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當商業決策過多幹擾遊戲開發時,悲劇便無可避免 - 題記

在去年暗黑破壞神20週年的慶典網頁上,相信很多人都敏銳地發現了暴雪官方給出的暗黑歷代史裡並沒有暗黑1代資料片地獄火的影子。無論是暗黑系列事實上的開發者暴雪北方還是包攬了大量後期開發工作的暴雪南方都對這一張資料片頗為忌諱,無論是在官方場合直接無視地獄火的存在還是開發者私底下的訪談裡對地獄火不屑一顧的態度都顯示出自負的暴雪人對這個資料片的負面態度。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那麼這張爹不疼娘不愛的資料片是如何誕生的呢?它又是為何同時遭到南北暴雪的鄙視呢?今天的暴打暗黑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回顧一下。

讓時光倒流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小型化的個人計算機迎來了嶄新的時代,經濟實惠的價格讓PC走進了很多辦公室和家庭,其計算能力也實現了飛躍式的提高。這一切對於酷愛桌面遊戲尤其是龍與地下城系列的玩家來說,PC走進千家萬戶意味著原來的紙筆可以放下了,轉而由PC虛擬出的隨機骰子來計算角色的攻擊和移動。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利用PC的高速計算能力來讓每一局都產生一個新的地下城,從而以賦予玩家新鮮感。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Robert Clardy就是這樣一個狂熱的龍與地下城玩家。在見識了PC的威力之後,他拿出了所有的積蓄與妻子一起在1978年共同創辦了Synergistic Software工作室。跟那個時代的小型工作室一樣,他們的第一款遊戲也是在車庫裡誕生的,名字叫做Dungeon Campaign,於1978年12月登陸AppleII平臺以磁帶出版。從名字就能一眼看出,這款遊戲受到了龍與地下城極大的影響。遊戲推出後一炮打響,事實上在那個PC遊戲拓荒時代,基本上能商業出版的遊戲賣得都不錯。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打響名氣後,他們再接再厲,在1979年推出了同樣基於龍與地下城設定的Wilderness Campaign,這一次遊戲的場景被放到了野外,以示與Dungeon Campaign的區別。同年,他們將兩款遊戲組合到了一起,變成了Odyssey:The Compleat Apventure,並推出了軟盤版本。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隨著Rogue的流行,“roguelike”一詞成為了角色扮演遊戲的標籤,回合制遊戲,程序生成的隨機關卡和物品,以及永久死亡成為了主旋律。在那個時代,只要一款RPG遊戲能正常擺上貨架,就能有不錯的銷量從而維持工作室的發展。Synergistic Software就這樣一步步地成為了早期AppleII平臺重要的第三方開發商。

Synergistic工作室出色的開發水準得到了出版商們的關注,他們開始邀請Synergistic工作室進行外包開發工作,這在當時也是非常常見的商業運作,出版商手握著名品牌招募外包工作室,以低廉的成本快速推出系列作品,大把票子進腰包,至於原品牌價值被榨乾這種事情,誰又會去在乎呢。

就是在為出版商代工時,Robert Clardy結識了Ken Williams。後者同樣是開夫妻店的老闆,他與妻子Roberta一起在1979年成立了Sierra On-Line。順便說一下,Roberta Williams是80年代PC遊戲界最著名的女性設計師,也許沒有之一,由她創造的Mystery House以及the King's Quest系列遊戲奠定了整個20世紀流行一時的圖形冒險遊戲的基石。

