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化步兵和機械化步兵的區別

摩托化或者機械化都是來源於西方軍隊,“摩托化”的英文單詞是“Motorized”,“機械化”的英文單詞是“Mechanized”,就翻譯來說前者屬於音譯,而後者是意譯,而不是簡單的理解為摩托化步兵就是坐摩托的步兵。

摩托化步兵和機械化步兵的區別

英國裝甲戰理論先驅富勒

“摩托化”最早出現在一戰後的20年代,當時英法等國很多被忽視的軍事理論家,比如英國富勒,主張建立能夠伴隨坦克作戰的步兵部隊,裝備各種卡車、裝甲汽車、履帶和半履帶式戰車,炮兵、工兵、通信、防空等支援分隊的裝備也以自行化為主。所以這種新式步兵,在“步兵(Infantry)”之前,加上“摩托化(Motorized)”一詞,而“Motorized”也有“機動的”的意思,所以,“Motorized Infantry”其實意譯應該是“機動化步兵”。

德國是最早正式建立摩托化步兵的,1943年,德國裝甲兵總監的古德里安下令重新啟用腓特烈大帝時期的部隊名稱,“步兵”改稱“擲彈兵”,“摩托化步兵”也就由此改稱“裝甲擲彈兵”,直到現在德軍也仍然沿用這一稱呼。

“機械化”最早是蘇聯吐哈切夫斯基在大縱深作戰理論中提出的,其實本意和西歐的摩托化是一個意思,只是在當時各國的工業實力不同,蘇聯所謂的機械化實際上是由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等重型裝備組成的機械化軍,機械化旅,而只是裝備了卡車,汽車甚至是摩托車,只有少量裝備重型履帶式或半履帶式裝備的稱為摩托化步兵。戰後蘇軍的機械化軍縮編成師,名稱就是摩托化步兵師。

所以在英美德以及蘇聯等國家的語境中,機械化和摩托化就是一回事。

摩托化步兵和機械化步兵的區別

歐陽海烈士就是為了攔住受驚騾馬而犧牲的

我軍在建國初,還絕大多數就是純粹的步兵,汽車都沒有多少的,由於國力的限制,所以是少量部隊建設機械化,努力實現騾馬化,改革開放以後,騾馬化開始逐步走向全面機械化,但是這條路自然並不順利,國家並不富裕,所以我軍的機械化很類似於一戰後的蘇聯,就是裝備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等履帶式重型裝備的稱為機械化步兵,而大量步兵只是裝備汽車、卡車等輪式車輛為主,稱為摩托化步兵。

摩托化步兵和機械化步兵的區別

99A主戰坦克

這麼叫的國家還有很多,比如法國、西班牙,機械化與摩托化的區別就是履帶式重型裝備和輪式汽車的區別。

摩托化步兵和機械化步兵的區別

被稱為05式的輕型坦克,實際編號還沒有公佈

我國《國防白皮書》計劃在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未來機械化步兵與摩托化步兵的區別將成為老黃曆,而是根據任務和需求,分為三類,第一類裝備重型坦克99式坦克、04式履帶步兵和05式155mm自行火炮等履帶式重型裝備的重裝甲部隊,第二類裝備96主站坦克、大八輪裝甲車和155mm卡車炮等輪式裝甲車輛的中型裝甲部隊,可以快速空運以及戰略機動,第三類則是裝備輕型坦克、猛士等輕型裝甲車輛的輕裝步兵,用於山地作戰等環境,當然也可以使用大量直升機進行吊裝,增強戰術機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