:中山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7.5公里,面积75万平方米。纸坊乡中山寨村就

位于遗址中心。村旁渠边断崖上的袋形灰坑,夹杂着大量红陶片、黑陶片、石器等,连绵不断,

地表还散存有数量颇多的彩陶片,红色的夹砂、泥质陶片,残断石器及西周、汉代陶片,内涵丰

富。

汝瓷因地而得名(一)

  • 神德宫遗址:神德宫遗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北18公里,在焦村乡安沟水库大坝南,黄涧河西岸的一

台地上。遗址依山傍水、北高南低、文化层深浅不一,最深约7米。南部为烧陶区,北部为居住

区,西部为墓葬区。1978年,洛阳地区文化局曾对遗址进行调查,采集到不少遗物。遗址保存良

好,在耕土层里,表面可见战国、春秋遗物。陶器,泥质红陶为多、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次之。

泥质红陶纹饰有线纹和彩绘,素面较多。夹砂红陶砂粒粗大,陶土较纯,质地较硬。器物为手制

和轮制?慢轮?。器表多数有陶拍印痕和刮削的痕迹。在器物肩、腹部饰附加堆纹,但很少见。器

物的纹饰比较单纯。器形有泥质红陶尖底瓶、红陶缸、红陶直口折腹平底钵、彩陶盆、折腹罐、

罐形鼎等。

汝瓷因地而得名(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