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注1:這篇文字是正兒八經誇姜華,不喜勿讀。

注2:姜華這倆字作為姓名被許多中國居民使用,以下專指職業搏擊界的那位,也就是搏擊賽事崑崙決的創始人。

注3:“摳門兒”是姜華的擋箭牌,他不是真小氣,但他願意自認摳門兒,目的是堵悠悠眾口,還沒等你說他,他自己先說自己了,你也就不好意思了。所以,這篇文字估計沒有稿費。

注4:我尊敬中文,崇拜中文。文章形式上是文字的組合,但實質上文字只是工具,自認寫的玩意兒不夠成為文章,只會碼字,所以這篇是“文字“。

注5:寫完了才發現有細節差錯,但不改了,意思都對,且是主題的補充。參加諸神之戰最有名的是K-1冠軍克勞斯、安迪·蘇瓦。

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姜華創辦的搏擊賽事叫崑崙決,其中的主打賽制是諸神之戰,就是體重70公斤級的自由搏擊比賽,每年選不同背景、國籍、膚色64位高手捉對廝殺,賽期1年,決出一位金腰帶得主。諸神之戰辦了4年,行業內頗有影響力。前幾天,進入16強的拳手名單公佈了,行業內有了爭議。

我從這個爭議說開去。

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爭議的焦點是16強裡頭名手少。我捋了下名單,然後,自己對自己表了態,支持姜華這麼做。諸神打了4年,第1個年頭就沒什麼名手,最有名的是一位泰拳王巴猜,這哥們綽號“人形兇器”,曾威震泰國拳壇,然後一個後備拳手把他給揍了個人仰馬翻,再往後就沒有然後了。後備這哥們叫祖耶夫,白俄人,此前是籍籍無名之輩,也理所當然名不見於經傳。他的然後和“人形兇器”不一樣,祖耶夫成名了,名氣比“人形兇器”兇大了。因為祖耶夫打了諸神之戰,拿了總冠軍金腰帶。一句話總結這一段:諸神之戰把祖耶夫託上位了。

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次年,64位高手。奪冠的是一位泰國兄弟,叫西提猜,他不但威震蕞爾小泰國,還打遍歐洲無敵手。這一年最有名的不是他,或者他只是之一,個人以為大鬍子奇利亞更有名。哦,對了,這年還有一位泰國新人,蘇波邦,也是泰佬。小蘇和廣東名將拳館的鄧立打過一仗,開賽前主持人、解說員對他的背景介紹了一番,歸結為四個字“無名小輩”。

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為何提到這位“無名小輩”呢?再過了一年,他成了總冠軍,也成了名手。小蘇打了好多比賽,打了兩年諸神之戰之後才成名。

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繼續流水賬,其實時間比流水快,且無情,流水好歹有個歸處,時間呢?蘇波邦又被拉下馬,新冠軍是亞美尼亞人馬拉特。馬拉特是有名氣的,就比打諸神之前的西提猜差一點,因為他從來就是西提猜的手下敗將,“從來”在這裡的意思是三次。對了,單論名氣,這一年的入圍16強的高手裡頭,馬拉特也不是名氣第一。

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以上,都是過去式。粗看了一下這幾百個字,主題還是比較清晰:你特麼愛誰誰,拿了諸神金腰帶,你就是名手,或者名手+1。有句話特俗氣,用在這兒特合適,英雄不問出處。我補一句,比出處重要的是成名之處。巧了,正是崑崙決諸神之戰的擂臺。

今年的16強名單(裡頭有奇利亞、喬奈、蘇波邦、祖耶夫、諾丁、穆瑟夫······),還有爭議嗎?我說清楚了嗎?沒清楚的話,我再重複一次,重複代表強調,強調之後再不懂,那就不懂吧——是比賽平臺讓拳手名冠天下!

搏擊圈猛料,解說張太海爆崑崙決內幕,炮轟拳迷,你們低估了姜華

為了和文字標題呼應,我再說點秘密吧。讓賽事平臺大過一切,就是姜華的目的!誰拿諸神金腰帶對他來說無所謂,真刀真槍打出來就行。換句話說,姜華要當的是鍍金人,誰在他的比賽裡打好了他就給誰鍍層金,他不想靠拳手給他自己貼金。科舉那會兒,有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頭名分別是解元、會元和狀元。歷朝,狀元全部成名。姜華要做的是殿試。

你們丫是不是低估了姜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