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殖戶討厭的臭傢伙如何變成「香餑餑」?

禁養政策全面實施,養殖業環保整治壓力越來越大,如何處理畜禽糞便汙染成為困擾農村養殖戶的大難題。不管是在適養區還是在限養區,作為中小養殖戶,用於購買環保設備的資金投入有限,這就需要我們及時轉型發展種養結合生態養殖,讓畜禽糞便在生態循環鏈條中循環起來,不僅讓糞便變廢為寶,最大限度的降低養殖業汙染,還可以改善土壤,提高作物的品質,讓瓜更甜,果更香。

農家營是專門做土雞養殖的,雞糞是一種比較優質的有機肥,不僅能增加土壤肥力,也是實現養殖業汙染零排放的重要舉措。今天我們就從兩方面來談一談雞糞如何變廢為寶。

農村養殖戶討厭的臭傢伙如何變成“香餑餑”?

一、普通養殖戶

在散養區域,如果採用科學的生態養殖技術進行管理,合理的匹配養殖密度,雞糞是不需要處理的,它會自然發酵後被樹木的根系直接吸收利用。如果是雞舍內的雞舍,一般一個批次的雞出欄後集中處理一次就可以了。

養殖戶一般採用堆肥發酵法,雞糞加入輔料後堆放(輔料可以使用出完蘑菇的棒子,一般3分錢左右一斤。有些地方甚至是免費的,只要能幫客戶把菌棚清理出來即可)。最後蓋上塑料布或者用10釐米左右厚度的溼泥土加速發酵。

農村養殖戶討厭的臭傢伙如何變成“香餑餑”?

經過深度發酵後的雞糞,進行烘乾、粉碎即可直接施用,但還不能稱之為商品有機肥料。商品化的有機肥料氮磷鉀的總含量、有機質、水份、PH、重金屬的含量,蛔蟲卵死亡率和大腸桿菌值等都需要符合國家行業標準。

二、有機肥生產線

農村養殖戶討厭的臭傢伙如何變成“香餑餑”?

如果養殖戶把雞糞賣出去了,可能會進入到專門的有機肥廠。有機肥廠家一般採用微生物發酵法將雞糞撒入菌種和秸稈、鋸末屑、穀殼等進行深度發酵,發酵5-12天左右,發酵過程中採用地面翻堆機進行翻堆,根據各地氣溫不同翻堆次數不同。完全發酵腐熟後過篩子,將大塊的用粉碎機粉碎,加入所需的微量元素,在預混機內混合均勻,然後陸續進入造粒機、烘乾機和冷卻機等做成肥料顆粒進行包裝出售。雞糞有機肥生產工藝利用畜禽糞便以及工廠下腳料7000噸左右,實際年生產成品有機肥大約5000噸。

農村養殖戶討厭的臭傢伙如何變成“香餑餑”?

雞糞有機肥,價格從400元/噸到2000元/噸不等,毛利相對較大。國家正在深入推進化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有機肥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