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的《美人魚》海島 從「樓」到「島」 佳兆業艱難併購

作為昔日的深圳“舊改之王”,日前,佳兆業掌舵人郭英成再次變身白衣武士。從“爛尾樓”到“爛尾島”,和以往不同,郭英成把目光投向了海南的一座人工島。

擱淺的《美人魚》海島 從“樓”到“島” 佳兆業艱難併購

因“雙暫停”政策

擱淺的《美人魚》海島

7月11日晚,中弘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出售全資子公司海南如意島旅遊度假投資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作價14億元。

記者瞭解到,買家海南羅勝特投資有限公司有5個股東,其中深圳市豪熙投資有限公司、超旭置業(深圳)有限公司合計持有40%股權,該兩股東由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控制。

資料顯示,如意島項目是一個填海人工造島進行旅遊度假開發的項目,位於海口市海甸島,距陸地東海岸約4.4公里,距海口市中心約12公里。

2012年,中弘通過招拍掛取得如意島,斥資30億。這是一個總投資超過500億元的巨大項目,旨在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設計年接待遊客300萬人次。

在此之前,作為中弘控股實際控制人,王永紅還曾試圖引入美國海洋世界主題公園。

後續劇情與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如出一轍:開門迎客的那一天尚未來到,如意島卻自2017年8月末開始,一直處於擱淺狀態。

這一方面是由於母公司中弘陷入資金短缺困境,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海南旨在保護生態核心區的“雙暫停”政策。

據悉,如意島項目分三期填海,一期248萬平米填海已完成,並取得驗收批覆,正在申辦海域使用權更換為土地使用權的相關手續;二期138萬平米還剩餘約200畝未完成,未辦理竣工海域使用驗收。

目前,三期330萬平米尚未取得海域使用權證。然而,2016年5月至6月期間,如意島公司曾擅自填海3.23萬平米。醜聞曝光後,中弘亦收到當地政府一張3733萬元罰款單。

如意島能否“如意”?

前途未卜

至於交易原因,中弘股份在公告稱,旨在“盤活存量資產,減少公司負債,降低財務費用,增加公司流動資金。”

去年以來,中弘股份一直深陷輿論旋渦。10年激進併購擴張,也讓江西宜春商人、中弘股份實控人王永紅負面纏身:司法凍結、債務逾期、在建項目陸續擱淺、年報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股東集體減持、高管辭職……

財報顯示,2017年中弘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16億元,較2016年的44.52億元大降77.18%,而淨利潤則更為不堪,鉅虧25.11億元同比暴跌1699.01%。

與此同時,中弘股份也成為A股22年來,首次出現非ST公司的股價跌破1元的股票,從而被載入歷史。

而對於郭英成來說,與“島主”身份一起接盤的,還有負債。

據《海南如意島旅遊度假投資有限公司2018年1-4月審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如意島公司資產總額為89.81億元,負債總額為86.17億元,淨資產僅有3.64億元。

根據中弘與佳兆業的雙方約定,佳兆業最終買單的代價略低於上述金額——約7300萬元現金,和如意島74.61億元的債務。

中弘此番的“賣島”行為,明顯有著自救意味。而針對此番接手的佳兆業,如意島是否能“如意”?業內分析,這次交易稱得上艱難,項目前景依然未卜。

“佳兆業此類收購,多少是有不確定性和壓力的,因為此類項目本身會受到海南島房地產調控的影響;另外,佳兆業收購以後,潛在的運作資金從哪來?這也是有風險的。”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

嚴躍進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外部投資者對於佳兆業本身也存在疑慮。“所以要在融資時有可持續性的新策略,這樣才利好盤活海南的項目。”

併購消息發出的第二天,這場海島交易也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7月12日,深交所就向中弘股份發出問詢函,就收購人股權關係、資金來源、如意島3期進展等9大方面問題,要求作答。

從2014年底,佳兆業遭遇政府鎖盤,現金流斷裂,掌門人出走香港;到藉助樓市上行紅利,佈局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3月成功復牌,郭英成也隨之成為“重生”的傳奇人物。

不過,佳兆業中意的文旅地產,並不是一樁輕鬆的生意。位於遼寧綏中的東戴河項目就是前車之鑑。

如今,距離2011年佳兆業·東戴河首次開盤,已有7個年頭。這個超級困難戶曾因規劃不善、配套不全,一度淪為當地鬼城。

此外,與海南多個人工島面臨的處境相似,佳兆業東戴河項目也遇到了來自中央環保督察組的整改壓力。

今年4月,綏中縣長、東戴河新區管委會主任馬茂勝在政府常委會議上就專門提到,要貫徹落實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督察反饋的佳兆業東戴河房地產公司等三家企業違法填海影響生態環境案件的整改方案。

不過,隨著近幾年京津冀地區紛紛限購,東戴河也開始迎來複蘇跡象。6月27日,佳兆業·東戴河開放了新的北京營銷中心,但前景如何,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