他們的第一款遊戲Mystery House開發時間三個月,這是當時第一款擁有圖形的PC冒險遊戲,儘管那只是原始的單色靜態線條圖,但依然一炮而紅。整天沉迷在文字冒險遊戲裡的阿宅們忽然看到圖像形式表現的遊戲哪裡還能抑制得住心中的衝動和顫抖的雙手,在遊戲擺上貨架之後,迅速被遊戲宅們搶購一空,最終它售出約1萬5千份。雪樂山的第一款遊戲為夫妻兩人賺到了近十七萬美元。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隨後的工作室發展順理成章,他們繼續推出一系列的冒險遊戲。而讓他們一躍成為遊戲產業明星的是一份來自IBM的委託,是的,那個在上世紀計算機領域呼風喚雨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1983年,IBM聯繫了Sierra On-Line,邀請它為其進入家用電腦領域推出的全新主力產品IBM PCjr打造一款遊戲。IBM將為遊戲的整個開發提供資金,為其支付版稅,併為遊戲做廣告。這個天上掉下的餡餅沒有理由不吃,雪樂山將全部人手(其實就是以Roberta女士為主力)投入到這個項目。Roberta為遊戲創造了一個以經典童話元素為特色的故事。她的遊戲概念包括彩色動畫圖形,偽3D視角,高級文本引擎,以及通過PCjr聲音硬件在後臺播放音樂的功能。這就是奠定了雪樂山江湖地位的King's Quest系列的開山之作。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Ken這個人商業頭腦相當了得,隨著雪樂山在冒險遊戲領域的優勢日益明顯,甚至開始發行他們自己的遊戲雜誌,Ken的眼光就沒有侷限在自產自銷上,而是走向了出版商的道路,畢竟那才是來錢最快的道路。於是在與Synergistic工作室很多次的外包合作中,他最後提出全資收購該工作室,Bob欣然同意。

1995年成為雪樂山非常成功的一年。它成為當年PC遊戲市場份額的領頭羊。其軟件出版業務的銷售額達到了8340萬美元,盈利增長了19%,為公司帶來了1190萬美元的淨收入。之後,還在稚嫩的PC遊戲行業打拼的雪樂山遇到了資本大鱷。

1996年2月,以郵購商品起家的電子商務先驅CUC International意圖向互動娛樂產業發展,它盯上了PC市場的領頭羊,提出以約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雪樂山。CUC的雄心不止於此,它還對PC市場上的多個出版商提出了收購要約,其中就包括了暴雪的母公司Davidson&Associates。最後CUC以超過18億美元的代價在1996年完成了對PC互動娛樂市場的整合,旗下囊括了Sierra,Davidson,Blizzard,Knowledge Adventure和Gryphon Software等知名工作室。

然後CUC開始了資本大佬收購一堆小弟後常見的操作 - 重組。

1996年9月,CUC宣佈將旗下所有遊戲開發工作室的功能全部整合到一家名為CUC Software Inc.的公司裡,該公司總部設在加州託蘭斯市。原暴雪的母公司Davidson&Associates成為全體遊戲工作室的指定出版商。CUC Software將整合其所有遊戲部門的製作、分銷和銷售資源,統一步調進行開發。

看上去很美,對吧?

然後CUC開始了收購後的空降操作。花了極大代價收購來的雪樂山首當其衝,其老闆Ken在CUC的董事會中獲得了一席之地,隨後離開了雪樂山開發一線不再過問開發事宜,轉而把自己埋沒在更多的會議和文書工作當中。那麼掌控所有遊戲工作室的CUC Software由誰來管呢?Scott Lynch,一名沒有任何軟件開發經驗的會計師,因為與CUC的高管層的密切關係,空降成為了CUC Software的負責人。

請注意這個時間線,1996年秋季,CUC開始了對軟件開發工作室的整合,就在當年年底,劃時代的鉅作暗黑破壞神出版了。對於CUC的高管來說,這樣一款紅極一時的遊戲如果沒有安裝那時流行的做法推出資料片進一步賺取利潤的話,簡直就是拿鈍刀割自己的肉。在他們看來,快速推出一個擁有更多關卡和物品的資料片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因為遊戲的代碼庫和構建已經建立好了,資料片的任務只需要往裡面塞點東西就又是一個賺錢的光盤。一切就像文初Synergistic Software工作室所做的那樣。依靠暗黑打下的名氣和低廉的開發成本會讓CUC Software打響這頭一炮。

