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中,久攻不破的城池爲什麼不直接繞過去,而是繼續攻打?

相信很多人看古代戰爭史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攻城的時候既然是久攻不破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去呢?非要搭上那麼多人的性命去攻打一座城池合適嗎?而且很多時候因為攻打一座城池,延誤了戰機,最終不得不選擇退兵。古代戰爭中,都喜歡攻城略地,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諸葛亮北伐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孫子兵法也曾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但無論是伐謀還是伐交,其最終目的還是得到城池,與攻城的目的是一樣的。孫子兵法中也從未說過,遇到堅固的城池不要攻,可以繞過去,因為這種戰法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異於自取其辱、自尋死路。下邊我們來談一下,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什麼不能繞過那些久攻不下的城池?

古代戰爭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去,而是繼續攻打?

首先,避開城池繞道而行有可能被包圍。孤軍深入向來被視為兵家之大忌。繞道而行,城池還是敵人的,一旦前方受阻,就可能陷入孤軍深入、背腹受敵的危險境地。敵人這時候來個雙面夾擊或者反包圍,這就是自找死路。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李信率領20萬大軍進攻楚國,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殺入楚國腹地,但因孤軍深入,楚國大將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派出其它軍隊截斷秦軍的退路,兩面夾擊,最後大敗李信;

古代戰爭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去,而是繼續攻打?

還有一個原因,如果你繞過那些久攻不下的城池,向前進發,就要分兵困住這個城,還要保護自己的補給線糧道。分兵亦是兵家的大忌,分兵則必弱,敵人就會攻其薄弱環節,然後大破之。集中優勢兵力打大仗,這是每一個稍微有點頭腦的將領都明白的,也是必須執行的。因此,在不知道敵軍情況下,沒有絕對的把握,沒有哪個指揮官敢把後背給敵人。寧可死磕,也絕對不能繞過去;

古代戰爭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去,而是繼續攻打?

其次,“繞過去”軍隊失去後援,補給成了最大的問題。古語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時候打仗糧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座城池打不下來繞過去了,那麼糧草怎麼辦?不打下城池就很難保障後勤,那麼糧草運輸就是個大問題!從軍事上來說,繞過駐有重兵的城池就會把自己的後方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這樣你並不能全力向前進攻,因為後方往往有軍隊最薄弱的交通運輸線。繞過一座城池,可能就代表你進入敵人復地了,後勤線補給就沒有了。而且後勤人員要遠比打仗的軍人多得多。要知道淮海戰役,60萬解放軍身後有543萬農民再給他們做運輸!

古代戰爭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去,而是繼續攻打?

行軍打仗動輒幾十萬軍隊,那麼多人的衣食住行消耗巨大,如果補給線被切斷,軍隊沒有糧草,能支撐幾天,人是鐵飯是鋼,沒有了軍糧士兵要麼餓死,要麼投降,要麼逃跑,軍隊就會不戰自亂。歷史上因為後方的糧道被斷被洗劫,最終導致軍隊慘敗的事數不勝數。比如官渡之戰,曹操洗劫了袁紹的烏巢糧地,直接導致袁紹大軍的崩潰;

古代戰爭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去,而是繼續攻打?

再次,戰爭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就是攻城略地,奪取資源。攻克城池可以擴大疆域,掠奪資源,掠奪人口。古代不比現代社會,到處人滿為患,古代的人口大多集聚在城市,古代人為何把攻城絕地看的如此重要,就是因為攻破城池之後就可以擁有這個城池的人口、資源。戰爭的本質就是搶佔土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土地和城池,國家也就一無所有了。由此可見古代戰爭,乃至現代戰爭的本質都是攻城略地,奪取資源;第二個就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戰爭說到底是有人再打的。有城的地方就有人,原因同上。戰爭要想最終勝利,最主要是制服敵人。所以毛主席曾經說過,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最主要的目的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攻擊城池並不是為了城池本身,而是為了更好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如果繞過了城池那你如何達到戰略目的?還打什麼?去荒郊野外打獵嗎?

古代戰爭中,久攻不破的城池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去,而是繼續攻打?

​以上,大略就是一些城池,久攻不下為何還要繼續攻打的原因。繞路是可以的,那要面臨被人圍毆的風險,腹背受敵。而打下重要城市,步步推進,就無後顧之憂,這是很重要的。一家之言,難以概全,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我是熱愛歷史的殤水無痕,歡迎大家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