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改造治理後的水城河,處處是風景。每天,市民吳成仙都會來到河兩岸,或散步或坐在椅子上與朋友聊天,這成為她一年多來生活主要部分。

「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如今,像吳成仙一樣,許多人在水城河兩岸散步休閒、遊玩賞景、鍛鍊身體……水城河已成為他們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

水城河是六盤水中心市中心城區唯一的地面河,承擔著城市防洪排澇的功能,是地下水、雨水及部分城市汙水的洩流通道,滋養著一代代六盤水人。

然而多年前,“母親河”風光不再:河水發黑發臭、河道淤積堵塞、生活垃圾隨意排放,甚至在一定時期內陷入“邊治理邊汙染”的怪圈。

作為六盤水市“十件民生實事”建設項目之一的水城河綜合治理工程,通過防洪、治汙、截汙等工程的實施,昔日水體黑臭現象基本消除。

重建更要重管。2017年6月,六盤水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了該市建市以來的首部地方法規—— 《六盤水市水城河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歷經滄桑的水城河,終於有了白紙黑字的“護身符”。

「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條例》規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河道巡查,組織日常檢查、定期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濱河綠地範圍內進行取土採石、設置垃圾堆場、排放汙水以及其他破壞生態環境的活動……《條例》的出臺,不僅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還對市民的一些行為進行了約束。

「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對此,當地環保部門市環保局定期開展水城河水質監測,重點對水城沿線的水鋼、德塢汙水處理廠、小屯汙水處理廠等重點排汙單位,採取在線監控和監督性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適時掌控排水水質。

“《條例》的頒佈實施,理順了水城河保護管理體制,細化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六盤水市環保局副局長黃河說,2017年,環保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2168餘人次,檢查水城河沿岸工業企業864餘家次,共罰款339.6428萬元。

而為滿足水城河河道內水源富足、水流清澈及觀感秀麗等需求,六盤水市水投公司則採取中水補水、新建截汙溝、汙泥清理等措施進行處理。

「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今年來,我們啟動了中水回用泵,每日補水3萬立方米,確保了水城河河水的流動性。” 六盤水市水利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王光鵬說,通過河底清淤、生態補水,以及景觀壩調節水位等綜合措施,使得水城河水體變清。

作為城市的“美容師”,六盤水市城市管理部門主要負責水城河河面及兩岸市政設施、環境衛生的維護和管理、濱河綠地的保護與管理。

「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1年來,我們先後建立了水城河日常巡查制度、保潔制度、督查制度,安排保潔員30餘人,清理水草、青苔、漂浮物等500餘噸,補種草坪2000餘平方米,整治河岸兩側流動攤點1000多起……”六盤水市城管局副局長孔濤說。

如今,貼上“護身符”的水城河變得水清岸綠,成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但留心的市民發現,一些地方還有“黑水”冒出,侵害著水城河的水質。

「今貴州」貼上“護身符”一年 六盤水這條“母親河”水清岸綠

對此,六盤水相關部門將持續推進水城河干流及各支流截汙管渠的查缺補漏,沿岸生活汙水應收盡收。同時,加快推進水城河沿岸引清入河工程實施進度,把原來與生活汙水混排的地下水等清水引入河道,提高河水生態流量和自淨能力,讓涼都這座現代時尚之都因水而靈動起來。

貴報傳媒全媒體記者 劉定琿

通訊員 謝勇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