不過,資本家們的如意算盤遇到了一點點小小的阻礙,當時開發暗黑破壞神的暴雪北方對資料片的開發並不感冒,他們剛剛經歷了人生中從未體驗過的漫長開發衝刺期,身心俱疲的他們拒絕了CUC的開發要求。既然暴雪北方不幹,那麼CUC家族裡的其他工作室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任務落在了Synergistic頭上,他們剛剛完成了一款實時戰略+ RPG類型遊戲Birthright:The Gorgon's Alliance。CUC Software的老大Scott Lynch直接找到了Synergistic工作室的Bob,指示他要在六週內完成暗黑資料片的工作。

是的,你沒看錯,不是六個月而是六週。

Bob回憶當時的場景說,“不幸的是,我們已經正式成為雪樂山的一部分,所以實際上是雪樂山拿到了那份工作,Scott Lynch就是(那時)雪樂山的負責人。他沒有參加任何會議,也從未真正弄清楚大家的需求是什麼,他也不熟悉我們的工作,也沒有考慮學點關於軟件開發的東西。他只是轉達了他聽到的任務,讓我們開始執行。”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那暴雪此時的反應是如何呢?事實上,他們毫無反應。並不是他們畏懼於資本的力量,而是他們對此事毫不知情。那時暴雪的老大還是Allen Adham,在CUC高層下達任務時他已經度假去了。Synergistic工作室的人回憶說,那時老闆讓他們趕緊把暗黑資料片弄出來,趕在Allen度假回來之前搞定,到時候木已成舟,Allen就不好說什麼了,這便是荒謬的六週開發時間的由來。

不過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瞞得住呢,很快暗黑要讓外包工作室開發資料片的消息就傳開了,南北暴雪這時一致提出了反對,乃至相當激烈的抗議。他們覺得暗黑破壞神是暴雪的孩子,它已成為暴雪每個人的寶貝。他們不希望讓外包工作導致遊戲質量的下降。

事實上,這並不是暴雪第一次對外包表示了擔憂。1995年,在魔獸2開發時期,他們在做完魔獸2之後便與Cyber&lore Studios簽約為魔獸2開發資料片,自己則去全力製作星際爭霸。不過就在Cyber&lore的開發工作達到驗收里程碑時,暴雪的經理們認為製作水準不盡如人意。於是他們取消了合同,轉而自己製作完成了魔獸2的資料片Beyond the Dark Portal,星際的遲遲未能現身與這一次的外包風波頗有關係,此後暴雪基本上不再放手讓外包團隊負責自己旗下的遊戲,哪怕是資料片也不行。

暗黑破壞神開發史番外篇:地獄火誕生記(上)

跟現實世界裡胳膊與大腿較量的故事一樣,暴雪的抗議並沒有什麼卵用。CUC決定繼續推進暗黑資料片的開發工作,指定Synergistic進行開發工作並將其命名為“地獄火”。暴雪北方的人們似乎對這一點看得挺開的,他們一邊閉著眼睛享受一邊希望能為Synergistic提供所有的遊戲工具,以幫助他們完成任務。

還記得在暗黑開發史裡在關鍵時刻拉了一把禿鷲也就是暴雪北方一把的經理Matt Householder麼。既然高管Scott Lynch先生只想在六週後讓資料片上市以便自己數錢,那麼這位製作人只好臨危受命負責起資料片的監管工作,他需要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來與Synergistic Software溝通,對一切的開發內容 - 美術,任務對話,音效和遊戲測試方面的全部工作都要全部把關。

有了暴雪北方的遊戲代碼和遊戲工具支持,還有了一個懂行的製作人監管,似乎地獄火的開發工作應該會很順利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將在下篇文章中講述後續的故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暗黑破壞神以及暴雪娛樂的故事,請關注我們的深度欄目“暴打暗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