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老年骨折的預防和治療

健康科普堂|老年骨折的預防和治療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醫院臨床上老年骨折病人也日益增多。老年或高齡患者,一般全身健康狀況差,往往伴有內科疾病,諸如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功能或腎功能的衰退,以及認知功能障礙等,這些並存症無疑增加了骨科治療的困難與風險,使治療過程複雜化,往往需要多科協同處理。骨骼組織的退化,骨量減少和骨微結構破壞,使骨的物理強度顯著降低,骨折固定的可靠性明顯降低,內植物的鬆動率也增高,骨折的骨癒合過程也相應遲緩。故而預防跌倒致骨折是首要環節。

健康科普堂|老年骨折的預防和治療

老年骨折常涉及胸腰椎,肱骨近端和遠端,橈骨遠端,股骨近端和遠端,髕骨、脛腓骨及踝關節等部位,下面簡要概述幾種常見骨折的治療。

1.胸腰段:大多骨折椎體高度壓縮1/3之內,可以不負重臥床休養,或椎體成形術。

2.肱骨近端:可通過皮牽引甩肩活動復位法,如復位不佳可手術復位內固定或人工肱骨頭置換。

3.肱骨遠端:骨折常涉及肘關節,並有移位,一般需手術復位固定。

4.橈骨遠端:先行手法復位,一般多可外固定治療,即使後期常有些復位丟失,對功能影響不大可以不手術。如早期復位不良或後期畸形影響功能則需手術治療。

切記:保守治療一定要定期及時遵醫囑複查,便於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5.股骨近端:股骨頸骨折無移位和嵌插的,可以經皮內固定治療。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常需棄頭實施人工關節置換治療,以利於早期下地活動。

6.股骨粗隆間骨折也是下肢常見骨折,病人失血多,易出現併發症,多以髓內固定治療。下肢有移位的骨折,常需手術復位固定,以便早期活動,減少臥床併發症的發生。

7.下肢骨折還常伴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可導致肺梗塞,嚴重致死亡,是骨科臨床最可怕的併發症。

老年骨折的預防

跌倒是老年人群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見傷害,而且老年跌倒概率隨年齡遞增。生理機能減退、疾病等個體因素和環境因素互相作用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原因。

健康科普堂|老年骨折的預防和治療

老年跌倒的危險因素包括:

1.跌倒綜合徵:跌倒綜合徵指多種感覺缺陷、前庭葉步態和平衡功能失調,以及顯性或隱匿性疾病所產生的與跌倒相關症狀,如瞬時眩暈、心悸、胸痛、呼吸急促、失去知覺、大小便失禁等。平衡失調、步法紊亂、下肢虛弱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是跌倒的較為常見的原因。

2.疾病: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變可能影響感覺輸入、中樞系統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與協調,關節炎、腦卒中、痴呆、體位性低血壓和貧血史都與損傷性跌倒相關聯。肌病綜合徵、帕金森症、外周神經病、腦水腫等也是老年跌倒的常見潛在原因。癲癇、頸椎病和心源性暈等慢性病急性發作也常引起跌倒。

3.藥物:藥物在跌倒的病理生理學方面有重要作用。鎮靜催眠藥、抗焦慮藥、三環類抗抑鬱藥、強安定藥、抗高血壓藥、強心劑皮質甾體類藥、非甾體類抗炎藥、抗心律不齊藥、抗組胺藥劑、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瀉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肌肉鬆弛劑、血管擴張劑以及任何影響平衡的藥物等,均可引起跌倒。這此藥物可使反應變慢或削弱認知能力、心律不齊、意識錯亂等,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接受高血壓治療的病人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概率幾乎是其他人的2倍,應用利尿劑、抗交感神經藥、抗高血壓藥和精神興奮藥也可能誘發體位性低血壓。大量或多種藥物混雜作用增加了跌倒的危險性,跌倒的危險會隨著服藥的種類而增加。

