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紀實:缺氧不缺精神 艱苦不降標準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纪实: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降标准

新湖南客戶端7月19日訊(郭世欽 羅麗)眾所周知,高原有著特殊的自然環境,其特點是低壓低氧、乾冷風寒、太陽輻射和紫外線強。長期在高原工作和生活,對人體的血液、呼吸、循環、免疫、生殖系統等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有的甚至是長期的、不可逆的。然而,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幹部人才卻把雪域高原當成了磨鍊意志、錘鍊黨性、培養作風、提升能力的練兵場。

進藏兩年來,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幹部人才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捨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忍受常人難以承受的,按照杜家毫書記“克服困難、適應環境、融入當地、主動作為”的囑託與要求,堅持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帶著責任、帶著感情,以苦幹實幹譜寫著對口援藏工作的絢麗篇章,贏得了廣大藏族幹部群眾的讚譽。

強管理樹形象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共歸口管理幹部人才162人,含市直、四縣、組團式醫療教育人才和短期援藏專技人才。

2017年5月20日,選舉成立湖南省援藏前線指揮部黨委,直屬中共湖南省直機關工委。黨委下設市直、醫療、教育、短援與4縣共8個黨總支或直屬支部。

同時,成立幹部管理、綜合協調、項目管理、紀檢監察、宣傳文體、醫療、教育等7個工作組,明確了各組工作職責,實行網格式日常管理;制定了《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職責分工和隊內各項工作制度》,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

工作隊始終把安全、紀律、形象和團結挺在前面,全體隊員均遞交了紀律與廉政承諾書。多次召開全體幹部人才會議,從嚴加強紀律約束與行為規範,做到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嚴管,又有厚愛。

兩年來,全體援藏幹部人才積極參與、共同監管工作隊各項工作,形成了團結幹事的和諧氛圍,樹立和維護了援藏“湘軍”的良好形象。

以援藏促脫貧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纪实: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降标准

改善民生,一直是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聚焦著力的重點。兩年來,工作隊把握重點、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全面推動“十三五”援藏規劃落實。

——加大規劃資金支持力度。專門投向貧困村的資金達1.645億元,佔援藏資金總規模的26.4%;重點建設10個小康示範村、1個鄉鎮供水工程、4個五保戶供養工程項目,切實改善農牧民住房、安全飲水、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

——爭取計劃外資金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認真貫徹落實“四個一”民生工程,捐贈價值242.5萬元5000套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設備;積極爭取貢嘎縣五保集中供養中心食堂及老年人休閒活動場所建設、隆子鎮宗雪村供水建設項目;解決了100多戶村民的飲水用水難題。分三批解決12縣(區)每縣(區)100萬元,建設五保集中供養中心陽光棚項目;爭取國家項目資金2.38億元,建設許木至仁青崗等9條扶貧公路等。

——聚焦脫貧攻堅加大工作力度。所有援藏隊員均聯繫了一戶或多戶貧困家庭;對口支援4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共7731戶24759人。目前已脫貧6147戶共18749人,脫貧戶和脫貧人數佔比達79.5%、76%。

此外,工作隊還引進中科建等企業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深入開展到貧困村義診送藥、捐贈衣物等活動。

開創援藏新模式

兩年來,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在教育、醫療、文化、就業等方面下大力氣,對口援藏工作成效顯著。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纪实: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降标准

——優先支持教育發展。“十三五”期間,規劃投入教育援藏資金17876萬元,實施了內地初高中代培班、4 縣完小提質改造等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解決了近600名農牧民子女上學難的問題,安排了80名高中生到湖南代培學習。在西藏首創組團式教育援藏“聯校模式”,山南三高“聯校班”被確定為全區唯一一個普通中學重點線招生班。2017年,三高辦學後第一次高考的上線率達到79.3%;山南籍5100 名初中畢業生填報三高志願的達到4300 人。實施“青藍工程”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選派50名骨幹教師和管理幹部到湖南示範性中學掛職培訓。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纪实: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降标准

