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今夏从7月17日起正式进入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刚刚经历了台风的打击和梅雨天的折磨,我们又迎来了“三伏天”长达40天的高温暴击,分分钟被晒成炭!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到了!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天闷热难耐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却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贴敷正当时。

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2018三伏时间

  1. 初伏:2018年7月17日-7月26日 ,10天。
  2. 中伏:2018年7月27日-8月5日,10天。
  3. 闰中伏:2018年8月6日-8月15日,10天。
  4. 末伏:2018年8月16日-8月25日,10天。
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哪些病算“冬病”?

从中医学上讲,“冬病”概念的外延要略宽泛些,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冬病为什么要夏治?

冬病之所以夏治,是因为只有夏天才能除去此类病人体内的“病根”。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贪凉饮耗伤阳气的时候,“三伏天”在人体相关穴位服敷贴辛热温阳之药物,扶助人体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减少在阴寒较盛之冬秋季节,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复发。

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贴伏,抓住最佳时机!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2018年头伏第一天为7月17日,中伏第一天为7月27日,末伏第一天为8月16日。

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哪些人不宜贴伏?

首先,湿热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冬病夏治”主要针对虚寒体质人群,如果痰或鼻涕为黄颜色,且比较黏稠;舌质发红且舌苔干燥,或舌苔黄腻,这些都是有内热之象,就不适合来做“冬病夏治”。

瘢痕体质、虚弱怕痛、支气管扩张、正在感冒发烧及血糖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也不适合。

“冬病夏治”主要以贴敷为主,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有点微热感,但有10%左右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起泡、痛痒难忍的状况,所以不适合瘢痕体质的患者。

对那些长期咳嗽,甚至有咯血病史的人,最好先去拍肺部CT,如果确认是支气管扩张患者,最好不做贴敷,因为这类患者多是湿热体质。

至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敷贴后则会加重病情。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未能很好控制,皮肤一旦破损则很难愈合。

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三伏贴里是什么药?

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气血趋于体表,毛孔最为开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达到效果。

现在的三伏贴,对古方进行了优化、加工,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等温阳化淤药材,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冬病夏治“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贴敷后,出现以下场景不要惊慌!

1. 贴敷后局部发热,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痉挛均为正常反应。

2.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别慌,立即取下药膏,不要抓挠,不要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它自己慢慢就好了。

3. 若皮肤过敏、出现痒的情况,可以擦紫草膏、芦荟膏。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用烫烧膏处理。

4. 红、肿、热、痛、痒是身体元气抽调到体表的正常反应,也是有效反应。

贴敷时间

一般成人2-4小时,儿童1-2小时,每次6-8片,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最后

要提醒大家的是

要客观看待“三伏贴”

相信合理的应用三伏贴

给我们带来帮助的同时

不能一味的把它当作

更不能因为贴了三伏贴

就医全流程,趣医全搞定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