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爛尾項目13年後盤活

南方日報訊 (記者/豐雷 李斌)最近,羅湖區城市更新局發佈了關於翠竹街道太寧路金鑽豪園城市更新單元一期項目實施主體確認的公示。公示過後,該項目便將啟動一期的總體拆遷並開始建設。這也意味著,這個陷入“雙百”僵局,久拖爛尾的城市更新項目終於進入了實施階段。對全市其他僵持已久的城市更新項目也有示範效應。

2010年,木頭龍、金鑽豪園、南苑新村、鶴塘小區、華泰小區、龍溪花園、海濤花園、橋東片區8箇舊小區被列入2010年深圳城市更新單元第一批計劃,成為舊住宅區更新改造的試點項目。多年來,除了鶴塘小區184戶業主簽約達到“雙百”(即意願徵集100%,回遷居民簽約100%)外,其餘均無成功範例。

在金鑽豪園這個項目上,早在2005年便由開發商介入摸底;2010年納入深圳城市更新單元首批舊住宅區更新改造八個試點項目之一;2012年開始入駐拆遷,由於有部分拆遷面積未能談妥拆遷補償而長期停滯。

“這次羅湖區更新局實施主體的確認,標誌著項目第一期建設將進入實質性的重建階段,項目歷經13年,搬遷戶搬離家園也有6年多,我們這800多搬遷戶,經歷了顛簸流離的搬遷之苦。現終於看到了重建之光。”回憶起多年難以回遷的經歷,業主劉先生十分感概。

破解金鑽豪園項目僵局的奧秘就在於對項目實施了分期,將原有項目分為兩期進行改造,從而保證項目一期達到了“雙百”要求。“這樣不但可以解決我們拆遷戶的回遷問題,也可以解決項目中的4.4萬平米政府安居房的建設問題,同時,也有利於開發商回籠資金,從而打破僵局,使得項目不再爛尾下去。”業主劉先生說。

劉先生認為,羅湖區城市更新局、街道辦等政府主管部門允許該項目進行分期開發,是一個重要的創新舉措,維護了絕大多數業主的利益,分期開發對業主和開發商以及政府都是共贏,對於遇到同樣問題的城市更新項目也有重要的示範價值。

在羅湖區城市更新局發佈的金鑽豪園城市更新單元一期項目實施主體確認的公示中顯示,項目包括五宗地,拆除範圍內共9棟建築物,現狀總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已辦理房產登記建築物面積的6.1萬平方米,產權登記共有399戶,非登記面積1389.28平方米,現已由深圳新華城房地產有限公司理順經濟關係,並形成單一主體,擬確認該公司作為金鑽豪園一期項目實施主體。

深圳新華城房地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林國偉告訴記者,項目確定了實施主體只是審批流程的其中一環,公司會加快後續的申報審批工作,推動項目儘快動工。林國偉也呼籲第二期未簽約的業主儘快與開發商取得聯繫,力爭共同開發,將金鑽豪園共同打造成集住宅、商業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體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