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流產、損失嚴重!怎樣有效防治

1、傳染性和寄生蟲性疾病致流產

很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都能引起懷孕母羊流產。根據引起流產病原微生物的種類不同,可分為病毒性傳染病和細菌性傳染病,前者常見的有口蹄疫,後者常見的有布魯氏菌病、衣原體病等。寄生蟲病多數通過通過吸食血液,掠奪羊體營養,破壞組織器官,注入毒素等損害羊體,造成母羊體質虛弱,胎兒死亡,從而引起症狀性流產,如血吸蟲病、梨形蟲病等,少數通過侵害胎盤和胎兒直接引起自發性流產,例如羊弓形蟲病。

2、非傳染性疾病致流產

當懷孕母羊患有肝、腎、肺、胃、生殖器官等疾病時,如瘤胃鼓氣、疝痛、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盆腔腫瘤等易發生流產。再者,遺產因素、生殖激素失調和代謝性疾病,如染色體異常、精卵結合異常、精液活性低、孕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降低、妊娠毒血症等也可誘發流產。另外,子宮環境不佳、胎兒生理異常、近親繁殖、配種時間錯誤等也可直接、間接誘發流產,如子宮畸形、子宮空間不夠、胚胎過多、胎膜及胎盤異常、胚胎髮育停滯、胎盤出血、臍帶捻轉等。

3、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流產

懷孕期母羊如果飼餵方式錯誤、飼料品質不佳、營養成分不全,如補喂飲水不及時、飼餵含有冰碴的冷水,飼料不足或精粗飼料比例不合理,飼餵含有有毒植物、農藥殘留、發黴的飼料,飼料中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缺乏或比例不當等均可引發流產,圈舍環境不好、應激因素、精神刺激、醫療性損傷,如飼養密度過大、未按公母和強弱分圈,運輸、追趕、驚嚇或機械損傷;在治療時未注意治療方法及用藥量等也可造成孕羊流產。

4、其他致流產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天氣突變、氣溫下降、雨雪天氣也是導致母羊流產的因素之一;在母羊懷孕期進行疫苗免疫,特別是免疫可引起流產的傳染性疫苗,易造成免疫孕羊流產;牧區流產率高於農區,主要考慮圈養比放牧飼餵條件好。另外,有文獻提出老年羊比青年羊體質差,流產率高。

1、布魯氏菌病

綿羊流產率達到30%到40%,其中7%到15%的是死胎。妊娠母羊流產的前兩三天,精神萎靡、食慾廢絕,喜臥,常 常由陰門排除黏液或者帶血的分泌物。山羊敏感性更高,常見於在妊娠後期發生流產,新感染的羊群流產率高達50% 到60%。

2、沙門氏菌病

妊娠母羊流產發生於產前的前六個星期,精神沉鬱,食慾減退,體溫升高。40.5到41.6度。有時候腹瀉,流產第 一年的羊群損失約10%,嚴重的高達一半幾率。

3、胎兒彎曲菌病

妊娠母羊流產發生於產前1-1.5月,流產率高達50%-60%。

4、李氏桿菌病

妊娠母羊有神經症狀、昏迷、有時候轉圈、流產發生於妊娠三個月以後,流產率高達15%。

5、口蹄疫

羊只在口腔、蹄部位出現水皰,妊娠母羊可發生流產。

6、地方流行性流

綿羊常發生在第二胎,多數為死胎。山羊流產絕大數發生於第一胎或者二胎,通常只流產一次。

7、圖拉桿菌病

妊娠母羊體溫升高、40.5-41度,流產或者死胎。

8、衣原體病

妊娠母羊以發熱、流產、死胎和產出弱羔為特點,流產通常發生於妊娠中後期,羊群中首次發流產率高達20%到 30%,流產前數日食慾減退、精神不振,流產後變現為胎衣不下。

9、羊傳染陰道炎

妊娠母羊體溫高達41.7度,常引起流產。

10、支原體性肺炎

妊娠母羊除了表現為肺炎症狀外,還可發生流產。

11、Q熱

病羊發生肺炎和眼病,妊娠母羊流產率高達10%-15%。

12、內羅畢綿羊病

妊娠母羊體溫升高持續7到9天,常發生流產。

13、邊界病

妊娠母羊有神經症狀、抽搐顫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流產,常生出瘦弱胎兒或者乾屍化胎兒。