4.感覺功能:即使健康的老年人,因中樞處理的能力下降,感覺到的信息就會簡化、削弱,反應時間會增加。如環境突然改變,估量和選擇適當的反應就會變慢,不能及時做出適宜的動作而跌倒。腦卒中、老年痴呆和服用安眠藥過多的老人中,反應時間增加,使跌倒的概率增加。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注意力來維持平衡,任何削弱注意力的狀態例如焦慮、沮喪都可使老年人有跌倒的危險。視力減弱在老人中非常普遍,視力對維持平衡力一致有重要作用。視力敏感性降低能導致不能精確判斷環境中的障礙物和結構,增加了滑倒和跌倒的可能性。

5.年齡、性別及社會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女性的跌倒幾率約為男性的2倍,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質疏鬆和代償性骨質增生,易引起跌倒。獨居、獨處是跌倒的社會因素,配偶的健康和所提供幫助的能力是預防老人跌倒的一個不可忽視因素。沮喪和焦慮削減了老年人對自己、環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不易發現危險情況可能增加跌倒的機會。

6、環境因素:環境因素與內在因素共同作用增加跌倒發生的危險。老年人個體的機能下降,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不平的路面和照明不足是公共場所跌倒最常見的原因。不過,老人跌倒多發生於室內:臥室、門口、洗澡間、廚房、樓梯、書房等。室內跌倒危險因素是燈光亮度不足或刺眼的燈光、開關燈不方便或缺乏夜燈;地面雜亂、低置的物品、有限的活動通路、打蠟或溼滑的地板、不平或高的門檻等。地板的軟硬度會影響行走時的搖擺度,柔軟的地面會增加老年人行動的擺幅。雖然地毯可能減小跌倒發生後傷害的危險性,如果地毯毛太厚、不平整或邊角捲曲,行走需要器械的幫助時,也會帶來很多麻煩;廁所的馬桶較低,蹲下或起身都不方便;洗澡間瓷磚太滑,進出浴盆或淋浴間無扶手;沒有扶手的樓梯,臺階比較滑,臺階破爛、不平整,臺階過高或寬度太窄;椅子太矮或無扶手,不易坐下和站起,過高或低的床,過道的傢俱;壁櫥支架過高或過低。環境和涉及這些環境的行為的交互作用是老年跌倒的重要原因,減少或消除這些環境行為交互效果,是老年跌倒的首要預防策略。

跌倒的預防:

一是鍛鍊: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能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靈活性、減少反應時間,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應針對不同人群,由專業人員幫助制定鍛鍊計劃(內容、強度和時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

二是合理用藥:在治療病人疾病時,當使用能增加跌倒危險的藥物時,應儘可能使用最低藥物劑量,儘量減少複方用藥,及時停用不必要的藥物,定期複查;同時督促患者使用步行輔助工具,以防跌倒。

三是安全環境:減少居家環境中的危險因素,而且增加老年人對跌倒危險因素的瞭解,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室內傢俱的高度和擺放位置應合理,移走家中對行走造成障礙的物體,保持地面平坦;走道應安裝把手,室內光線應充足;老年人應穿適合自己腳型、防滑的鞋具。

四是防治骨質疏鬆:老年人每天攝入鈣劑1 000 mg、維生素D 800 IU可以減少跌倒的發生。對於骨質疏鬆症病人要做針對性治療。

五是加強健康宣教: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和肌肉疾病和視力聽力減退的跌倒高危人群,應加強健康教育,讓其瞭解跌倒的危險因素、後果以及預防措施。

健康科普堂|老年骨折的預防和治療

【本期專家】

宋斌,瀋陽市骨科醫院骨傷四病房主任,主任中醫師,碩士。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康復學會委員、細胞生物學會理事,瀋陽市健康教育專家、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具有豐富的骨科臨床經驗,既傳承了傳統的正骨技術,又擁有當代先進的骨科手術技術。現主要從事四肢骨折的治療工作。

健康科普堂|老年骨折的預防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