——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安排醫療援藏資金11432萬元,實施了組團式醫療援藏、縣級衛生服務中心基礎設施改善等項目。兩年來,醫療援藏隊幫助山南藏醫院開設了ICU、手術麻醉科等9個科室;開展手術678臺;開展講座教學567次,培訓3678人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6項,其中2項填補西藏自治區空白,4項填補山南市空白,14項填補山南藏醫院空白。2017年9月,山南藏醫醫院通過國家衛計委民族“三甲”醫院評審,成為山南第一家“三甲”醫院、西藏第二家“三甲”民族醫院、全國第一家地市級藏醫“三甲”醫院;推動組團式醫療援藏工作向縣區延伸,幫助隆子縣、扎囊縣成功創建2所“二甲”醫院,貢嘎縣人民醫院目前已通過“二甲”預評審。同時,積極開展包蟲病流調、先心病和唇顎裂患兒免費救治工作,得到國家衛計委的充分肯定。

——大力支持文化等其他社會事業發展。爭取湖南廣播電臺近50萬元播出素材,協調湖南衛視《平民英雄》節目組兩次赴山南錄製專題節目。組織參加湖南衛視2017年春節聯歡晚會錄製。積極爭取將貢嘎縣傑德秀鎮申報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爭取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曲德寺及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頓布曲果寺專項資金1000餘萬元。爭取國家項目資金1.1億元,建設藏南旅遊環線雪巴村至達古村旅遊公路等。

——著力加強就業服務。湖南省人社廳出臺《關於印發〈促進西藏高校畢業生湖南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大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力度。加強山南市農牧民農業、手工業技能培訓,推進產業發展,擴大就業渠道。兩年來,農業、科技方面累計培訓3000餘人次,轉移就業900人。對口4縣啟動內地技能培訓班,安排貧困群眾就業400餘人。引進湖南晏子青稞食品生產項目,總投資1.1億元,直接安排當地200多人就業。

產業援藏增添內生動力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纪实: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降标准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纪实: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降标准

——深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安排援藏資金2620萬元建設援藏產業園,打造對口支援縣“飛地經濟”發展平臺。工作隊牽頭負責桑耶旅遊文化園區的整體開發與建設。目前,桑耶規劃編制、土地收儲、招商引資等前期工作正在深入推進。2017年8月,在長沙舉辦中國西藏雅礱文化節招商引資暨旅遊推介會,現場簽約項目32個,協議投資58.69億元。2018年5月,在長沙舉辦山南市招商引資專場推介會,6家企業成功簽約,協議資金12.2億元。

——推動特色產業發展。農牧產業方面,引進江平生物和央企中科建等6家企業9個項目,總投資達6億多元;在隆子縣啟動產業項目8 個,新建108座高標準果蔬大棚,開創了隆子縣有機蔬菜規模化種植的先河,成為山南市產業扶貧的示範項目。

——加強兩地交往交流交融。安排專項資金,具體實施經貿合作、旅遊推介、文化交流等項目。2017年8月,首次在湖南舉辦中國西藏雅礱文化節,組織了開幕式晚會(收視率達7500多萬)、招商與旅遊推介會、山南風情與社會成就及非遺手工藝展,並赴援藏相關市開展了黨政代表團交流訪問、經貿招商與答謝演出等活動,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在湖南形成了“山南熱”。2017年5月20日,湖南衛視正式開播山南天氣預報,成為宣傳山南、推介山南、發展山南的新的平臺和窗口。

2017 年11 月,山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普布頓珠率黨政代表團赴湘考察;2018年7月,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率黨政代表團赴藏考察。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對口援藏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還積極與省內及內地企業聯繫,啟動了“百家湘商入藏”為主題的招商引資工作。截至目前,已落地開工建設招商引資項目14個,實際投資14.4億元;簽訂協議即將落地的項目6個,協議投資19.4億元。

湖南援藏著力攻關青稞增收,積極開展相關技術協作交流,重點支持山南市青稞單產提高50斤行動。2017年,山南全市青稞畝產較上年平均增產20多公斤。積極推動和加快玉麥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與湖南建工集團洽談銜接,13次赴玉麥鄉深入調研,克服各種困難全面啟動玉麥建設,確保今年10月之前玉麥56戶群眾全部入住。

(作者系山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調研員,湖南省援藏前線指揮部黨委委員、宣傳文體組組長)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