14、弓形蟲病

妊娠母羊發生流產常見於妊娠後期、多見於產前一個月左右,損失率不到10個百分點。

15、住肉孢子病

妊娠母羊發熱、貧血、淋巴結腫大、腹瀉、有時候跛行、共濟失調,後肢癱瘓、可發生流產,部分胎兒死亡。

16、蜱傳熱

妊娠母羊體溫高達40到42度,約有30%的母羊流產。

17、蜱性膿毒血癥

妊娠母羊體溫升高至40-41.5度,持續十天左右,引起流產。

18、中毒病

許多中毒疾病都可以引起母羊流產、常常群發

19、灌藥錯誤

妊娠母羊發生於用藥後1到兩天。

20、妊娠毒血症

妊娠母羊發生流產與產前1-2周

21、維生素A缺乏

妊娠母羊發生流產、死胎、弱胎以及胎衣不下。

22、安哥拉山羊流產

妊娠母羊應激性流產發生於妊娠90到120天,胎兒常為活產,習慣性流產的胎兒發生水腫而引起死亡。

二、母羊流產怎麼辦

母羊流產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除病原菌如布氏桿菌等侵入或因病引起流產外,因管理不當造成的懷孕母羊流產比例可能達到80%。那麼為防止懷孕母羊流產要做好以下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

加強母羊營養,採用科學的養殖與飼餵方式,營養均衡,精粗飼料比例合理,禁止飼餵黴爛、變質的飼料、飼草,禁止飲用冰凍水;保持圈舍防寒保暖,陽光充足,通風乾燥,定期消毒,清潔衛生;飼養密度合理,保證羊群有足夠的運動場所和飼槽,實行公母和強弱分群,懷孕後期母羊單獨飼養;放牧妊娠羊時,必須緩慢,不可吆喝、追趕。

2、加強動物防疫

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提高易感動物抗病能力。做好疫情監控、動物調運監管和檢疫工作,避免把疫病帶入或帶出;按照獸醫規程對易感動物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按時開展疫苗免疫、藥浴等防疫工作;對於疑似發病的羊,及時隔離,謹慎用藥診治;當發現母羊有流產預兆時,應及時採取保胎措施。做好疫病淨化及無害化處理,及流產胎兒、母畜排出物的無害化處理。

3、優化羊群結構

不斷優化羊群結構,通過採用科學的配種方式和逐年淘汰患有疾病、有遺傳病史、體質弱、生產性能差的羊只,存優去劣;提高母羊繁殖能力,實現以優配優、全配滿懷的目的。

養羊場戶如遇母羊產期未到意外地表現一些流產徵兆,如母羊表現腹痛不安,時起時臥,拱腰努責,小便頻繁,陰道內流出粘液或血水等,則是母羊發生流產動胎的徵兆表現,建議養羊場戶應及時採取緊急治療措施。其治療方法可參考如下:

①給母羊內服燒酒50―100亳升,給予輕度麻醉以抑制母羊努責和陣縮;

②母羊輕症動胎者,可肌肉注射黃體酮2―5亳升;

③如母羊因損傷性胎動不安的,則應在給母羊肌肉注射黃體酮的同時,並配以給母羊內服止痛清熱安胎散,即用酒知母3克、酒黃柏3克、川斷6克、沒藥2克、乳香3克、地榆5克、當歸5克、生地炭3克、酒黃芩6克、砂仁3克、鹿角霜6克、川芎2克、桑寄生5克、伏苓5克、臺烏5克、血竭花5克、熟地6克、甘草3克,共為細末,開水衝調,童便20克為引給母羊內服;

④如母羊因血熱宮燥,陰道內流出血水,則應在給母羊肌肉注射黃體酮的同時,並配以給母羊內服苧麻根安胎湯,即用鮮苧麻根20克、仙鶴草30克、艾葉10克,煎水給母羊內服;

⑤如母羊呈現習慣性流產,為達到預防和治療的目的,可在確定母羊懷孕後,每隔半月給母羊內服一付保胎安全散,即用全當歸6克、川芎3克、菟絲子6克、炒白芍3克、川貝母3克、黃芩6克、荊芥2克、厚朴2克、艾葉2克、炒枳殼3克、羌活2克、甘草2克、黑杜仲3克、續斷6克、故紙3克,共為細末,生薑5克為引,調勻後給母羊內服。

母羊流產的原因,母羊流產怎麼辦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養羊場戶要防範母羊發生流產,必須針對母羊發生流產的原因採取相應而積極的防控措施。建議養羊場戶在發現母羊發後,應及時請當地有經驗的執業獸醫對母羊進行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